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變多巴胺——第四部:綁定的受體D1~D5

多變多巴胺之所以多變,不僅因為它具有神經遞質的化學特性、有時也可以是會放電的工作細胞,還因為在細胞膜上負責接收它的特殊蛋白質——「多巴胺受體」相當多變。前面兩個變化型已經在先前的文章介紹過了,那受體又是什麼怪東西呢?想必此時此刻大家腦海中可能已經閃閃亮起了多巴胺好奇。其實受體曾因前幾年肆虐全球的新冠病毒而聲名大噪,在不少研究報導中所提到的「ACE2」就是「開鎖」讓新冠病毒進入體內的特殊受體。或許用此概念來看,大家就很容易認識這些被多巴胺綁定的受體了吧?

Read more

被眾人忽略的潛在食物資源——常見菊科雜草紫背草作為入侵性秋行軍蟲的替代性寄主植物

害蟲是對經濟作物如糧食和蔬果有重大危害,造成人類經濟損失和糧食安全的昆蟲,也因此農業昆蟲學者們焚膏繼晷地專研著害蟲們對作物的危害和防治手段。然而一些害蟲種類擁有極高的食性範圍,即使在作物收割之後,仍有能力利用田間雜草中的寄主植物來繼續完成生活史,等待下一輪的作物栽植,這便是「替代性寄主」概念,但由於雜草的種類極多且辨識不易,這部分研究相對較少。秋行軍蟲原產於熱帶美洲,是危害水稻、甘蔗、玉米及多種蔬菜的大害蟲,其自2019年起入侵台灣並造成危害。在蕭昀博士等人近期發表於日本應用動物昆蟲學會的會刊「Applied Entomology and Zoology」的研究中,他們從飼養實驗和空間分布的角度證實泛熱帶區域常見的菊科雜草紫背草(Emilia sonchifolia var. javanica)可作為秋行軍蟲的寄主植物,因此是潛在的替代性食物資源,值得未來持續關注。

Read more

家中的生物上千種?來自疫情期間的居家生物普查

疫情期間,一個澳洲研究團隊於布里斯本進行了為期一年的居家生物普查,並在期間記錄到1,168種生物,研究依據發現物種的時間建立物種累積曲線,也在研究期間發現了不曾收錄於澳洲生物資料庫的觀察紀錄。研究結果顯示約87%的物種為原生種,顯示絕大多數物種存在於都市,並非完全來自人類的影響。這份研究不僅提供了布里斯本都市完整的生態調查紀錄,也顯示都市生態有更多值得深入探討和研究的議題。

Read more

多變多巴胺——第三部:好奇偵探DAN的變老

本篇要介紹的是會放電的工作細胞,多巴胺能神經元 (DAN) 是主角,而神經遞質化學物質多巴胺姑娘是配角,他們兩位在兩個關鍵的大腦區域中工作時,DAN扮演著愛好新奇解謎的福爾摩斯,主導尋找新奇事物的相關神經機制,並且也是連接好奇和神經元活動為關鍵。但這裡有一個問題:隨著年齡的增長,DAN將會漸漸失去尋求新奇的能力。究竟為什麼會這樣呢?導致好奇心下降的背後神經機制又是什麼呢?

Read more

細菌真的都是單細胞生物嗎? ──淺談所謂的「多細胞」細菌

「細菌,真的都是單細胞生物嗎?」。從小學課本到大學課堂,只要提到細菌或古菌等原核生物,經常會有「細菌是一種單細胞生物」這類經典概念的描述。但是,真實的自然界中,關於這些細胞和生物的種類,並非總是如此簡單的二分法。來自石灰岩洞穴的特殊細菌HS-3即為例外之一。HS-3是一種能進行細胞分化並多細胞共存生長的複雜細菌,也因為這樣特殊的生活史,被認為是具有多細胞特色的細菌。單細胞到多細胞生物的漫長的演化歷程中,遠非從前課本所寫的那麼簡單,亦可能存在具有多細胞生物特色的單細胞生物——而HS-3就是其中極具代表性的例子之一。

Read more

多變多巴胺——第二部:工作細胞DAN

每天在大腦中幫你工作的細胞-多巴胺能神經元(DAN)是什麼?他的家世、日常工作,試試看,讓我們使用「知識說明書」—— 本體,透過DAN的身分證號碼: 0000700開始,幾張圖將他和多巴胺的重要關係脈絡,具體呈現。一旦你有了DAN 相關知識圖譜的概念,是否又會和腦海中正在工作的DAN與多巴胺,碰撞激發出屬於你個人,什麼樣的認知新世界火花呢?

