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AI成為人的那一天:未來世界的人與社會

不論是線上購物時網頁下方自動推薦的商品,或是解鎖手機的人臉辨識,又甚至能陪伴我們的聊天機器人,AI其實早已在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假設真的有那麼一天,AI通過了圖靈測試,人類再也無法輕易分辨與我們對話的是人還是機器,我們該如何與它們相處、互動?無異於人的AI又會對這個社會造成什麼影響呢?由「臺大科教中心」與「臺大人工智慧中心」共同舉辦的「2019 AI嘉年華」,在活動的最後邀請到法律、傳播、工程等各界專家學者,以「當AI成為人的那一天:未來世界的人與社會」為題深入對談。

Read more

AI醫療運用之倫理挑戰

大量的資料是訓練AI不可或缺的素材,若是品質不佳或者數量不夠都會造成許多不良的後果。然而,資料總不可能從天而降,尤其醫療相關資料牽涉到個人隱私,這時政府跟民間團體的溝通就顯得格外重要。究竟要政府要提出何種願景,才能讓民眾相信提供資料對於整個社會和個人都是利多於弊呢?

Read more

相較於愛情與佛法,AI更具可解釋性

還記得在準備大學入學面試時,老師總會警告:「記得千萬不要搞怪!」不要搞怪的意思很簡單,將五顏六色的頭髮染回黑色,或將時下流行的潮T改回西裝,總之去回想想阿嬤的乖孫該長怎樣,面試那天打扮成那樣就對了!如果今天面試官從人類換成無法被窺見喜怒哀樂的AI,那又該如何成功達陣呢?

Read more

人工智慧對於醫師人力需求的影響

根據《今周刊》二零一九年十二月的報導,一百三十位台灣醫護人員自發性發起醫療服務團,將健康外送到人口數約十萬人的尼泊爾小鎮,進行為期兩天的義診,總共服務人次接近七千人。其實,對國內外都相同,台灣的高品質醫療或許會遲到,但從不會缺席。然而,強勢競爭者AI的出現,會對這一切造成什麼影響呢?

Read more

孤獨的年代 – 你想要一個聊天機器人嗎?

你喜歡聊天嗎?現代人最常用的聊天方式,大概就是在網路上用通訊軟體聊天,每個人都渴望著一個能隨時陪伴我們聊天的人,也許失眠的時候,渴望有人陪我們度過漫長的夜晚;也許是失戀的時候,需要有人安慰我們;也可能中了樂透,單純想分享。但,我們常常找不到這樣的陪伴者,若能有隨時陪我們聊天的機器人,不是很好嗎?本次的演講,由馬偉雲老師帶領我們更多認識聊天機器人背後的機制,也能從實作的官方帳號上,享受到與機器人聊天的樂趣。

Read more

用人工智慧解答法律問題

「柔軟的心」、「好奇的腦」、「新鮮的肝」,邵軒磊老師以這三項跨領域的特質作為開場,指出跨領域運用人工智慧(下稱AI)做研究需要勇於挑戰、吸收新知以及充足的體力。邵老師的研究生涯從「中國研究」起步,近期則以AI文字探勘法繼續相關研究;近期也跨足數位人文領域以及今天的主題「法律資料分析」,後者是邵老師在其參與的「法律資料分析研究室」(Lab of Legal Analytics)進行的各種研究專案。

Read more

第四波產業革命的法律條件

何謂「第四波產業革命」?這是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於2018年3月發表的報告所提出的觀念。該報告劃分了世界上四次重要的產業革命:第一波是蒸汽機帶來的工業革命;第二波是由於石油、電力等能源所帶動的大量生產線;第三波是電腦與自動化的資訊革命;第四波就是今天的主題,李崇僖老師將之稱為「智能革命」。

Read more

堅持走AI這條路 – 智慧行銷與新「企」機

Appier 在2019年11月宣布完成D輪融資8000萬美金,並被外界冠上「台灣第一隻獨角獸」的封號。當前看似擁有巨大商機的Appier,過去也面臨了多次轉型及挑戰。然而,游執行長對人工智慧的熱情及堅持,讓Appier找到適合的商業模式,也讓公司完成了最初的願景:用AI讓社會更美好更快樂。

