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獄:一場現代天文學與傳統儒家之間的衝突

曆法的訂定是根據天文學推算而來,對天文學的瞭解愈深,訂定出來的曆法就與天象愈吻合。在明清時期,西方的傳教士利瑪竇、湯若望、南懷仁等傳教士,帶來了西方的現代天文學,卻也引起了守舊派的反撲。清朝初期甚至發生了「曆獄」,一眾天文官因此下獄,甚至判刑。康熙帝親政後舉辦了御前辯論會,最終西方傳教士用實際的科學實驗結果驗證了他們所帶來的曆法系統,也讓康熙帝得以為這些天文官平反。

Read more

叮咚!太空岩石歡樂送!

研究外太空天體的岩石最簡單、粗暴的方法,就是去到外太空,將天體上的岩石「外帶」回來地球上分析,這類型的任務稱為「採樣返回 (Sample-return)」。人類目前已經成功從月球、小行星上外帶回岩石樣本,甚至還從太空環境中裝了看不見的粒子回來分析。這些樣本除了讓科學家得以直接瞭解天體的組成,還有機會讓人類更加接近生命起源之謎。

Read more

福爾摩沙的「氣象衛星」

氣象衛星可以在外太空,以高高在上的「上帝視角」俯瞰地球,取得更全面、更完整的氣象資料。臺灣目前共有三組氣象衛星(系),包含已經退役的福衛三號、正在服役的福衛七號,以及即將升空的獵風者衛星。前兩項任務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最後一項則背負著眾人的心血,即將以「臺灣第一枚自主研製氣象衛星」之名發射升空。

Read more

【探索29-6】淺談探月

第29期「探索」系列講座「The New Ocean——太空時代再起」第六講邀請到國家太空中心林新發博士,為我們說說人類與月球的浪漫故事。古今中外,人們就對月亮有無限的嚮往,在各地的神話當中,也都有著月神這個神祇。在科學方面,從伽利略發明望遠鏡以後,人們便從以管窺天一步步走到踏上月球表面。本次講座林博士為我們細細介紹歷史上重要的三波探月熱潮,從美蘇冷戰的太空競賽,到1990年代後的百家爭鳴,最後也會談談近期的「太空時代再起」,分析各個摩拳擦掌準備探月的國家們,它們各自的短期與長期性的目標

Read more

【探索29-5】衛星遙測科技在環境監測之應用策略與挑戰

第29期「探索」系列講座「The New Ocean——太空時代再起」第五講邀請到中央大學太空及遙測研究中心主任林唐煌特聘教授,為我們解答衛星遙測技術的興起與全球環境變遷之間的關聯,並詳細介紹衛星觀測三種頻譜——可見光、紅外光和微波的應用原理,還有它們在民生上、都市規劃上和軍事上的應用實例。接著,也會分析目前衛星遙測技術所面臨的各項限制與挑戰,以及點明未來可期待的發展方向。最後,林主任也申明衛星遙測科學研究對臺灣的重要性,期許研發團隊們能夠發展出關鍵技術,幫助臺灣站上這波太空時代浪潮的浪頭。

Read more

【開箱大學教授】從浮球到風箏|臺大地質科學系郭陳澔教授

曾經的他,是父母和大眾口中的「浮球」,上下飄忽、搖擺不定,離經叛道、徬徨迷惘,始終沒有一個定錨讓他安穩下來,未來對他來說只是一片黑白;如今的他,是家人與大眾眼中的「風箏」,扶搖直上、直衝雲霄,春風化雨、學業有成,家庭與父母的期盼成為維繫他的線,讓他飛往光輝彩色的未來。
臺大地質科學系郭陳澔教授並不項一般人所想像的,從小出身書香世家、一帆風順地奔向學術研究的道路。他人生一路走來總是在逆境中前進,不斷挫敗、不斷摸索,最終憑藉自身的努力和家人的支持,從一位鄉下來的囡仔翻轉人生成為傑出的大學教授。

Read more

【探索29-4】對天說話:衛星通訊的演變與人造衛星微型化

第29期「探索」系列講座「The New Ocean——太空時代再起」第四講邀請到中央大學太空科學與工程學系張起維教授,為我們分析低軌道衛星的通訊技術重要性為何?並簡單介紹通訊衛星的演變進程,闡述人類科技從無法放大和轉發訊號的第一代通訊衛星進步到1962年首度透過衛星通訊跨洋轉播奧運影像的歷史;接著分析大型衛星與小型衛星各自的利與弊;最終也分析了臺灣如何在這波太空產業浪潮中站穩腳步。

