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新浪潮:生成式變革】文化的轉變:創作新時代,是誰在創作?

AI新時代的來臨不只帶給我們便利的生活,也同時在某些領域帶來了衝擊。關於AI繪圖、AI創作的爭議,讓一般民眾與專家學者們皆熱烈討論著。究竟在這個嶄新的創作時代,是「誰」在創作呢?當AI生成圖創作完成後,著作權又該歸屬於誰?在文藝領域方面,我們又該怎麼看待人與AI之間的關係呢?本期的AI沙龍講座,將與大家一起討論AI帶來的文化轉變。

Read more

【AI新浪潮:生成式變革】人機關係的變化:虛擬分身與現實生活的奇幻交會?

科技發展改變了我們和智慧裝置的互動模式,大幅增加人類的螢幕使用時間,未來人類醒著的時間大部分會在線上,和真實世界相處的時間越來越少;世界衛生組織在2020年將網路成癮列為人類共同挑戰,美國醫學會也發現網路成癮會降低白天注意力、惡化人際關係、提高罹患精神疾病的風險。人機介面發展有缺點也有優點,如何善用科技的優點來改善人類福祉、讓生活更加便捷,成為當代重要議題,今天的AI沙龍邀請到人機互動專家,分享該科技在未來正面的優勢和潛力。

Read more

【AI新浪潮:生成式變革】科技治理的轉型:人工智慧的機會和挑戰

生成式AI為社會發展帶來新契機的同時,也可能有哪些風險?國際上監管AI的方式,對台灣社會有什麼啟示?成功大學敏求智慧運算學院助理教授李韶曼、臺北醫學大學醫療暨生物科技法律研究所教授李崇僖都認為,生成式AI時代下,價值判斷的能力是人類珍貴之處。

Read more

【人物專訪】對於跨領域研究教學的熱情永遠不滅——專訪鄭士康教授

臺大電機系一直是臺灣電資研究的學術火車頭,從數年前的大數據到近幾年來快速發展的人工智慧,電機系的教師們始終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帶領臺灣的學術研究走向國際。今天的專訪邀請到臺大電機系鄭士康教授,分享他的學術之路、包羅萬象的研究領域,以及給對有志投入人工智慧研究的年輕學子的建議。

Read more

【人物專訪】穿梭於現在和未來世界——專訪葛如鈞教授

作為臺灣第一位從各路天才齊聚的奇點大學畢業的葛如鈞,他擁有豐富的創業、研究和獲獎經歷,可謂走在時代尖端的創業家和學者,如今更進入立法院推動科技相關法案,將臺灣對人工智慧應用的規範推向全新篇章。今天的人物專訪邀請到人稱「寶博士」、現任立法委員和臺灣大學網媒所助理教授的葛如鈞,分享他前衛的研究領域、跳脫框架的創新思考模式,以及人類在人工智慧快速發展下必備的能力。

Read more

【人物專訪】以AI工具探究法學問題——專訪李韶曼教授

李韶曼是臺灣長期深耕法律語言學、計算法律分析領域的學者,透過人工智慧技術更全面地分析法律文本、回答法學問題。是什麼一路引領李韶曼從法律跨入人工智慧領域,甚至決心開發適合法學研究的大型語言模型 (Large Language Models, LLMs) 工具呢?在人工智慧浪潮下,法學研究方法可望有哪些突破?

Read more

【人物專訪】在生物科技與法律之間跳躍——專訪李崇僖教授

多數人對法律系畢業學生的出路,除了考國考當律師、法官、檢察官,或少數人踏入政壇,鮮少有其他想像。法律跨領域結合其他專業,像是醫學和自然科學,更是少見。今天的專訪邀請到臺北醫學大學李崇僖教授,分享他在法律界從財經、生物科技、人工智慧醫療和再生醫學的跨領域研究,以及面對快速變革的人工智慧,年輕學子應該培養的能力。

Read more

【人物專訪】技術的自由、民主與叛逆——專訪洪靖教授

當機器越趨溶入人類生活,人與機的互動、關係,以及科技倫理、技術哲學等領域就越顯重要。對於這樣的人機問題,有人根據自身的專業大聲呼籲、有人以自由、民主為底氣反對不同的聲音,而洪靖教授選擇遠走荷蘭,在這個倡導技術哲學的國度學習。充分吸收技術哲學養分後,他秉持著期許自己能夠改變或改善家鄉社會的使命感,回到了臺灣,並持續關懷著一個又一個議題,並在網路中寫下觀點與評論。面對這個技術越趨發達的社會,他選擇將自己置於一個遠遠俯瞰、適合深思的角落,注視著技術與人的關係日趨複雜的未來。

