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咚!太空岩石歡樂送!

研究外太空天體的岩石最簡單、粗暴的方法,就是去到外太空,將天體上的岩石「外帶」回來地球上分析,這類型的任務稱為「採樣返回 (Sample-return)」。人類目前已經成功從月球、小行星上外帶回岩石樣本,甚至還從太空環境中裝了看不見的粒子回來分析。這些樣本除了讓科學家得以直接瞭解天體的組成,還有機會讓人類更加接近生命起源之謎。

Read more

福爾摩沙的「氣象衛星」

氣象衛星可以在外太空,以高高在上的「上帝視角」俯瞰地球,取得更全面、更完整的氣象資料。臺灣目前共有三組氣象衛星(系),包含已經退役的福衛三號、正在服役的福衛七號,以及即將升空的獵風者衛星。前兩項任務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最後一項則背負著眾人的心血,即將以「臺灣第一枚自主研製氣象衛星」之名發射升空。

Read more

【CASE特報】印度「月球3號」成功軟著陸登月!

「登陸月球」近年來再次成為太空科技發展的重要目標,而試圖減緩撞擊力道的「軟著陸」比起直接砸在地上的「硬著陸」,有著更多的技術門檻要克服。2023年8月24日,印度的「月船3號 (Chandrayaan-3)」成功以軟著陸的方式登陸在月球的南極,讓印度成為第四個有能力派遣無人探測器軟著陸月球的國家/組織!「月船3號」同時也是人類史上第一個成功登陸在月球南極的探測器——而幾天前才有人挑戰失敗而已……

Read more

【人物專訪】從書本構築的太空夢-專訪張起維特聘教授

中央大學張起維教授是臺灣立方衛星「飛鼠」的計劃主持人。現在更要領導團隊,製作出臺灣第一個成功登月的衛星酬載。雖然張教授從小就對宇宙、太空有興趣,但最後竟然是因為物理考太爛了,才讓教授真正走上航太的領域。作為臺灣年輕一輩(40歲)的太空科研學者,張教授要將在美國科羅拉多學到的訓練框架帶回臺灣,帶學生實際參與衛星計畫⋯⋯

Read more

星座的故事 – 金牛座(下):現代觀測下的璀燦世界

金牛座在星空中十分耀眼,在古代有著許多美麗傳說,用了現代的望遠鏡觀測後,畢宿星團與昴宿星團顯得更加璀璨。而蟹狀星雲則與 1000 年前的一次超新星爆炸有關。而最亮的「畢宿五」則是人類送出給外星訊息的目標。

Read more

星座的故事 – 金牛座(中):七姐妹與昴日星官

構成金牛座的星星中,有個小區域一次擠進了七顆星星,經常一起出現於世界各地的文化。在希臘神話中,這是七位仙女,而她們之所以變成星星,是為了逃離追求者。在中國星官中被看成是一顆胡人的頭,在道教中則以一位「昴日星官」的形象,幫助孫悟空師兄弟救出師父。

Read more

星座的故事 – 金牛座(上):西方的公牛、漢朝的雨神

冬季星空中最耀眼的星座之一就是金牛座了!金牛座的形象是一隻浮出海面的公牛,牠的來歷在希臘神話中不可免地又與宙斯的風花雪月有關。而在中國古代,金牛座中最代表性的星官則是「畢」,在漢朝時被認為是掌管雨的神祇。甚至在《三國演義》諸葛亮與司馬懿的其中一次對決中,扮演重要角色⋯⋯

Read more

【人物專訪】台灣太空人才出路?甭擔心!-專訪張起維教授

中央大學張起維教授認為,太空領域的出路非常廣,要轉換領域也容易。目前國內太空人才培育仍以中央大學為主,張教授希望未來能有更多的學校投入。除了成立開發團隊,將經驗傳承給學生以外,張教授另外協辦了第一屆「臺灣太空事務青年人才選訓計畫」,學員不只有工程、科學的人,更來自法律、心理、外交、甚至藝術等領域。張起維教授最後鼓勵年輕學子,找出那個「苦也願意」的事下去練功,這將會是最幸福的事。

Read more

「星鏈計劃」(Starlink)現況

讀者所熟悉的通訊衛星大多是在地球的同步軌道運行,「地球同步軌道」(Geo Stationary Orbit, GSO)的高度離地面約36,000公里;GSO上的衞星都是大型通訊衛星(總數約達數百)。SpaceX的「Starlink衛星星座計劃」(Starlink Constellation)將由四萬顆「近地軌道」(Low Earth Orbit, LEO)小型通訊衛星組成⋯⋯

Read more

【CASE 特報】月球,我們來了!2024年臺灣探月 - 專訪中央大學太空科學與科技研究中心 張起維 副主任

截至目前為止,全世界只有7個國家/單位成功執行探月任務。不過,隨著科技的進展,探月已經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中央大學張起維教授要帶領團隊,讓來自臺灣的科研儀器登陸月球⋯⋯

Read more

NASA 阿提米絲登月計劃(下)

上一期我們介紹了阿提米絲(Artemis)的骨幹「太空推進系統(SLS)」。這一期繼續為讀者介紹阿提米絲系統的「上節」(Upper Stage)部位(參見下圖)。當SLS燃燒約420秒後與Upper Stage部位分離、並墜入大西洋,而Upper Stage部位繼續往月球方向推進⋯⋯

Read more

臺灣太空發展系列:立方衛星

立方衛星是體積小、重量輕、成本低、固定規格的人造衛星,是現在全世界有志投入衛星發展的入門款。臺灣2001年有枚立方衛星「蕃薯」,可惜最後未能升空。第一枚成功發射、運作的立方衛星是2017年,成功大學的「鳳凰」。2021年則有中央大學的「飛鼠」、騰暉電信科技公司等的「玉山」發射升空。臺灣每年都有立方衛星任務的設計競賽,有興趣的讀者不妨關注⋯⋯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