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訪】台灣太空人才出路?甭擔心!-專訪張起維教授

中央大學張起維教授認為,太空領域的出路非常廣,要轉換領域也容易。目前國內太空人才培育仍以中央大學為主,張教授希望未來能有更多的學校投入。除了成立開發團隊,將經驗傳承給學生以外,張教授另外協辦了第一屆「臺灣太空事務青年人才選訓計畫」,學員不只有工程、科學的人,更來自法律、心理、外交、甚至藝術等領域。張起維教授最後鼓勵年輕學子,找出那個「苦也願意」的事下去練功,這將會是最幸福的事。

Read more

李約瑟的問題何在?

李約瑟可算是出身於英國的一個書香門第,曾在英國劍橋大學研習化學胚胎學,得博士學位,因其胚胎學研究著有成績,獲選為英國皇家學會院士,一九四二年他承英國皇家學會之命,到抗日期間中國陪都重慶,出任中英科學合作館館長,正式開始其對中國科學技術史的研究,自此皓首窮經,終生不輟,自己撰寫也同一些中國學者合作而成的皇皇巨冊《中國的科學與文明》,奠定他在中國科技史上的大家地位。

Read more

2020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Reinhard Genzel

2020的諾貝爾物理學獎,有一半頒給了Roger Penrose,他以精闢的數學方法,證實廣義相對論能證明黑洞的存在;另一半則頒給了德國物理學家Reinhard Genzel與美國物理學家Andrea Ghez,他們的研究團隊以精密的設備與儀器和最尖端的觀測紀錄,發現了我們的銀河系中有一個大小小於太陽系,但質量為太陽的四百萬倍的質量中心,透漏了銀河系中心似乎存在著一個超級大黑洞的可能。究竟這群科學巨擘們是如何爬上巨人的肩膀上的呢?究竟他們是如何進入殼學的最高殿堂呢?就讓我們來看看其中一位得主,Reinhard Genzel的故事。

Read more

繞著黑洞運行的耀眼之星──安德烈婭·蓋茲(Andrea Mia Ghez)

年幼的她看著火箭升空,人類首度踏上月球,許下成為太空人的願望;年少的她在深夜裡思索,反覆探問宇宙,渴望理解世界組成的脈絡;長大後的她沒有成為太空人踏上月球,而是成為了天體物理學家,乘著望遠鏡,抵達比月球更遙遠的地方──她來到銀河系的核心,捕捉心臟跳動的痕跡,一點一滴拼湊出埋藏於宇宙深處的秘密;而這個秘密的謎底,在今年,終於受到諾貝爾物理學獎的肯定。
她是女性天體物理學家──Andrea Mia Ghez。

Read more

看見黑洞的存在——羅傑・潘洛斯(Roger Penrose)

羅傑・潘洛斯(Roger Penrose)因證明黑洞的形成是廣義相對論的可靠預測而獲得2020年諾貝爾物理獎。其實從小,潘洛斯便對幾何問題十分感興趣,宇宙中神秘而混亂的「奇點」成了他的最愛,在一次過馬路的靈光乍現中解開了答案。除了宇宙學,潘洛斯也在非週期性貼磚、意識的形成等領域有諸多貢獻,帶領人類在科學之路上邁進一大步。

Read more

為何再談論戴森(Freeman Dyson)

戴森雖說算不上是大名人,在台灣也不能說是全無名聲,因為近三十年前,台灣翻譯出版他的幾本半通俗科學文化著作,頗受到關注。多年前我曾在本專欄寫過戴森,這次再來談他,除了他廣受推崇的深厚科學與人文素養之外,想另尋新意說說一些小事,來顯現這位科學人物的一些典範。

Read more

檜木醇與β檜酚酮:一段化學家英雄相惜的故事

近年來,「違反學術倫理」成為臺灣學術界登上新聞版面的主因之一,舉凡抄襲、不當引用等等,一旦爆發往往都難以收拾。不過這篇文章所要介紹的,則是半個多世紀前一個堪稱典範的正面案例,不僅將原本可能的學術糾紛化為無形,還成為足以選為課本教材的美談。

Read more

1937年諾貝爾物理獎的關鍵影響

湯姆森於1937年與Clinton Davisson(戴維森)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獎,二組人馬透過不同的實驗證實了德布羅意物質波的存在,在整個量子力學的發展和信度上扮演了關鍵的角色。此文雖然在介紹湯姆森,但是對那1920年代與量子力學的發展相關之背景有清楚的說明,對湯姆森與戴維森之間有趣的競合關係亦有生動的描述,已成為我講課的資料。

Read more

【積體電路60週年】施敏與浮閘記憶體

■半導體界有名的華人,大家多半想到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但半導體界具影響力的華人並不只他一人,本文將介紹另一位極具代表性的人物:施敏。
施敏於1968年研發出「浮閘記憶體效應」,並製作出第一個非揮發式記憶體(Non-volatile semiconductor memory,NVSM),影響半導體產業甚鉅。若沒有這項發明,就不會有今天的手機、平板或其他電子產品。

Read more

【積體電路60週年】Intel三巨頭

■摩爾是半導體巨擘Intel的創始者之一,Intel是當今CPU的霸主,也是半導體產業最重要的公司。Intel於1968年創立,而開啟這場偉大創業之旅的先驅有三位,分別是戈登·摩爾(Gordon Moore)、羅伯特·諾伊斯(Robert Noyce)以及安迪·葛洛夫(Andrew Grove)。本文便將簡單介紹三人的生平以及Intel的創立過程。

Read more

【積體電路60週年】發明者Jack Kilby

■在台灣,積體電路不僅是一個科技名詞,更是撐起經濟的一大支柱,以台積電為首的產業鏈,從上到下創造了無數工作機會及GDP。2018年是積體電路誕生60周年。在這段時間裡,究竟是哪些人披荊斬棘,鋪平了人類便利的生活的大道?本系列將帶各位讀者認識積體電路發展史上的幾位重要人物。

Read more

魚類學家的水中驚魂記

■深入山林湖海等野外地區,本來就充滿各種風險,而如果在深入的過程中又得要忙著作,那當然又更容易出狀況。為了取得理想的研究成果,有些研究者往往會選擇更具有風險的研究方式,親身挑戰一般人難以前往的特殊環境。「水底」就是這種特殊環境之一,我們就從兩位臺灣資深水中生物研究者的故事,來一窺他們如何為了追求知識而冒險犯難。

Read more

採標本:魚類學家的搏鬥

■「找魚」這檔事,不同研究領域的學者都各有管道,如果研究對象的棲息地正好與漁民作業的漁場重疊,那麼(看起來)就輕鬆了──除非有特別的需求,否則這類研究者到漁港進行採集工作就好。畢竟漁民出海捕魚,就等於是在大範圍地採集各種海洋生物,最後總是會集中到漁港來,因此到漁港蒐集研究對象,比自己出海尋覓要實惠而有效率多了。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