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會用到上癮嗎?

懷疑自己ChatGPT用上癮嗎?自從2022年底ChatGPT發布之後,相信至今已經讓不少人的生活少不了它了。不論是工作還是生活,儘管每個人的使用方法不盡相同,但是有了ChatGPT等使用大語言模型的對話型服務結合了自然語言處理的特性以及其他分析文件、圖片、聲音、影片等資料的功能,提升了不少生產效率,甚至在溝通、自動化等各方面,都發揮了不小的作用。然而,當人類的生活越來越依賴這樣的工具之後,會不會有成癮的風險呢?

Read more

多變多巴胺——第八部:信任還是不信任

什麼!?多巴胺怎會和信任有關? 相不相信別人,怎會是多巴胺問題?看到標題,一開始你可能產生了懷疑且不信任的想法。此時,不僅「多巴胺好奇」驅動了我們想一探究竟的訊號,另一方面,隨著神經影像學和計算模型的進步,本篇中提到的「信念波動性」告訴我們,你將因新資訊/新知識的更新,從不信任轉變為和多巴胺說好決定,何時信任,何時不信任。現在的科學,多巴胺被認為是一種關鍵的神經調節劑,有助於在社交環境中調節信任 (trust) 和信念 (belief) 的更新。

Read more

什麼是矽光子?(1)——資訊城市大塞車,矽光子來救援!

當電子傳輸愈來愈像城市裡的塞車,矽光子便成為解決壅塞的「光速捷運」,它以光子取代電子傳遞訊號,不僅更快、更穩定、也更節能,矽光子已成為科技巨頭如 Intel、Google、台積電等爭相投入的研發項目。本文將帶你認識什麼是矽光子以及為何它能突破資料傳輸瓶頸。

Read more

數學應用問題怎麼解?讓LLM學會人類思維

大語言模型帶給了我們生活很多的便利,不少人的資訊檢索習慣已經從搜尋引擎轉變到詢問大語言模型。不過,若是碰到數學問題,尤其是數學應用問題,是否能讓大語言模型在透過理解語言文字之後,完成推理,列出數學式子,以進一步完成題目的要求呢?

Read more

Bad Energy!(一)

健康探討系列的前三期討論過身體保有Good Energy的重要性。當然和良能相對應的就是不良能量或壞能。身體的「壞能」是指一種負面的情緒狀態,通常以壓力、焦慮、憤怒或恐懼的感覺為特徵,這在身體上表現為緊張、疲勞和普遍的不適感,可能會影響您的整體健康。

Read more

文字與文物所見古代中國的軍戰斷首、截耳與獵首風俗(上)

「馘」、「聝」二字是否為一字之異體,長期以來便爭執不斷。若從商代晚期金文、甲骨文字形與族徽銘文來看,「聝」字出現的時間並不比「馘」晚,同時反映的商代晚期軍戰斷首與截耳之俗。商代人頭骨刻辭便反映著商人曾以敵對外族首領首級祭祀祖先。

Read more

3D列印如何讓機器人「感覺」世界

3D列印早已不只是製作玩具的工具,它正悄悄成為實驗室裡的「創新加速器」。傳統的模具製程難以製作微小又複雜的結構,而3D列印透過「加法式製造」能大幅提高物件的精細度,且大幅簡化流程、節省時間,使創意設計能快速實體化。最新研究更成功用3D列印打造出仿造人類皮膚的觸覺感測器,讓機器人擁有如人手般的觸感與判斷力,加強機器人的平衡能力。顯然,3D列印已經成為革命創新科技的重要推手!

Read more

深偽技術的背後心理:觀眾如何接受AI產生的作品?

深偽技術 (Deepfakes) 是一種超現實的合成創作技術,用AI將真實世界的影像或聲音複製,並且合成出新的媒體內容,甚至逼真程度可以到達以假亂真。然而,深偽技術的使用常常是在沒有獲得原創作者許可的情況之下,使用了一些有名的媒體內容,或者是以名人為素材來製作新的內容。不過,從觀眾的角度而言,觀看真實的畫面或者是深偽技術的畫面是否有任何欣賞上的差異?當使用這些內容進行敘事時,觀眾的心理機制是如何?

