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文字裡與「田」字有關的疆域界劃
商代晚期至西周時期甲骨文與金文部分文字的造字創意隱含著人地關係方面的訊息,而根據「田」字而來的「畕」、「彊」、「疆」、「邦」等字便是理解當時人們區劃疆界意識的最佳例證,商代晚期以「田」表示土地界劃。與「邦」字相關的還有「丰」、「封」和「對」字,在卜辭中分別主要作動詞的分封和地名使用。
Read more商代晚期至西周時期甲骨文與金文部分文字的造字創意隱含著人地關係方面的訊息,而根據「田」字而來的「畕」、「彊」、「疆」、「邦」等字便是理解當時人們區劃疆界意識的最佳例證,商代晚期以「田」表示土地界劃。與「邦」字相關的還有「丰」、「封」和「對」字,在卜辭中分別主要作動詞的分封和地名使用。
Read more商周時期以「隹」、「鳥」為造字構件的文字相當多,學者經由字形、文獻考證所推測的可能物種包含杜鵑鳥、烏鴉、啄木鳥等,可補充考古發現上的不足,而從「雉」、「隻」、「䍜」、「羅」、「離」等字可知,當時人們除了以箭矢射鳥,也以網捕、徒手抓取、設陷阱等方式捕鳥。古人捕鳥不一定是全然為了食肉,從文字構形,可知也是為了防止鳥害、祭祀或作為賞玩之用。
Read more「隹」與「鳥」是甲骨文中兩個飛鳥側面形象的字,並不總是容易單從字形上來分辨,有時須借助卜辭內容。「隹」與「鳥」其實是一形之變,兩者在古文字中作為偏旁也常互用,並不如許慎在《說文解字》中所云,以尾之長短作為區分。從「隹」、「鳥」所呈現的鳥形如此多樣的情況來看,二字可能並不特定表某種鳥,而是泛指。商周時期先民以此二字為構件所創造的甲骨和金文字相當多,這些文字,如「雥」、「霍」、「集」、「鳴」、「進」等,反映了人群對鳥類的敏銳觀察與辨識力。學者經由字形、文獻考證所推測的可能物種,如燕、天鵝、雀等,也能補充考古發現上的不足。
Read more你平常都用什麼方式和他人溝通呢?你知道語言障礙者是如何和他人溝通的嗎?如果加上「科技」元素,你還知道哪些溝通方式呢?你想到的選項,也許都和今天的主題有關。溝通的順暢與否,影響了語言障礙者受教育的品質和社交互動狀態,因此突顯出「科技」角色的重要。本篇文章將帶你瞭解運用人工智慧技術的OTTAA專案如何幫助語言障礙人士和他人溝通、溝通相關的概念、輔助科技的發展和建議、輔助科技和永續的關聯。
Read more目前最早的「文」字見於商代晚期金文與甲骨文,與「大」字相似,均為一正立的人形,但「文」字突出魁梧的上半身,金文字形多見上半身帶V形、U形和菱形紋等,應是心形的簡省。甲骨文字形與金文類似,多見胸膛上不帶紋飾或簡省為X或V形。「文」字的造字創意過去受《說文》:「錯畫也。象交文」的影響而眾說紛紜,近年則以文身說居主流,但最新根據《村中南》452卜骨所見「文邑受禾」一語,可推知「文」與「大」字相通,可互訓,商周時期用作對先王、祖先的美稱,表偉大,與文身其實無關。
Read more隨著氣候變遷、各類災害如:洪水、颶風等,對環境、人類生活產生更劇烈的衝擊,SDGs的相關目標如:目標11「促使城市與人類居住具包容、安全、韌性及永續性」也成為巨大挑戰,其中的11.5子項「減少自然災害的不利影響」更是各界災害救援、減災計畫的重要目標。近年來,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 (WFP) 與Google Research合作,將機器學習帶入災害評估場域,你能想像機器學習如何幫助更多受災居民嗎?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本期文章!
