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史中的十二月】1925 年 12 月:西格巴恩(Manne Siegbahn)因 X 射線光譜獲得諾貝爾物理獎
X 射線光譜在以原子吸收與放射的高能光子為基礎下,包含許多不同的技術,來描述物質的特性。在研究 X 射線的諾貝爾獎得主中,有一位名叫西格巴恩(Karl Manne Georg Siegbahn)的瑞典物理學家,因他對原子的電子結構所做的精確測量而出類拔萃。
Read moreX 射線光譜在以原子吸收與放射的高能光子為基礎下,包含許多不同的技術,來描述物質的特性。在研究 X 射線的諾貝爾獎得主中,有一位名叫西格巴恩(Karl Manne Georg Siegbahn)的瑞典物理學家,因他對原子的電子結構所做的精確測量而出類拔萃。
Read more科學家們嘗試將人類對世界的認知延伸到極限,但依舊還存在著許多未解之謎。粒子物理學中的「標準模型」,雖然是目前描述微觀世界最為成功的理論,但它本身並非完美。在本篇文章中,我們將要描述標準模型中已知存在的問題---強作用力CP問題。
Read more如同人類為了抵禦細菌與病毒,而發展出複雜的免疫系統。十字花科植物對於害蟲的入侵,也有一套自我防禦的武器——芥子油炸彈,但這套裝備似乎對自備吸管的粉蝨一點辦法也沒有。科學家一直認為是粉蝨的刺吸式口器避免了防禦機制的啟動,最新的研究卻指出,芥子油炸彈確實引爆了,不過粉蝨卻能靠著分泌的蜜露化險為夷。
Read more在上篇文章中,我們介紹了彭巴效應是什麼,以及《自然》上,兩位加拿大物理學家Avinash Kumar與 John Bechhoefer對於這個未解之謎提出的新解釋。在他們的實驗設計中,利用了微小的玻璃珠來代替水分子,並藉由雷射光施力,研究玻璃珠的降溫過程。但是為甚麼玻璃珠可以用來類比水分子?雷射光和一個系統的溫度又有何關聯呢?在本篇文章中,我們將會介紹波茲曼分布(Boltzmann distribution)這個物理概念來回答以上問題。
Read more艾曼紐爾•夏本提爾(Emmanuelle Charpentier)與珍妮佛•道納(Jennifer Doudna)榮獲了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的桂冠,主要是因為她們發現了基因技術中最強大的工具之一:CRISPR/Cas9基因剪刀。研究人員可以非常精準地使用它們改變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的DNA(去氧核糖核酸)。這個技術徹底改變了分子生命科學,為植物育種帶來了新機會、有助於創新的癌症療法、並可能使治癒遺傳性疾病的夢想成真。
Read more宇宙線的正式發現要歸功於奧地利物理學家赫斯(Victor Hess),他也因此獲得 1936 年諾貝爾物理獎。然而,正如科學界常有的情形一樣,也有許多和赫斯同時期的科學家對此發現做出重大的貢獻,其中包括一位名叫午夫(Theodor Wulf)的德國耶穌會牧師物理學家。
Read more英國倫敦 The Francis Crick Institute 與 Guy’s and St Thomas’ NHS Foundation Trust 研究機構,在 Adrian Hayday 博士與 Manu Shankar-Hari 主導下,希望能夠藉著免疫學研究與臨床前線的聯手合作,對 SARS-CoV-2 相關的免疫反應,好好檢視一番。COVID-19 的症狀因人而異,而且個體之間差異很大,再加上族群、年紀、性別、還有個體原本的健康狀況都可能對病情發展有舉足輕重的影響。考量於此,研究團隊在研究設計上,決定把研究目標定在找出免疫系統的作戰「主軸」。這是什麼意思呢?
Read more「降溫」這個過程,也許不如字面看起來的這麼簡單。「熱水比冷水還要快結冰?」抑或被稱為「彭巴效應」的現象是否確實存在?這個問題已經困擾了物理學家許久。在今年8月6日發表於《自然》的研究,兩位加拿大物理學家Avinash Kumar與 John Bechhoefer利用玻璃珠類比系統,發現熱的物體的確可能比溫的物體還更快冷卻到相同溫度。這個發現,為「彭巴效應」的解釋提供了新的線索。
Read more科學家以電腦描繪出小腦皺摺表面,這款特製的影像軟體可以把小腦皮質的每一個小葉展開攤平,計算過後發現人類小腦皺摺的表面積達到 1590 平方公分,有將近大腦皮質的 80%,以相同的儀器和技術建構獼猴的小腦皮質,卻只有大腦表面積的 30%。
Read more1934 年8月15日,比柏和巴頓成功地乘潛水球下到 3,028 呎,過程創下世界紀錄。此紀錄一直到巴頓於 1949 年乘坐他取名「底部」的新球型海底探測船潛水後才被打破。
Read more「細胞激素風暴」這個學術名詞,總能令人腦中生動地聯想到風雨飄搖的畫面。2020 年,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 (COVID-19) 的疫情,更使得病毒感染引發的細胞激素風暴受到了主流和科學媒體的關注,接著就讓本文帶你簡單了解什麼是細胞激素風暴?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