Read more

【探索29-3】一閃一閃小星星——我們與太空碎片

第29期「探索」系列講座「The New Ocean——太空時代再起」第三講邀請到中央大學太空科學與工程學系林映岑助理教授,告訴我們當人類發射的外星探測器衰老、死亡變成太空碎片之後,這些碎片對於人類與地球會造成什麼影響?這些太空垃圾該由誰負責處理呢?目前科學家們又想到了哪些方法來處理太空垃圾呢?

Read more

【探索29-2】軌道力學——人類文明的救星?

第29期「探索」系列講座「The New Ocean——太空時代再起」第二講邀請到淡江大學航空太空工程學系系主任蕭富元教授,為我們講述太空中的其他星體對於地球的威脅,再進一步介紹目前科學家們認為可行性最高的解決方法——「重力牽引法」,NASA於2022年完成的DART任務即是此種方式的測試性任務。而此種方式最核心的技術便是軌道力學的計算,它不僅計算出了太空船撞擊小行星的軌道,甚至後續對於小行星受撞擊前後的運行軌道變化觀測也必須仰賴它。可以這麼說,不論日後減少行星撞擊地球的技術如何發展與改變,軌道力學都會是每次任務成敗的關鍵。

Read more

經濟與生態只能選一個?兩個我都要!馬達加斯加混農林業的香莢蘭

混農林業(agroforestry)是一種結合農業與林業的土地利用型態,一篇期刊針對馬來西亞的香莢蘭混農林業對當地生物多樣性的關係,並研究影響香莢蘭(Vanilla planiforlia)產量相關的因子。結果顯示,香莢蘭混農林業於休耕地中施行,會提升混農林內的生物多樣性,且香莢蘭的產量,與當地的生物多樣性沒有相關性,因此,或可輔導農民轉作,達到小農和環境共贏的香莢蘭栽種模式。

Read more

奈米材料也要穿保鮮膜?滲透人類生活的塑膠大軍

每天幾乎不可能避免使用到塑膠相關的產品,實際上,塑膠更是難以想像地滲透人類生活中。不只是日常用品,它也是先進奈米材料的幕後推手之一。同為塑膠產品的 PMMA 成為奈米材料的模具,也能夠將奈米材料轉移至不同材料上進行堆疊,使得科學家可以探索不同物質的交互作用,還能為高科技材料保鮮。儘管塑膠再高科技或便利,實則難以被自然分解而成為破壞環境的頭痛材料,需透過回收的過程才能進一步再利用並達到永續發展的目標。

Read more

【臺大科研】來自煤礦層內的訊息:臺灣第一件羅漢松大型化石出土!

2021年,一個來自臺灣大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的研究團隊發現了臺灣的第一件羅漢松科木化石,並在《TAO》期刊發表了一篇報告,這不但為全球進行古植物研究的學者提供了一份新的證據,也顯示了臺灣在古植物化石研究方面,還有很多有趣的謎團有待解開。

Read more

海王星(Neptune)

上一期提到航海家 2號(Voyager 2)最後任務是造訪海王星(Neptune),這一期就讓我們暸解一下這顆太陽系裏最遙遠的行星。早在遠古時代人們就以肉眼觀察到五顆明亮的行星,也分別給予不同的名字,直到漢代(西元前150年左右)才跟五行之說結合在一起正式紀載為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及土星。又經過了一千七百多年由於望遠鏡的發明,人們可以更淸楚觀測到地球鄰近星體。1846年9月23日發現第八顆行星 -- 海王星(Neptune)。海王星的發現不是靠望遠鏡而是靠天體運行的數學計算出來的⋯⋯

Read more

少用水就不怕缺水?水足跡與水正義的探討(下)

前陣子爆出政府機關計劃將翡翠水庫上游南勢溪的水引到石門水庫,以強化西部地區的供水,但是因爲政府機關沒有妥善地告知附近部落,引起當地人的反對,認為這樣的措施會影響到他們農業用水的供應,有違反《水利法》第18條訂定「優先保障民生及農業用水」的嫌疑。這樣的難題,從水足跡的角度要如何解讀呢?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