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甲骨文的「雪」、「霰」與「雹」
本文介紹「雪」、「霰」和「雹」的甲骨文字,三者皆為大氣科學中的固態降水。「雪」字由形符「雨」、數個如雪花般的小點字綴,和掃帚形作聲符使用的「彗」所組成,在卜辭中除了表其本義之外也表雪神。對「雪」的貞問在卜辭中相當少,可能反映商晚期黃河流域中下游地區氣候環境相較今日而言更加溫暖。「霰」字从「雨」从「散」,在卜辭中作為地名使用而非表氣象現象。「雹」字从「雨」和三個兩端帶尖角的雹子,所象即數量龐大的冰粒,在卜辭中作本義使用,常與災害的貞問有關。
編輯精選

中國古算經涉及動物的算題
甲骨文與數學之間有什麼關係呢?數學史大師洪萬生老師在閱讀了〈甲骨文與金文〉專欄後便開始思考,或許可以介紹中國古算文本涉及的算題。像是「誰發明了代數學?」「誰發明了微積分?」等等,也很容易引發一般人的好奇心。因此,出土甲骨文若蘊含有史料可以連結到數學知識活動,那麼,它們一定可以豐富我們對於中國古算輪廓的理解。而本篇文章,是洪萬生老師在擔任「甲骨文裡的動物與牠們的產地」活動的與談人後,以文章的方式補充在活動當中來不及說完的,中國古算經中隱藏的數學故事。
探索基礎科學講座

【人物專訪】以氣候模型與觀測資料探索人類行為與地球互動的密碼——專訪臺灣大學大氣科學系兼氣候變遷與永續發展學程羅敏輝主任
近年來的氣候變遷,讓越來越多人更加關心人類的活動到底如何影響著全球氣候。但…就只有溫室氣體會造成氣候變遷嗎?臺大大氣科學系的羅敏輝主任長期將研究主軸放在地表變遷對於氣候的影響,他藉由衛星資料與氣候模式的模擬,持續觀察著在陸地和大氣的交互作用下,在世界各地形成的氣候現象。然而,氣候模型的預測當然不可能是100%準確,在氣候變遷的當下,大氣科學家們提出的氣候模型也常受到質疑,但羅主任認為,研究結果不如預期是常態,但只要有一次是成功的,那就足以支持他繼續走下去。而他也鼓勵學生,要尋找自己真正感興趣的主題來做為研究項目,因為你的好奇心與熱情,才是當你遇到瓶頸時,能堅持下去、繼續前行的動力。
AI 報你知

【人物專訪】數位學習和AI的共生共榮——專訪陳志銘教授
科技發展帶動學習方法的變革,也改變過去教師的教學方式,讓「數位學習」成為一門新興且極具潛力的研究領域。數位化也帶動文史紀錄方式的創新,「數位人文」研究於是誕生,讓歷史記憶得以被更好的保存。今天的人物專訪邀請到工業教育出身,同時具備資訊工程專業的政治大學圖書資訊與檔案學研究所陳志銘教授,和我們分享他從工業教育到數位學習研究的旅程、元宇宙研究的應用,以及AI發展帶來的學習變革。
阿涵講古

吃魚還是吃鯨魚?揭開虎鯨與偽虎鯨捕食行為的演化謎題
2022 年一篇刊載於《Current Biology》的研究文章,介紹一個來自希臘羅德島的更新世新屬新種偽虎鯨類化石紀錄:Rododelphis stamatiadisi 。化石標本保存相當完整,還保留了 Rododelphis stamatiadisi 的最後一餐證據,加上化石牙齒的形態證實該化石是以魚類為食的早期偽虎鯨類,與現在的偽虎鯨的食性截然不同!不僅如此,作者更進一步比對另一件虎鯨類化石、現生的虎鯨與偽虎鯨標本,進行形質與親緣關係分析,推敲出現在的虎鯨與偽虎鯨會捕食哺乳類(其他鯨豚)的特殊食性,其實是很近代才演化出來的行為。
開箱大學教授

【開箱大學教授】薪水之外的人生價值|臺南大學材料科學系邱聖貴副教授(下)
邱聖貴教授的研究重點在於開發新穎的二維材料合成技術,這些材料僅幾個原子層的厚度,展現出卓越的物理和化學特性,成為科技界的焦點。邱教授的團隊不僅致力於已有材料的改進,還在積極探索新型二維材料,期望能推動相關技術的革新。此外,邱教授專注於二維磁性材料研究、二維材料在光感測和氣體感測中的應用等,希望通過高靈敏度的光檢測器和氣體感測器,提升光通信、環境監測和工業安全的效能。透過這些研究,邱聖貴教授希望在教育和科研中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為臺灣的科技發展做出貢獻。

【開箱大學教授】The Spirit of Innovation and Change in Teaching and Service|Corey Fernandez, Assistant Professor at Nevada State University (3)
漢字考古學

甲骨文的「雪」、「霰」與「雹」
本文介紹「雪」、「霰」和「雹」的甲骨文字,三者皆為大氣科學中的固態降水。「雪」字由形符「雨」、數個如雪花般的小點字綴,和掃帚形作聲符使用的「彗」所組成,在卜辭中除了表其本義之外也表雪神。對「雪」的貞問在卜辭中相當少,可能反映商晚期黃河流域中下游地區氣候環境相較今日而言更加溫暖。「霰」字从「雨」从「散」,在卜辭中作為地名使用而非表氣象現象。「雹」字从「雨」和三個兩端帶尖角的雹子,所象即數量龐大的冰粒,在卜辭中作本義使用,常與災害的貞問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