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24-8】熱帶詛咒的枷鎖,如蚊子般難纏的瘧疾

非洲大陸上刻劃著黑暗且悲情的歷史,15世紀興起的殖民主義,將非洲的黑人們運往世界各地做為廉價勞動力,即所謂的「黑奴」。而瘧疾(Malaria)隨著黑奴,由非洲大陸向外擴散,對奴役、不人道對待黑奴的歐洲人而言,瘧疾就像是一種自找的詛咒。

Read more

【探索24-7】「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霍亂與人類社會的糾葛

時代的更迭,是人類文明演進與衝突之下的產物。在這歷史舞台上,傳染病扮演了關鍵的角色,它雖造成災禍,卻也將人類社會推至更進步的年代!當前新冠肺炎(COVID-19)為人類生活帶來不少改變,對西方醫療史有深入研究的李尚仁老師,要藉由霍亂(Cholera)爆發流行使得社會失控的斑斑血淚,帶著我們從過去的歷史興替,思索改變後的未來。

Read more

【探索24-6】根除難纏的天花,人們學到了什麼?

早在西元前1500年,印度醫學文獻便記載疑似天花的疾病,西元前430年幾乎摧毀城邦的「雅典大瘟疫」,天花也可能是幕後元兇。進至西元1520年,西班牙人能遠渡重洋,成功征服阿茲特克及印加帝國兩大古文明,也是因為他們身上所「攜帶」的致病原,其中也包含了天花!天花的典型症狀為人體身上的「variola」,意為圓點或疙瘩,或確切來說是皮疹與其變化出來的丘疹、水泡,以及結痂等皮膚病變。患者會因病況發展出典型、緩和型、惡性或出血型這四種臨床類型,預後也不同。

Read more

【探索24-5】肺結核-白色瘟疫與人類社會的共舞

肺結核是歷史相當悠久的疾病,世界著名古文明所留下的文物上,就曾多次出現結核病相關的痕跡或記載,舉例而言,埃及木乃伊上曾發現疑似因肺結核而留下的肺部疤痕,中國古代醫書《黃帝內經》中,也記載著結核病常見的病徵。
而結核病開始流行,則與都市化與工業化有關。16世紀,歐洲工業迅速發展,幾個大都市因此人口密集、居住環境擁擠,結核病也從此時開始快速傳播。到了18世紀則進入史上最嚴重的結核病大流行,英國、法國、美國、義大利等最都市化與工業化的城市中,醫生及衛生官員最常通報的疾病就是「癆」。

Read more

【探索24-4】梅毒—妖精的新定義

15世紀末,梅毒在義大利那不勒斯初登場,而到16世紀中葉,梅毒以現代面貌出現在歷史舞台上,從歐洲傳播到世界各地。梅毒對人群的威脅雖不比黑死病、天花等急性傳染病,但因為「性病」在文化想像中的獨特性,梅毒的廣泛傳播也讓性工作者背負沈重的道德枷鎖,成為公衛監控的對象。當人們在談論疾病的歷史時,需要了解過去和現在的疾病樣貌並不相同,且會持續變化,這樣的變化不只是生物性的,更和人對疾病的反應及想像息息相關。而在本次講座中,便是希望能掀開梅毒的神秘面紗、探索疾病背後與「人」息息相關的因素。

Read more

【探索24-3】滿州鼠疫:四百年未見的殘忍防疫政策

一個世紀前的滿州鼠疫 (1910-1911) 是中國發展重要的里程碑,不僅是現代醫療傳入中國的分水嶺,也讓國家開始將公共衛生視為重要責任。除此之外,在 COVID-19 防治中降低飛沫傳播的重要功臣「防疫口罩」也是由這次防疫的主導者伍連德發明,而他更因為對滿州鼠疫傳播機制的研究和防疫的貢獻獲1935年諾貝爾獎生理學或醫學獎提名。在本次中研院雷祥麟研究員的演講中,將從滿州鼠疫的發展與當時人們的應對出發,希望藉助過去的防疫經驗與效果,讓我們能從不同的角度思考當代面對新冠肺炎的防疫政策。

