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25-8】1+1>2,光聲共譜的人體圓舞曲

一百多年前,貝爾發明了電話。但最初的電話,其實不是用「電」傳送聲音,而是「光」話 (photophone),也就是透過光波傳遞聲音。看似神奇的發明便是利用光波、聲波性質的結合,光聲效應 (photoacoustic effect) 最早的應用:對著接收太陽光的薄膜說話,再透過鏡子將光反射出去。由於聲音會使薄膜產生震動,造成光的偏折,使吸收光的介質因熱膨脹、收縮,進而改變電路特性,重製聲音。雖然這個方法因為環境的限制較多,傳輸的距離也不到1公里,後來並沒有採用,卻啟發了現今的光聲影像。

Read more

【探索25-7】聽,海洋的故事

地球表面七成覆蓋著海洋,水深平均4000公尺,海流、漩渦充斥其中。如何觀察海水下的環境,確保敵人不會潛入,對科學家、軍隊都是個難題:水面下200公尺,光線便成為稀有品,因此可見光不是合宜的選項;電磁波衰減地快,百米左右就已經趨近極限。聲波因此成了最適合的選項──在正確的位置上,便可以傳輸數千公里遠,成為水下的望遠鏡。

Read more

【探索25-6】聽見動物看世界的美妙聲音

對人類來說,聽覺是很重要的感知能力之一,對動物而言也是如此。樹上啼叫的夜鷹,水中鳴唱的鯨魚,池畔聒語的青蛙,牠們所發出的聲音,是為了讓同伴、讓對手聽見,以維護牠們的生存環境,並使生命得以繁衍延續。地球上眾多動物們各自帶著牠們獨特的發聲方式,面對其他多樣性的物種。熱愛研究生物的嚴宏洋教授說,動物們就是這樣「用聲音看世界」。

Read more

【探索25-5】戴上地球聽診器,為地震做預防治療

地震對臺灣民眾而言並不陌生,但有多少人能聽見地震時所發出的聲音呢?地震學家在這片年輕的土地播下了許多「地球聽診器」,使臺灣成為全球地震測站分布最密集的地方。長期致力於地震學的馬國鳳老師說,這些地震測站的建置並非要成功預測地震,而是為了地震發生當下,能夠把握短暫的時間預警,以期將災損降至最低。

Read more

【探索25-4】誰說傷心的人別聽慢歌?細說音樂情緒與大腦

五月天告訴我們:「傷心的人別聽慢歌」,但現實生活中的人們在面對悲傷的情緒,反覆聆聽悲傷的歌曲似乎是一個常見的行為。而從悲傷音樂普遍存在於世界各地文化的這點來看,說明能夠引發情緒的音樂可能對人類的社會有著重要意義。李承宗老師便為我們細說音樂如何影響情緒、以及其對於人類社會的深刻意義。

Read more

【探索25-3】宅錄興起,美妙樂聲誕生的搖籃不再僅限於專業錄音室

近幾年隨著眾多影音創作平台的興起,自媒體產業興起的風潮也快速的拓展於每個人的行動裝置中。許多不同年齡層的創作者也紛紛投入自由創作的趨勢中,也有著將自己的信心之作商業化的企圖心;而聲音則是不論是在影片、音樂以及 Podcast等類型作品中重要的一環,由楊敏奇老師來介紹如何透過錄音以及混音詮釋創作者的情感所在。

Read more

【探索25-2】連結科學與藝術──樂器與歌唱背後的物理

形形色色、大小不一的樂器,是如何發聲、演奏出美妙的音樂?而看似張口便能做到的歌唱,背後究竟又牽涉什麼複雜的原理呢?受過物理學與音樂研究訓練的蔡振家老師,透過多年的探索經驗,和觀眾分享物理學家是如何探究「音樂」這個看似和科學截然不同的領域,讓我們在欣賞悠揚樂聲的同時,也能持續思索科學與藝術間的連結與奧秘。

Read more

【探索25-1】芝麻開門──藉助機器與語音開創人類文明

語言是人類文明進展的媒介,並藉由文字或聲音等形式傳遞,雖然機器在辨識甚至編寫文字訊息已有相當豐富的成果,但語音世界的大門才剛被開啟。在現今人手一機的時代,除語音辨識和輸入提高資訊傳遞的效率外,Siri、Google 等語音助理的出現,在便利之外也增添了生活的樂趣。但究竟這些智能語音助理,是如何能夠聽得懂人類語言?又如何隨著一代代程式的更新不斷「進化」的呢?由中文語音辨識的先驅、台大電機系的特聘教授李琳山,揭開機器理解人類語言的神秘面紗,並帶領大家一同探究機器的進化對人類發展的影響。

Read more

【人物專訪】愛上地震方程式之後——訪馬國鳳研究員

「旁邊東華大學的教授,聽著我們也哭就很疑惑,這到底有什麼好哭的?」馬國鳳回憶。事件的主角是一棵椰子樹,栽種了椰子樹20年的阿嬤,還有國內最重量級的地震學者之一,馬國鳳。
由於椰子樹剛好長在研究必須進行探鑽的地點,研究團隊只好與椰子樹的主人協調移除。「我聽他們說進行協調會時她捨不得,哭得好傷心喔,然後我聽了就也哭了。」馬國鳳形容自己是一個特別感性的人,訪談時細數起研究生涯的一路走來,研究室裏學生認真的面孔,不計報酬投入研究的地科學者們,還有在地震災區曾經遇過的面孔,「讓人感動的人、事真的太多了。」馬國鳳說。

Read more

【人物專訪】是神經學老師也是表演藝術家,追尋興趣的人生「玩」家——訪李承宗老師

從小學習小提琴、鋼琴,沈浸於古典樂當中的李承宗老師是如何遇到南美洲探戈音樂,從此愛上班多鈕手風琴,甚至願意放棄國外的研究計畫,回台灣當一位表演藝術家呢?在這其中,李老師對於「人」的關懷串起科學與音樂兩個大相庭徑的世界,也讓他的人生「玩」的更過癮!

Read more

【人物專訪】錄下的不只是聲音——訪楊敏奇老師

聲音會好聽是因為有泛音,但是麥克風如果離聲源太近會錄不到泛音,只能收到實音(或直接音),老師生動地形容這樣聽到的聲音就好像有人一拳打在你的臉上。如果想要聽到樂器發出「寬廣」的聲音,就必須有一定的距離,像在聽鋼琴演奏會時,要坐得離鋼琴有一點遠,才能聽到演奏者彈奏的細節。而每一種樂器發聲的位置都不同,還要根據旋律的音域,把麥克風放在適合的位置,至於如何挑選麥克風,又是另外一門學問了。

Read more

【人物專訪】華語語言辨識第一人——專訪李琳山院士

在個人電腦剛剛問世還未普及的年代,誰有辦法想像用語音來讓機器打出中文字?只有李琳山院士從八零年代便開始致力研究讓機器聽得懂華語。到底是怎麼樣的經歷與思考,讓院士能做一般人根本想不到的事?還能堅持這條研究道路一路至今?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