Read more

【人物專訪】自然語言處理的靈活應用家——專訪馬偉雲

聊天機器人,肯定是大家都不陌生的詞彙。你使用過嗎?不論用來訂房訂車票或是了解資訊,都是蠻好的幫手。然而,你有想過除了收集資訊外,聊天機器人也可以和你「正常聊天」,就像人與人的聊天互動,說南道北,分享生活趣事也可以彼此安慰。若有這樣的聊天機器人,我們就不會常常感到寂寞了吧?但,這真的可以實現嗎?讓我們來探索聊天機器人背後的重要機制—自然語言處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及該領域的翹楚—馬偉雲老師。

Read more

【人物專訪】「問題與答案」的人生曲線——專訪黃從仁

當老師回過頭看這些人生中的挫折,都覺得這些經歷都是好事。像是當初20封的申請信被拒絕了19次,直到最後一封才被接受,或是在國外流浪多年的博後生活,都讓單調的直線人生,增添了起承轉合,使生命變得更加有趣。雖然在現實中,走跨領域的道路需要克服的東西比較多,但可以走出一條獨特的道路,老師很享受這條研究新路。「若我一路上都非常順遂,博士班一畢業就來台大心理系任教的話,我的研究、教學會很快就乾枯掉。

Read more

【人物專訪】面對倫理爭議,找出較好的解決方式——專訪陳彥元

「目前人工智慧技術要完全取代醫師在醫療上的角色幾乎是不可能,但有可能透過輔助醫療決策的方式,協助醫師提供更迅速的醫療,或是讓醫療市場不需要那麼多人力。」然而,陳老師樂觀看待人工智慧技術進入醫療場域,協助建立更準確的診斷,提供更好的醫療照護。但是陳老師也提醒,人工智慧技術對社會及專業領域的衝擊,特別是倫理、法律、社會面向,台灣目前需要更多的研究來討論與佐證,讓不僅是人工智慧專家學者,也讓相關的關係人做好準備,一起迎接人工智慧時代的到來。

Read more

【人物專訪】台灣生命倫理的開拓者——專訪蔡甫昌

蔡甫昌教授是國內第一位專攻醫學倫理學的臨床醫師,1999年自英國曼徹斯特大學(The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獲得生命倫理學博士學位後,回到台灣繼續臨床工作,同時也傾注熱忱在醫學教育上。這20年來,蔡教授對生命倫理學的研究、教學與實務應用貢獻良多,也推動台灣生命倫理的發展與世界接軌,在醫學教育的革新歷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Read more

【人物專訪】成為豐饒的雜蕪——專訪邵軒磊

邵軒磊老師形容AI是一種活潑的、能與每一個人產生互動的科技,「別把它當作是一個很大的工程項目,而是注意它會從細部的改變每一個人對社會甚至對自己的看法,如同社群媒體也是非常個人化的」。軒磊老師認為,個體化、差異化在未來社會一定會愈來愈劇烈,做好「接受自己處在不穩定生活」的心理準備,讓自己柔軟而有各種技術,能夠像幹細胞一樣變形成各種用途,才可能更有彈性地去適應各種需求,「不要鎖定自己的可能發展路徑,試著讓自己擁有各種『雜蕪』的知識與能力」。

Read more

【人物專訪】跨越AI科技門檻,關鍵在「跨領域」學習經驗——專訪李崇僖

今年八月甫創辦《AI法律評論網》的李崇僖老師,在大學及研究所時期就對科技與法律的關係萌生興趣,「台大法律系當時教學領域較為傳統,沒有涉及到科技的東西,但當時科技已經出現很大的轉變,包括電腦、網路等;在我讀研究所時,生物科技方面也出現發展,有很多新聞,於是我開始思考科技問題與法律的關係」。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