Read more

【探索24-2】愛滋病-因病而死,因愛而生

面對新興疾病,人類的對策除了科技醫療的進步之外,也需要社會正義的實踐,因為疫情往往凸顯出社會既有的偏見,導致疫病感染者容易成為汙名的對象,且原本不利的族群更容易成為感染者與被歧視者。科學知識由不確定到確定是個漸進的過程,但公共決策常常需要在沒有足夠科學證據的時候做出判斷,因此,對抗疾病除了需要科學家與治療者的偕同努力,也需要政治家與一般民眾的領導與團結。

生命固然會因病而死,但也可能因著各種的愛而生存下去。

Read more

【探索24-1】臺灣模式:從新冠肺炎看全球治理

綜觀過去,疾病大流行其實沒有想像中罕見,疫病也不時改變人類的發展軌跡,西元2世紀爆發的天花,使得羅馬帝國損失三分之一的人口;「斑疹傷寒」伴隨嚴冬擊潰拿破崙遠征俄國的五十萬大軍;而百年前的西班牙流感,更估計感染約莫當時半數的人類,造成的傷亡超過第一次世界大戰。過去面對疫病時,人們有著很多猜測,或許有看不見的媒介,又或許想像是源自上天顯現的神秘力量。時至今日,儘管伴隨科學發展我們對疫病有更清楚的認識,但面對每次的新興傳染病,人類依舊不斷叩問:現在是什麼情況?未來又會怎樣?這些千百年不變的問話,也記錄了渺小的人類在面對問題時不斷作出的回應與努力。

Read more

【人物專訪】西方醫療史的推手── 訪李尚仁研究員

說起「李尚仁」這個名字,關注社論的人或許不會太陌生。他的評論散見於《科技發展》、《故事》等處,每每刊登,往往引發討論與分享,他亦翻譯多本著作,涵蓋範圍相當廣泛。相較於這些經歷,李老師的另一個身分就低調得多──中研院史語所的研究員。究竟在充實的研究生活中,要如何兼顧其他角色?

Read more

醫學與人文之中另闢一條「跨界之路」──專訪郭文華

「如果醫學院畢業的時候我沒有選擇醫學人文這條路,我現在大概就是一個一般的醫師。」擁有陽明醫學院醫學系畢業、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以及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科學技術與社會博士三份學歷的郭文華老師,在外人眼中或許是不斷轉行的跨界探險家,但其實老師心理卻始終如一,用社會學的眼光,人類學的方法,回應醫療場景裡的人與事,生與死,專業者要如何自處。

Read more

【人物專訪】能將研究和教學主題與自己的生命經驗結合是件幸福的事——專訪張淑卿

「當孩子還不是很確定自己的方向時,稍微給點時間去摸索方向是值得的。課業好不代表就適合從醫,醫師還是需要一定的特質,比如要耐煩,體力要好,還要有能耐在每天處理幾十幾百位陌生人(病人)病痛問題。」聊起張淑卿老師的求學經歷,一路從護專到歷史系再到融合兩者研究臺灣的醫療史與護理史,張老師的求學經歷可以說是非常的特殊而別緻。

Read more

【人物專訪】找尋歷史的拼圖——專訪雷祥麟

「即便到了大學畢業,我也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會變成一個歷史學家,當然也沒有想過:有一天我會變成中研院的近代史研究員。」這樣的雷老師自認不是那種「從小立志要當什麼學家的人」,所以入行很晚──但也少有人知道:目前活躍於科學史領域的雷老師,曾是臺大化學系的一員,是什麼樣的過程,讓雷老師走到了另外一條路?

Read more

【人物專訪】在沒有名字的世界邊緣——專訪陳嘉新

陳嘉新生涯的前半是精神科醫師,在他的描述中,當時的精神科像是一個新的世界,是少數尚未有標準化治療規範的科別。在那個初成形的新世界中,一切都有可能,也讓作為實習醫師的他能進行一些有想像力的治療嘗試。然而新世界的複雜,遠遠不是狹小的診間能夠概括的。儘管身處白色巨塔,依然會和患者診間外千奇百怪的世界屢屢擦身。

Read more

【人物專訪】擇善固執,永不言棄——訪詹長權教授

臺大公衛系學士、哈佛大學公衛博士、臺大公衛學院教授⋯⋯打開詹長權教授的學經歷,給人最深刻的第一印象,並不是臺灣與美國最高學府的光環,而是一條不掺雜質,純粹至極的公衛之路。若說詹教授的一生都是公共衛生,一點也不為過。我們好奇地詢問詹教授,當初為什麼會如此篤定地選擇投身公共衛生?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