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中國的車馬、「車」字與車戰的興衰(上)
商代考古的「車馬坑」為刻意埋藏了馬車的土坑,年代為商晚期,是中國目前已知最早的馬車發現。商晚期金文和甲骨文的「車」字便有不少與馬車遺留相似,而有些甲骨文表現出壞損狀態的「車」顯示當時以木質結構為主的馬車並不耐用。商代車馬坑多為一車二人或一車一人的埋葬組合,若從車輿的高度最高僅約五十公分來思考,較合理的乘坐方式是跽坐或跪坐。若再從車輿面積不到一點八平方公尺來思考,其上乘載三人的可能性不高。在卜辭中車(馬車)和馬(騎兵)的量詞都是「丙」,所表為一對,可與西周以後才出現的金文「兩」(㒳)字相通。「兩」代表兩輛馬車。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