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變多巴胺——第九部:和亦敵亦友的血清素,走走等等?
塑造我們行為的大腦化學神經遞質,除了名滿四海八方的多巴胺外,另一個赫赫有名的就是血清素了。不過,這是多變多巴胺系列,我們為什麼要提這個和多巴胺同祖輩(單胺)的化學物質?事實上,過去的研究已表明大腦中的神經遞質——多巴胺和血清素,在獎勵學習中均扮演重要角色,我們也知道它們透過影響許多相同的神經迴路來發揮作用。那麼,如何整合多巴胺和血清素訊號來驅動獎勵學習呢?多巴胺和血清素在此過程中,又有什麼樣的關係呢?
Read more塑造我們行為的大腦化學神經遞質,除了名滿四海八方的多巴胺外,另一個赫赫有名的就是血清素了。不過,這是多變多巴胺系列,我們為什麼要提這個和多巴胺同祖輩(單胺)的化學物質?事實上,過去的研究已表明大腦中的神經遞質——多巴胺和血清素,在獎勵學習中均扮演重要角色,我們也知道它們透過影響許多相同的神經迴路來發揮作用。那麼,如何整合多巴胺和血清素訊號來驅動獎勵學習呢?多巴胺和血清素在此過程中,又有什麼樣的關係呢?
Read more從晶片運算到再生能源,推動科技進步的關鍵,往往來自材料中那極微小的「雜質」。它們能讓原本幾乎不導電的矽,變成資訊高速公路的核心;也能讓只能吸收紫外光的材料,擴展到涵蓋可見光的能量利用。無論是控制電子與電洞的N型、P型矽,還是經Ti摻雜後具備更寬光響應範圍的BaZrO3,這些雜質一次又一次地改寫材料的性能,成為連接今日科技與未來能源的關鍵橋樑。
Read more最近,總統賴清德以「鑄劍去雜」來比喻民主社會淬鍊的過程,引起了社會上廣泛的討論,從科學角度來看,雜質真的是壞東西嗎?本文從古代百鍊鋼的鑄劍工藝談起,帶領讀者一窺雜質如何精妙地強化材料、改變性質,甚至在現代科技扮演關鍵的角色,讓我們一起揭開雜質背後的物理真相,看它如何在科技世界中「點石成金」。
Read more什麼!?多巴胺怎會和信任有關? 相不相信別人,怎會是多巴胺問題?看到標題,一開始你可能產生了懷疑且不信任的想法。此時,不僅「多巴胺好奇」驅動了我們想一探究竟的訊號,另一方面,隨著神經影像學和計算模型的進步,本篇中提到的「信念波動性」告訴我們,你將因新資訊/新知識的更新,從不信任轉變為和多巴胺說好決定,何時信任,何時不信任。現在的科學,多巴胺被認為是一種關鍵的神經調節劑,有助於在社交環境中調節信任 (trust) 和信念 (belief) 的更新。
Read more你知道嗎?未來的手機可能充一次電就能用好幾天,電腦也不再發熱卡頓,這些科技進步的夢想,可能將由「二維稀土材料」來實現。稀土元素原本就像是科技產品的「維他命」,微量卻不可或缺;而當它們進入原子層級的二維狀態後,居然還能產生全新的電子行為,像是為電子傳輸安排交通指揮,使電子只能往特定方向移動,讓資料傳輸更快、能耗更低,雖然目前仍多停留在理論預測階段,科學家正在一步步讓這些理論成為現實,成為科技再次更上一層樓的契機!
Read more2025年,美國川普總統提出以美國技術協助換取烏克蘭稀土開採權,此舉再次突顯稀土資源的重要戰略價值,但稀土的開發困難,並不是儲量不足,而是提取與分離稀土具有高度技術門檻,本文將介紹從傳統到新型的提取方法,能進一步理解為何美國能以技術作為談判籌碼,然而,稀土的回收仍是目前的一大挑戰,目前被使用在科技產品中的稀土僅有不到5%的回收率,如何循環利用這項資源仍是目前的一大挑戰。
Read more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因高效能與低成本製造技術而備受矚目,然而其材料不穩定性與鉛毒性問題一直是商業化的主要障礙。近期,北京大學研究團隊開發的碘插層技術突破了這一瓶頸,透過碘離子調控鈣鈦礦結構,降低α-FAPbI₃形成的能障,並透過退插層技術確保材料純度與穩定性。此技術使太陽能電池效率達24%以上,且在高溫環境下運行1180小時後仍保持99%的原始效率。這項突破性進展,或將加速鈣鈦礦太陽能技術的商業化,引領未來能源革命!