Read more

【人物專訪】從宗教研究轉行,運用社科知識釐清「科技要解決什麼問題」——專訪劉育成教授

在過去文理分家明確的時代,大眾皆認為「社科」與「科技」是八竿子打不著的兩個極端。但…同樣是從「人」的思想與行為為出發點的兩者,真的有如此大的不同,彼此能毫無往來嗎?對東吳大學社會系的劉育成教授來說,其實「社科」所學,就是在幫助我們釐清「科技要解決什麼問題」。劉教授不僅在大學所學的「宗教」與近期投入研究的「科技」領域之間找到了連結,更透過社科知識作為基礎,進一步分析科技所面臨的問題,對於AI未來的發展走向提出了獨到的見解。或許,正是因為他是這樣一位「有科技腦的社科人」,才能更清楚的分析「AI科技帶來的文化轉變」。

Read more

【AI新浪潮:生成式變革】產業與職涯的發展:生成式AI如何協助我?

現今的生成式AI功能越來越強大,也有越來越多人擔心自己的工作將會被AI取代。在職場工作中,我們該如何運用、定位AI,才能讓自己「不會被AI取代,但同時能善用AI協助工作呢」?我們又該培養怎麼樣的能力來應對全新的AI時代呢?本場講座邀請到呂欣澤、李怡志兩位老師,與主持人陳素燕老師,和觀眾們一同討論「生成式AI如何協助我」?

Read more

【人物專訪】實作派知識詠唱師——專訪李怡志教授

在資訊、AI議題中活躍的李怡志教授,頻繁地在網路上留下自己的足跡,只要有新的網路服務、新的功能出現,他就會前往嘗試。對他來說,網路並不是經營自己的地方,只是他的遊樂場。回顧過往,他的人生歷練十分豐富。從高中起,他的學習就不止於課堂老師的授課,更多是來自閱讀、自學。對於所追逐的目標,他也總是奮鬥努力、永不放棄,這樣的精神也體現在他所投入的教學現場。或許正因為他「只做自己喜歡的事」,所以他對於「所做的事」總是充滿熱情、做到最好。

Read more

【AI新浪潮:生成式變革】教學的變革:ChatGPT,教與學的陪練員?!

2023年,生成式AI橫空出世,激起的人工智慧火爆新浪潮至今依然波洶湧,因此許多人將今年稱為生成式AI元年,這不僅標示著我們邁入了全新的世代,也表示這個世代以後的人們,必須學習與適應和人工智慧為伍的生活,如何教導學生習得正確使用AI的技能以及使用方式將顯得格外重要。社會上常常將焦點聚焦於AI在教學上帶來的弊端,例如論文寫作使用生城式AI是否合理,但我們是否能夠看向另一方,它能帶給我們哪些好處?工具無好壞,只看使用者如何利用。AI在教學現場帶來的利與弊,值得我們好好討論。

Read more

【人物專訪】定義問題、拆解問題,1+AI=∞?——專訪呂欣澤教授

『與其擔心AI取代工作,我們更該思考可以如何運用AI,才能提升我們的工作效率。而想要善加利用AI,最核心的關鍵能力便是「定義問題」和「拆解問題」。』在學界、業界皆有所經歷的呂欣澤教授對於AI大未來有了這樣的結論。這樣的結論,來自於他本身的兩次經歷。一次是因為一場遠在泰國的洪水,讓他體認到,要能精準「定義問題」,才能運用科技發揮影響力;一次是在處理案件時,發現某些問題可能沒有辦法一次解決,但將問題拆解之後,問題便迎刃而解。現在走在教學道路上的他,也將自己一路走來的心得分享給學生們,也鼓勵學生善用AI來解決問題,畢竟這才是現實產業與未來在應用AI的實際情景。

Read more

【人物專訪】以AI跨越偏鄉,接軌世界——專訪唐宇新老師

「學生的熱情反饋」以及「學生自豪地將課堂作品與親朋好友分享」,這是唐宇新嘗試探索與精進AI教學的原動力。任教於花蓮縣源城國小的唐宇新老師,因為朋友的推薦而接觸了生成式AI,也因為過程中AI的「應答效率」與「刻意性答錯」,讓他有人將AI帶入課堂實作的慾望。儘管AI教學在推廣的過程難關重重,但每每看見課程獲得意想不到的成果,都讓他倍感成就,也有了持續下去的動力。回顧一路走來的AI教學推廣之路,苦樂參半,但他始終秉持著那顆熱情的初心,繼續大步向前邁進。

Read more

AI新浪潮:生成式變革——AI科普沙龍系列講座 第2期

生成式AI的出現,大大改變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有人擔憂著該怎麼學習新科技,才能讓自己跟上潮流;有人好奇該怎麼規劃職涯,才能踏入這項新興產業;有人擔憂文藝產業未來是否會被AI全面取代。新一期AI科普沙龍系列講座,將帶你踏上AI新浪潮!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