鉛有毒,為什麼在往昔卻如此萬能?
生活在現在的我們可能對「鉛」這種東西相當不熟,但你有發現生活周遭有許多東西名字都含「鉛」嗎?像是鉛筆、無鉛汽油、無鉛顏料等,這似乎在隱隱透漏著,曾經「鉛」伴隨在我們的生活周遭。我們都知道鉛有毒性,但很多含鉛的產品卻一直到近代才慢慢淘汰,究竟鉛有什麼神奇之處,讓人們對它無法放手呢?
撰文|穿山甲
現在大家都知道「鉛」是一種有毒的金屬,可能讓人頭痛、生病,甚至影響兒童的腦部發育,彷彿是某種邪惡金屬。但你知道嗎?在很久以前,鉛卻是人們生活中常見用品的材料。從化妝品、顏料,到建築和水管,鉛幾乎無所不在,被當成「萬能幫手」。

鉛的便利與優點 古人最知道
因為金屬鉛質地柔軟、不容易生鏽,古羅馬人用它做水管,把山泉水送到城市裡的浴場、噴泉,甚至富人家裡。羅馬人還會用鉛製的鍋子熬煮葡萄汁,在加熱過程中發生了化學反應,生成了一種具有強烈甜味的劇毒物質:醋酸鉛,讓葡萄汁變甜,但這樣也讓他們吃進很多鉛。考古學家後來發現,羅馬人的骨頭裡都有高濃度的鉛,這可能是他們健康變差的原因之一。
在古代,鉛化合物(黃色的一氧化鉛、紅色的四氧化三鉛)也會被添加至陶瓷釉料中,可以讓瓷器更光亮、顏色更漂亮。女生想讓臉看起來白白亮亮,就會用一種叫「鉛白」的白色粉末來化妝。這種粉末(碳酸鉛與氫氧化鉛形成的複鹽)是由鉛製成的,擦上去不容易脫妝,看起來很漂亮,比用米製的妝粉更受歡迎。「洗盡鉛華」這句成語指的就是女生把這種妝洗掉的過程。

中世紀的含鉛美妝與顏料
不只在東方,歐洲16世紀的貴族也愛用鉛白,讓自己皮膚顯得更白。不過,鉛白看起來雖然漂亮,卻會傷身體,長期使用會讓人頭暈、記憶力變差,甚至傷腎。
鉛白不只用在化妝品,還常用在繪畫顏料。從中世紀到19世紀,許多畫家都喜歡用鉛白,因為它顏色柔和、不容易變色,還能幫油畫快速乾。像是有名的《戴珍珠耳環的少女》這幅畫,就用了含鉛的顏料。長時間接觸這類顏料的畫家,也有慢性中毒的風險。

鉛是近代工業的好幫手
直到近代,建築油漆裡也經常添加鉛化合物,讓牆壁和船隻更耐用。但油漆久了會掉落含鉛粉塵,吸入後會對人體造成傷害。近代生產安裝的地下水管與衛浴零件,許多也都是含鉛產品,遺留至現在也尚未完全汰除。20世紀時,人們甚至把四乙基鉛(Pb (C2H5)4)加進汽油裡,幫汽車引擎運轉更順暢,但這也讓大量鉛進入空氣,嚴重污染環境,我國因此已於2000年禁止生產、銷售和使用含鉛汽油。目前在加油站看到標示的「無鉛汽油」,就是代表對環境友善的意思。
鉛因毒性慢慢退場
雖然人們早就知道鉛有毒,卻很難放棄它的方便性。隨著公共衛生觀念的提升,大家才慢慢改用更安全的材料。近年,各國陸續禁止在油漆、化妝品中添加鉛,並積極找替代品。不過部份業者為了降低成本,市面上偶爾可能會出現不合格、偷偷使用鉛的產品。例如,色彩鮮艷的劣質玩具、亮麗的彩釉器皿、油漆與顏料、彩妝用品、中藥材、橡膠與紡織染劑,以及工業電池等,幾乎環繞了你我的日常用品。
避免鉛的威脅有一些妙招。要記得選擇有品質認證的商品,以油漆標示為例:具有環境部環保標章、CNS國家標準、國際/第三方認證 Lead Safe Paint Certification、「無鉛」或「不添加鉛」聲明,才有保障。一分錢一分貨,不購買異常便宜且來路不明的商品;不使用五顏六色的商品,越單純越好;留意居家的管線材質,含鉛則汰舊換新。減少生活暴露在鉛的環境才能更安心。
本文轉載自環境部化學物質管理署《化學知識地圖》網站
參考文獻
- Elridge, L. (2015). Face Paint: The Story of Make up. Abrams, New York, USA.
- Needleman, H. (2004). Lead poisoning. Annual review of medicine, 55, 209–222.
- Lanphear, B., Navas-Acien, A., & Bellinger, D. C. (2024). Lead poisoning.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91, 1621–1631.
- 不只毒鉛水,6大類用品暗藏鉛中毒地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