最新文章

【台大科研】來自排灣族傳統領域的新種甲蟲——卡蘇卡華爾特菊虎之發現
華爾特菊虎 (Walteriella) 是一類特產於中南半島至東亞南部的菊虎,已命名共11個種(亞種),而臺灣為已知分布區域的東界與北界,目前已描述紀錄三種。近期蕭昀博士與日本倉敷自然史博物館的奧島雄一博士合作研究臺灣產的華爾特菊虎,最終確認一種全新物種,命名為「卡蘇卡華爾特菊虎 (Walteriella kasugana Hsiao & Okushima, 2025)」,種小名源自於本種發現地於當地排灣族語的地名。
編輯精選

【台大科研】來自排灣族傳統領域的新種甲蟲——卡蘇卡華爾特菊虎之發現
華爾特菊虎 (Walteriella) 是一類特產於中南半島至東亞南部的菊虎,已命名共11個種(亞種),而臺灣為已知分布區域的東界與北界,目前已描述紀錄三種。近期蕭昀博士與日本倉敷自然史博物館的奧島雄一博士合作研究臺灣產的華爾特菊虎,最終確認一種全新物種,命名為「卡蘇卡華爾特菊虎 (Walteriella kasugana Hsiao & Okushima, 2025)」,種小名源自於本種發現地於當地排灣族語的地名。
探索基礎科學講座

【探索34】水泡與腳印:人類行走於地球的歷程
數百萬年來,人類在地球這塊土地上,留下了無數深淺不一的「腳印」。從最早的微小足跡,到無遠弗屆的城市文明印記。這些腳印,成就了我們的歷史,也證明了人類物種的巨大影響力。然而,當這段漫長的旅程發生資源耗竭、氣候變遷、生態失衡……這些潛藏在旅途中劇烈疼痛的「水泡」,是否是我們過度使力的證明?我們是否該停下來檢視?
AI 報你知

「快樂」與「happy」是同一個意思嗎?從語言文字中理解情緒
情緒是人類在進行語言溝通時,同時也會表達出來的主觀經驗,而情緒除了透過語言文字本身來傳遞之外,也會透過臉部表情、肢體語言等等其他方式傳遞。不過,在現代社會中,大量語言文字的交流占據了我們的日常生活,甚至因為網際網路、社群媒體等的連結,讓世界各地的人們得以互相交流。那麼,能不能透過現代化的自然語言處理技術,跨文化、跨語言的理解人們字裡行間的情緒呢?
阿涵講古

吃魚還是吃鯨魚?揭開虎鯨與偽虎鯨捕食行為的演化謎題
2022 年一篇刊載於《Current Biology》的研究文章,介紹一個來自希臘羅德島的更新世新屬新種偽虎鯨類化石紀錄:Rododelphis stamatiadisi 。化石標本保存相當完整,還保留了 Rododelphis stamatiadisi 的最後一餐證據,加上化石牙齒的形態證實該化石是以魚類為食的早期偽虎鯨類,與現在的偽虎鯨的食性截然不同!不僅如此,作者更進一步比對另一件虎鯨類化石、現生的虎鯨與偽虎鯨標本,進行形質與親緣關係分析,推敲出現在的虎鯨與偽虎鯨會捕食哺乳類(其他鯨豚)的特殊食性,其實是很近代才演化出來的行為。
開箱大學教授

醉心於野生動物的保育學家|臺大昆蟲系曾惠芸副教授(下)
惠芸老師博士畢業後,在因緣際會下來到臺大昆蟲系任教,這突然的身分轉變完全不在她的意料之內,雖然讓她花費了不少心力來學習「面對學生的狀況」,但這也是她最大的收穫。惠芸老師的專訪下集,她將談到對於學生教育的理念;為什麼近年來,將研究重心轉移到都市化的影響;她開設保育相關課程的心路歷程;身為要出野外的女性科學家,對於性別問題的看法;以及對於科學與社會的關係等。
漢字考古學

商周時期的青銅鉞與相關文字的創造(上)
青銅鉞是一種橫擊的劈兵,盛行於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雖為非實戰兵器,卻有多種用途和特殊文化意義,如軍事指揮權象徵、刑具。商代晚期金文和甲骨文的「戌」字即青銅鉞的象形,「成」、「咸」和「威」皆以「戌」為造字構件。商代青銅器族徽上可見到持鉞行刑、斬首的圖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