Read more

不具備磁性也能儲存資料:第三類磁性登場

交錯磁體是一種近年被發現與證實的特殊磁性結構。交錯磁性既不同於傳統的鐵磁性,也不同於反鐵磁性,展現出獨特的自旋排列與電子特性。在這種材料中,內部磁矩以特殊交錯方式排列,雖然整體不產生淨磁場,卻能對自旋電子產生明顯的選擇性作用。這使交錯磁性成為自旋電子元件領域的潛力新星,有望兼具鐵磁材料易於控制與反鐵磁材料抗干擾的優點,於去年更是被科學雜誌列為十大科學突破之一。隨著材料工程與測量技術的精進,交錯磁性有望從理論走向應用。若說二十一世紀的前半場是自旋電子學的起點,那交錯磁性極有可能就是下個重要的里程碑。

Read more

【人物專訪】AI 時代下,重新理解「人」的獨特性——專訪葉素玲教授

「意識」是一項很神奇的東西,它是否存在、存在在哪裡、是否可用科學驗證,在各個領域都有自己的解釋,在心理學界也曾經存在著「意識研究難題」。到了AI爆炸發展的時代,又衍生出了新的問題:AI是否存在意識呢?若存在意識,人類還剩下什麼?臺灣大學心理學系葉素玲教授的研究,長期關注於解開大腦內訊息處理與整合的過程。而關於AI是否存在意識的問題,她認為「意識」不應該只是一連串資料處裡的節果,更是一種「我正在經歷」的主觀狀態,然而目前沒有任何AI系統能觸及這個領域,這便是AI時代下人類的獨特性。

Read more

AI定價與顧客滿意度:基於SOR模型的分析

數位創新改變了目前消費者的購物行為以及商業手法等等,近期的研究也提出了使用AI虛擬助手來協助企業進行個人化的電子商務業務的方法。AI助手能介入品牌購買的決策當中,在這之中,不少研究透過演算法的開發、分析購買歷史紀錄與資料,以及從數位環境和數位行銷內容等各方面,探討AI介入的應用程式所提供的創新服務。

Read more

甲骨文裡「陰晴不定」的商代天氣

商代晚期的甲骨卜辭留有許多對於天氣陰晴的貞問,裡頭的「陰」字便表天陰。卜辭也常見「陰」和「雨」出現在同版卜辭。與天陰相對的是天晴,但在甲骨文中並無「晴」字,而是以「曐」表之,但對於由陰日轉晴的雲開,商代先民是以「」表之,在卜辭中「」也常與「陰」對舉。卜辭中也有「易日」一詞,意思是雲開天晴,而撥雲見日後的放晴則以「昜」來表示。

Read more

從硬解方程到智慧預測:AI打開材料新世界

過去科學家為了找出一種新材料,可能要花上數年時間解無數複雜的方程式,甚至動用超級電腦。現在,AI出現了,它不再「硬解」方程式,而是用學習過的數據幾秒內就能快、狠、準來預測材料性質!AI的介入正在翻轉材料科學的發現方式,從漫長試錯走向智慧預測。

Read more

心理健康AI:用機器學習方法幫助發展失智友善社群

高齡社會帶來的成本日益增加,其中失智症所帶來的挑戰尤其顯著,也讓世人不得不更加重視這個問題。根據國際阿茲海默症組織的報告指出,目前全世界花在失智症上的醫療成本,已經突破1.3兆美元,若將成本視為一個經濟體,可以稱得上世界第17大經濟體。不過,面對這龐大的潛在成本,也提供了AI發揮功能並提供幫助的場域。若能使用AI模型篩選、預測發展良好的失智症友善社區,對於政策規劃上,也具有相當的助益。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