Read more在多巴胺狂喜刺激派對結束後,阿丹這個工作細胞DAN的溝通管道空隙中,布滿了多巴胺五彩碎屑。這時,型號SLC6A3智慧型吸塵器:多巴胺轉運體 (DAT),具備最精確細緻的神經遞質傳遞模型,憑藉清除回收多巴胺高效行動的效率功能,在神經通路上自動滑行,吸走每一點多餘的多巴胺碎屑。在這場過剩與秩序間永無止境的循環中,DAT,就讓我們暫且暱稱他為多巴胺T仔,是我們無聲的守護者,守護我們深愛大腦的和諧與平衡。
Read more磁鐵為什麼有磁性?蛋白質如何運作?要回答這些問題,我們必須深入物質內部進行探索,然而這一過程會受到原子外圍的電子阻礙,因此我們需要一套直搗材料核心的利器—「中子光譜」,由於中子不帶電,能直搗材料的黃龍,也就是原子核,探索微觀世界中的原子運行法則。藉由中子光譜技術的發展,我們能知道材料中的磁性如何傳遞,也能知道蛋白質如何與其他物質產生交互作用,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中子光譜」這項強而有力的量測技術吧!
Read more在日常生活中,氧化鎂 (MgO) 作為抗酸劑和輕瀉劑,緩解胃部不適並促進腸道健康,同時是人體所需的重要營養補充劑。在材料科學中,MgO的鹽岩結構賦予其優異的機械強度、絕緣性及導熱性,使其成為奈米科技中不可或缺的材料,應用於電子元件中的絕緣層、散熱層及磁性隧道接面中。直到2024年的研究,科學家發現透過調控MgO表面的氧缺陷,能提升其在燃料電池中的催化活性,加速氧還原反應 (ORR),增強燃料電池的轉換效率,因而促進綠色能源技術的發展,然而,隨著奈米科技的進步,MgO在微小尺度下的缺陷控制仍是一大挑戰。
Read more稀土元素能為現代科技開外掛,無論是電動車的強勁加速、手機螢幕的鮮豔色彩,還是耳機中清晰動人的音質,這些都有賴於稀土元素的應用。稀土元素的強磁矩、高矯頑力以及高密度的能階,造就了當今高效能的科技產品,也因此稀土的礦權成為了國際間相互爭奪的標的,讓我們一起來了解稀土元素如何推動現有的科技吧!
Read more2025年2月美國總統川普試圖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達成一項戰略協議,藉由對烏克蘭的軍事與經濟支持,換取美國在稀土元素開採上的優先權,這一舉動再次使稀土元素成為全球焦點。稀土元素雖名為「稀土」,但實際上其在地殼中的含量並不稀少,卻因開採困難且環保風險高,需要高科技技術進行開採,且分布高度集中於特定區域,成為全球供應鏈的戰略要點。無論你的政治立場為何,都讓我們一起以科學的角度來認識什麼是稀土元素吧!
Read more一位創業家,眼裡閃耀著千個想法的光芒,腦中特定區域更是閃閃的發電。這人不僅受到雄心冒險的驅使,還受到人格特徵和精神症狀複雜相互作用的驅動,所有這些都以多巴胺的潮起潮落為基礎。這種神經遞質化學物不僅會影響他們的情緒和動機,還會影響他們的行為和結果。從本質上講,創業的故事就是一個多巴胺能的歷程,這是一個關於「多巴胺能超能力」和「多巴胺能脆弱性」如何點燃創業火花、推動企業家實現夢想燃料,以及潛在動盪風險的二元故事。
Read more還記得今年在多巴胺科學進展史上,67歲的多巴胺姑娘嗎? 她二十幾歲才逐漸成為快樂代言人,然而,這快樂的背後其實是帶點恐懼 (fear) 的。在研究初期,科學家使用基本工具探索多巴胺的作用,重點是和精神病與抗精神病藥物有關。由於所用的藥物、工具和技術的不足,最初關於多巴胺參與恐懼制約的說法是被駁斥的。但是,科學發展至今,原來《腦筋急轉彎》中全身紫色的「驚驚」或「怕怕」也和多巴胺姑娘有些交情,這次就讓我們一起來腦筋急轉彎一下吧!
Read more在追求永續的現代能源議題中,氫能顯然是讓人非常重視與期待的一項解方。儘管如此,傳統的HER在酸性環境下進行,使得電極材料易被腐蝕,必須採用貴重金屬鉑 (Pt),使其成本仍居高不下,以致於無法將此方法普及在能源發展之中,近年來,科學家發現二維材料的引入或許能成為突破口,這些材料因其僅具單層原子的結構,不只能提供更多的活性位點,還能由不同材料的堆疊能使電極自帶電場,促進氫氣生成反應。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