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16-9】人類永生回春的可能?──談「免疫」和「再生」的扞格

人體受傷後,只啟動免疫反應,而無法再生嗎?其實,人體的部分器官是能夠再生的,例如:消化道、呼吸道、膀胱、肝臟等,但是,部分器官一旦受到損傷就無法自體再生修復,例如心肌。和其他動物相較之下,人類的免疫能力很強,而再生能力很差,免疫跟再生有什麼關係呢?

Read more

【探索16-8】移花接木可回天──談「移植醫學」

綠野仙蹤是很多人耳熟能詳的故事:稻草人、錫人、獅子陪著桃樂絲一同闖天涯,他們分別都有個願望──得到需要的器官。稻草人缺了腦袋,錫人沒有心臟,獅子則丟失了勇氣;他們心心念念的便是能找到萬能的奧茲國魔法師,把需要的器官「種」進去。如今,如此奇幻的情節不再專屬於童話,而是在移植外科真實上演。器官移植所能處理的狀況繁多,不僅是直觀的「器官損壞」。例如先天性代謝疾病「甲基丙二酸血症」,因缺乏正常代謝支鏈胺基酸的酵素,導致患者體內的甲基丙二酸堆積。

Read more

【探索16-6】血管的生成:多細胞生物體內高速公路的構築過程

本場演講關鍵字詞,分別是血管生成(Angiogenesis)、內皮細胞(Endothelial cell)、癌症(Cancer)、癌細胞轉移(Metastasis)和促血管生成以及抑制血管生成之因子(Anti-and pro-angiogenic factor)。透過實際的例子、有趣的介紹以及親身經驗,讓我們在演講的過程中對血管生成的機制有更多的認識。

Read more

【探索16-4】魔獸崛起:吸血鬼的誕生

蕭老師的研究室裡大約有三千隻蚊子,與蚊子接觸約有二十年的時間,常有人問「為什麼要研究昆蟲呢?為什麼又要選擇研究蚊子呢?」因為很少人會想親近昆蟲,尤其是蚊子,其實昆蟲在地球上是最大的一個族群,佔地球所有的物種數是百分之八十,已知且已經命名的種類大約就有一百五十萬種。

Read more

【人物專訪】改變一生的醫生──訪何明志醫師

嚴肅中帶點果決,或是粗獷外更見瀟灑,身著全身的手術服裝,大步走入刀房----這是近年流行的醫療電視劇中,屢見不鮮的外科醫師形象。然而,外科生涯絕對不止如此直觀的表象。「移植」在外科中,是一個切入不易、需要眾多條件配合的領域。何明志醫師便是在這個特殊的外科次專科中奮鬥的一員,膽大之外也不失心細。

Read more

【探索16-3】生之奧祕,胚胎發育如何塑造身體?

一個胚胎的發育,隱含著生命的奧秘。研究胚胎發育,會挑戰我們對於動物身體型態的想像,人有五官、雙手雙腳等。就連科幻片裡的外星生物,ET或異形也多從我們都習以為常的動物樣貌發想。生命有多少種可能呢?回到5億年前寒武紀的伯吉斯頁岩化石,推測出多樣的身體型態,比現今想像中的外星人還要詭異。

Read more

【探索16-2】封神榜裡面的角色是怎麼來的?——談人類先天性缺損

一張平板單調的白紙,可以做什麼?
這個問題,和「一個單一的細胞可以做什麼」,似乎有點異曲同工之妙。細胞如何成為個體,實是發育生物學的大哉問;實驗室中的老鼠、果蠅,多有為此壯烈犧牲的。而在我們對基因及發育的機制漸趨了解時,自然更引人好奇的便是---- 當這些故事發生在「人類」身上,又會是什麼情形呢?

Read more

【探索16-1】生、不生、亂生與重生

雞蛋如何孵出小雞?一顆種子如何長成植物?人類為何能長成「人模人樣」,擁有相似的生理特徵?這些問題看似簡單,背後其實都隱藏了胚胎發育的複雜調控機制。然而在過往國高中的基礎生物課程中,胚胎發育學限於課程篇幅,卻經常被略而不談。對於多數人而言,關於生命的起始、發展、變形與再生,似乎都還是難以解釋的奧秘,也因此在大眾媒體中經常出現各種穿鑿附會的說法,讓生命背後的調控機制更添上神秘的面紗。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