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訪】沉默器官的守護者——專訪臺大醫學院癌醫分院吳耀銘副院長

微創手術是現代外科的發展趨勢,與傳統手術相比,微創手術能顯著地縮小手術的傷口大小,病人的術後恢復狀況也往往較佳。目前臺灣已成功使用達文西機械手臂完成肝臟移植,這是一項重大突破。雖然技術上仍有改進空間,但隨著努力,許多看似不可能的技術將成為常規。肝膽微創手術技術的進步和普及指日可待。

Read more

【人物專訪】人類文明以來的第四大醫療產業CGT——專訪沛爾生技醫藥股份有限公司林成龍創辦人

你聽過細胞基因療法 (CGT) 嗎?這個醫療名稱聽起來就很厲害對吧!居然能夠針對「細胞基因」進行治療,甚至僅要「打一針」就能治療癌症、血友病?這麼有效的治療想當然耳,所需費用也是相當可觀的。當你或身邊的人面臨天價醫藥費V.S.生離死別時,你該怎麼選擇呢?沛爾生技醫藥股份有限公司林成龍創辦人為免疫學博士,有鑑於他求學時期臺灣缺乏治療排斥反應的人才,因此選擇繼續精進免疫學相關的專業。長期站在醫療前線的他分享了自己對於臺灣在醫療產業的看法,認為在四大醫療產業中,臺灣於前三者都處於「被殖民」的情況,如何協助臺灣在第四大產業CGT中進軍成為開拓者,正是林成龍創辦人期許自己與公司能夠達到的目標。

Read more

【人物專訪】遺傳疾病鑑定者——專訪臺大基因體暨蛋白體醫學研究所陳沛隆教授

基因定序是許多生醫技術的基礎,像是精準醫療、基因改造等都是奠基於基因定序之上的應用。過去要進行基因定序往往曠日廢時,而次世代定序不僅快速且大量,才使得相關應用能夠飛速發展。然而,基因科技總是繞不開爭議相伴,像是遺傳醫學與精準醫療的倫理道德議題,都仍有待相關單位制訂管理的政策。臺大基蛋所所長陳沛隆教授不僅分享了自己如何從一位平凡的醫生走向基因醫學專家之路,也對於有志走向遺傳醫學領域的學子多方涉獵不同領域的相關素養,以因應未來對於跨領域人才的需求。最後,他也分享自己在研究領域持續走下去的動力,雖然研究過程相當不容易,但最後對醫學的貢獻卻是甘甜的。

Read more

【探索32】探索32醫!新興醫療科技診斷與治療

耳目醫新的CASE探索講座秋季場報到~隨著醫學與科學的發展,近年越來越多新興醫療科技問世,而你卻對生硬的專有名詞和技術醫竅不通嗎?探索講座邀請到進行第醫線研究的醫師與科學家來共談新醫療,分享新興又專業的醫療科學與故事

Read more

【人物專訪】胰臟癌診斷的魔法師——專訪臺大醫學院內科廖偉智教授

胰臟癌被稱為隱形的殺手,除了因為它相當難以診斷出來,且擴散速度也很快,往往導致被診斷出胰臟癌時卻已經病入膏肓,讓醫療人員相當困擾。面對這個隱形殺手,廖偉智教授的研究團隊或許找到了克制的方法,他們將人工智慧導入偵測系統,成功減少因腫瘤不易觀察而導致的錯過醫治黃金期的憾事。廖教授也分享了經營這個跨領域合作團隊的心得,認為「保持好奇心、在不疑處有疑」是非常重要的,透過與各領域的專家互相學習取經,藉此來解決自己領域面臨的問題,便能發現隱藏在舊雨當中的新知,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的效益。

Read more

【人物專訪】從植物病理到癌症檢測——專訪臺大植物病理與微生物學系沈湯龍教授

當聽到植物病理與微生物學系,多數人腦中第一個浮現的常常是走在田間觀察作物、診斷病害的植物醫生,但事實上微生物學在生物、醫學各領域中均是非常重要的基礎。沈湯龍本身為農學院畢業學子,但卻在癌症細胞學研究上取得非常傑出的成果,他本人表示,這必須歸功於在農學院囊括寬廣領域的課程,培養了自己舉一反三的能力,在面對新的領域和挑戰時,能夠善用過去所學。除了在醫學領域的研究之外,沈湯龍也持續在推動生科、生技、醫學與農學的跨領域合作,希望將整體的資源與技術整合在一起,獲得更多突破性的研究成果。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