Read more

又紅、又悶、又炎熱:都市熱島效應如何讓酢漿草由綠轉紅

黃花酢漿草 (Oxalis corniculata) 是世界上分布第三廣泛的維管束植物,不僅在野外綠地常見,都市內的各個角落也能看見它們的蹤跡。儘管它們有著極強的韌性,都市熱島效應導致的高溫,對酢漿草來說,仍然是一大威脅。在強大的選汰壓力下,住在都市中的酢漿草演化出紅色葉子的特徵,在高溫壓力下仍能保有較佳的生長表現,因應都市環境的挑戰。

Read more

少了你,我變得格外軟弱——讓甲蟲翅鞘堅硬的共生菌

甲蟲具有堅硬的翅鞘和外骨骼,這些堅硬的翅鞘不僅能保護翅膀,還能防止天敵的攻擊。然而,翅鞘如此堅硬的關鍵其實來自牠們的共生菌。以象鼻蟲為例,其共生菌Nardonella能夠完成大部分「酪胺酸生合成」反應。酪胺酸是象鼻蟲形成堅硬外骨骼的關鍵前驅物,如果酪胺酸不足,象鼻蟲便無法形成堅硬外骨骼和翅鞘,從而影響生理功能和健康。以往可能會直觀地認為,這些堅硬翅鞘是昆蟲自己合成的,但事實上,這個過程需要昆蟲和共生菌的合作才能完成。

Read more

象蟲襲來怎麼辦?──透過生態棲位模擬預測物種分佈模式並評估蘇鐵蛀莖象鼻蟲入侵風險

蘇鐵是常見的園藝造景植物,由於搭上近年賞玩塊根植物的風潮,除了經常被栽植於公園、學校的琉球蘇鐵外,外國產的蘇鐵植物也成了新寵兒,然而卻有一種來自澳洲的象鼻蟲會蛀食蘇鐵莖幹,一世紀以來,多次入侵歐、美植物園,並會感染外國產蘇鐵而使其凋亡。究竟這些蘇鐵蛀莖象鼻蟲是否有入侵全球的風險呢?氣候變遷會如何影響其分布?我們又應如何因應呢?透過生態棲位模擬,我們得以初步地評估其威脅性。

Read more

多變多巴胺——第一部:ChEBI:18243

多巴胺是什麼?如果一張圖就能告訴我們許多多巴胺知識,而且,這些知識是由許多科學家合力建立完成的;如果一張圖就能提供多巴胺關鍵的連結,對於我們快速掌握多巴胺的資訊結構有多大幫助?試試看,透過多巴胺在一個知識庫中有一個身分證號碼:18243,ChEBI知識本體,開始帶領我們透視化學多巴胺與連結即時更新的豐富資源探索旅程。

Read more

吃魚還是吃鯨魚?揭開虎鯨與偽虎鯨捕食行為的演化謎題

2022 年一篇刊載於《Current Biology》的研究文章,介紹一個來自希臘羅德島的更新世新屬新種偽虎鯨類化石紀錄:Rododelphis stamatiadisi 。化石標本保存相當完整,還保留了 Rododelphis stamatiadisi 的最後一餐證據,加上化石牙齒的形態證實該化石是以魚類為食的早期偽虎鯨類,與現在的偽虎鯨的食性截然不同!不僅如此,作者更進一步比對另一件虎鯨類化石、現生的虎鯨與偽虎鯨標本,進行形質與親緣關係分析,推敲出現在的虎鯨與偽虎鯨會捕食哺乳類(其他鯨豚)的特殊食性,其實是很近代才演化出來的行為。

Read more

巨無霸琥珀花化石現身:波羅的海琥珀內灰木科化石修訂

2023年,一篇《Scientific reports》的研究報導了包埋於波羅的海琥珀內的花朵化石,直徑達28毫米,為目前世界上發現最大的琥珀花朵化石。該研究分別描述花部構造與花粉構造,將其鑑定為灰木科 (Symplocaceae) 灰木屬 (Symplocos) 的植物,並爬梳文獻,將過往誤認為山茶科的Stuartia kowalewskii Casp.化石標本修訂為Symplocos kowalewskii (Casp.) Sadowski et Hofmann。

Read more

可可栽培和熱帶雨林的完美平衡——可可混林農業的奧祕

巧克力是無論男女老少都愛不釋手的食物,更是讓無數人感到快樂的幸福泉源,但人們對巧克力的認知大多停留在採收後處理、風味加工和包裝分級上,對巧克力源頭——可可樹 (Theobroma cocoa L.) 多變的栽培環境知之甚少。近年來,可可生產大國大規模砍伐熱帶雨林增加可可產量,造成雨林生物多樣性消失也加劇全球暖化,因此越來越多學者、公平貿易組織和農民推廣可可混林農業,希冀在可可生產、農民生計和環境保護間達成平衡。

Read more

臺灣史上最大的鱷魚!

現今的臺灣沒有野生的鱷魚,但你知道嗎?很久以前的臺灣有超大隻的鱷魚棲息。1972年由鹿間時夫教授研究臺南左鎮所發現的鱷類標本並命名的臺灣馬來鱷 (Tomistoma (?) taiwanicus),近期臺大生科系蔡政修副教授與卓義揚畢業生針對該化石進行重新分析,因特殊的形態特徵,研究團隊將其更改為臺灣特有種——臺灣豐玉姬鱷 (Toyotamaphimeia taiwanicus),這項發現不僅是臺灣史上最大爬蟲類紀錄,在東亞這一帶鱷魚的生態與演化歷程更是有著重要的意義。

Read more

【台大科研】從波羅的海琥珀化石內窺見昆蟲系統分類與演化——專訪蕭昀博士

琥珀是遠古時期樹脂在地層下經高溫高壓形成,其包裹的立體化石對分類研究者而言是重要的生物證據。本次邀請到國立臺灣大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的蕭昀博士後研究員,分享有關昆蟲的化石研究細節,琥珀化石的產地,並說明市場上最常見的波羅的海琥珀化石,在昆蟲系統分類與演化研究上有哪些重要的價值與地位。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