Read more鳳是古代中國傳說中的神鳥,祂的起源仍是個待解的問題。商代與西周的鳳可能只是古人崇拜而實際存在的鳥禽,直到戰國中晚期才開始被賦予各種文化元素,並於漢代獲得整合、擴充。孔子對「鳳皇來儀」的誤解可能導致鳳在後世逐漸有了祥瑞的象徵,這般的動物道德化進程與盛行的政治、哲學思想密切相關,鳳的降臨在漢代成為帝國興盛的象徵,而受執政者重視。
Read more說到無人機,你的腦海會浮現什麼印象呢?大家第一印象或許會想到YouTuber用無人機拍攝美景的畫面。其實,無人機對於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SDGs) 的推動也是一大功臣!你認為無人機可能對哪些目標的推動比較有幫助呢?本篇文章將帶你瞭解無人機的測繪功能在永續領域的應用、能幫助到哪些SDGs目標,並介紹南非飛行實驗室 (South Africa Flying Labs) 成員們如何運用無人機,和約翰尼斯堡的社區居民攜手應對雨季的洪水災害。
Read more鳳是古代中國傳說中的神鳥,傳統形象往往是有著五色翎羽並帶著萬丈光芒,祂的起源仍是個待解的問題。目前最古老的鳳只宜上溯至商代晚期甲骨文的「鳳」字,從字形特徵來判斷應是根據綠孔雀而來。早期的「鳳」字都假借為「風」,承繼了甲骨文的西周金文「鳳」字則是戰國時代「風」字的字源,是形聲字省去形符,並與聲符結合再行訛變的結果。從「鳳」字在卜辭中的意義來檢視,商代晚期的鳳看似的確不具任何的神鳥意涵,但從器物的紋飾表現上卻可能未必如是。
Read more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 的目標之一,是創造零飢餓的世界。具體來說,要如何做到呢?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 (World Food Programme, WFP),在一百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展開行動,透過數位創新尋找、支持和推廣具有高度潛力,改善全球飢餓問題的解方。本篇文章將帶你了解WFP的各國農業、跨領域專家們,如何透過H2Grow計畫和低科技技術,在環境條件不佳、受氣候變遷衝擊的阿爾及利亞撒哈拉沙漠及非洲尚比亞,為面臨糧食不安全問題的人們帶來因地制宜的客製化創新解方。
Read more炎炎夏日,你比較喜歡到海邊戲水還是在室內聽音樂?海洋、音樂,兩個關鍵字放在一起,你會想到什麼?如果再加一個關鍵字「永續」,你會想到什麼呢?本篇文章將帶你從音樂和產品生產者的角度探索如何實踐永續,讓令人頭痛的塑膠廢棄物獲得新生,進而減少塑膠廢棄物對海洋和河川環境的衝擊,也協助海洋、河川中的生物有更好的生存環境。本文和SDGs第14項「永續海洋與保育」、第12項「責任消費與生產」有關,期待各位讀完之後,一起思考我們能為海洋、責任消費與生產做些什麼!一起成為永續行動的夥伴!
Read more甲骨文裡有兩個源於獼猴的象形字「猱」與「夒」,前者作動物本義,後者則別具手朝上掩面特徵,表商人的遠祖。在商人心中夒的地位崇高,可能主管農業生產。獼猴形象在商末和西周少見於青銅器,形象可能僅為一般獸類,但到了東周時期開始於文獻中開始有了愚蠢的負面形象,於漢代以迄唐宋形象愈形低落,直到宋元時代可能因各版本西遊文學及最終《西遊記》的成書,帶出孫悟空這個正面角色始有所改觀。甲骨文的「能」字與「猱」有些相似,外形均是可站立的動物,所表現的是黑熊的象形。這個字最早見於商代晚期族徽,由甲骨文向西周金文的字形演變較大。
Read more甲骨文裡有個釋為「萈」的動物字,頭頂上有彎折雙角、脖子略、身軀粗壯、短尾下垂,推測指岩羊。商代晚期金文與甲骨文中還有個釋為「廌」的動物字,特色為頭頂上不甚長且微向內曲的雙角、僅以單線勾勒的修長身軀,以及於末端開岔的下垂長尾,究竟是何種動物迄今沒有定論,但可確定是一種野生動物,也作為祭祀犧牲,而非許慎《說文》中所解釋的獨角解廌神獸。西周金文裡還有一個由「廌」、「水」、「去」(「大」和「口」)三構件合組的「灋」字,是「法」字的古體,但在早期都被假借為「廢」,造字創意不明,但從廌為真實動物可推知《說文》對「灋」的解釋並不正確。解廌的神獸神判觀念形成時間可能在西漢中後期以後,與漢代天人感應論、讖緯之學及西域、印度神異文化的傳入有關。
Read more犀牛在所有陸棲動物中體型僅次於象,目前全球僅存四屬五種,亞洲殘存的三種過去皆曾生存於中國境內,直到二十世紀中期才滅絕。中國犀牛的消失與環境、人為因素皆有關聯。從考古遺留可知商代晚期中原一帶有犀牛棲息,過去學界曾一度認為甲骨文的「兕」字即犀牛的象形,但經過一番論證後今日已改為聖水牛,一種從未被馴化的野生水牛,也不是今日中國境內家養水牛的祖先,在商代晚期牠們是狩獵與崇拜的對象,商代文物中常見聖水牛的形象,與另一種家養黃牛有顯著區別。迄今甲骨文中並沒有找到表犀牛的字,最早的「犀」字僅見於西周晚期金文,是個用作族氏名的形聲字。
Read more由甲骨文「狐」字考釋而起的爭議牽涉到一個過去隸釋為「霾」的字,有學者認為這個字的動物形聲符舊釋為「貍」,其實應為「狐」,有著修長身體,或弓身,嘴尖,大耳,長尾下垂的特點,也因此該字應重新隸定為从「雨」「狐」的字,表雨下得過多,或表下雨時天空昏暗、空氣混濁的狀態。西周金文「貍」字的形符有尾部上翹之特點,若再參考早期文獻,可證貍是一種類貓動物,與人關係親近、擅於捕鼠且喜食雞,推測為石虎。「貍」非指今日的家貓,原因在於家貓是外來種,在西周時期尚未被引入中國。家貓至遲在西漢初年被引入中國,進入之初並未立刻取代石虎作為解決鼠患的幫手。早期文獻裡的「貓」常與猛獸並舉,也能捕食田鼠一類動物,又為狩獵對象,推測較可能是歐亞猞猁。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