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訪】在氣候變遷下為埋葬蟲尋找未來——專訪臺灣大學氣候變遷與永續發展學程孫烜駿教授

你知道埋葬蟲嗎?牠們除了是環境中重要的清道夫,還是昆蟲學家眼中非常好的研究對象。牠們不僅族群分布廣、生命週期適當,且還有許多獨特的行為,都使得越來越多科學家使用牠們來進行研究。臺大氣候變遷與永續發展學程的孫烜駿教授也是著迷於埋葬蟲的昆蟲學家,但他的研究並不僅聚焦於這個物種,而是希望透過這種物種去觀察生態、演化以及氣候變遷之間的關聯,並希望自己的研究結果未來能回饋社會,成為政策制定時的參考。

Read more

【人物專訪】以氣候模型與觀測資料探索人類行為與地球互動的密碼——專訪臺灣大學大氣科學系兼氣候變遷與永續發展學程羅敏輝主任

近年來的氣候變遷,讓越來越多人更加關心人類的活動到底如何影響著全球氣候。但…就只有溫室氣體會造成氣候變遷嗎?臺大大氣科學系的羅敏輝主任長期將研究主軸放在地表變遷對於氣候的影響,他藉由衛星資料與氣候模式的模擬,持續觀察著在陸地和大氣的交互作用下,在世界各地形成的氣候現象。然而,氣候模型的預測當然不可能是100%準確,在氣候變遷的當下,大氣科學家們提出的氣候模型也常受到質疑,但羅主任認為,研究結果不如預期是常態,但只要有一次是成功的,那就足以支持他繼續走下去。而他也鼓勵學生,要尋找自己真正感興趣的主題來做為研究項目,因為你的好奇心與熱情,才是當你遇到瓶頸時,能堅持下去、繼續前行的動力。

Read more

【人物專訪】昆蟲神經學與蜜蜂研究第一把交椅——專訪臺灣大學昆蟲系楊恩誠教授

「昆蟲系」並不是許多人會選擇就讀的系所,臺大昆蟲系的楊恩誠教授也是如此。起初,他對昆蟲也沒有特別喜歡,但因為家人的影響,投入了這個領域。但在大學四年間,他逐漸培養出了興趣,也對昆蟲神經學的研究感到著迷,甚至最終成功獲得博士學位。如今的他,讓研究成為自己的一種生活型態,而這就是讓他構思出許多創新研究方法的靈感來源。他認為,當研究成為生活的一部分,我們就會很自然在生活中找到可能的研究靈感,讓自己的生活和研究生涯充滿快樂與驚奇。

Read more

【人物專訪】從礦石研究到災害管理——專訪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陳宏宇主任

你有想過進入地質系之後可以做什麼嗎?整天挖石油、採石頭、找礦石?那你就太小看地質學家們了,事實上,許多產業都需要地質學跨領域的結合。陳宏宇主任從最初認為的「誤入」地質系,到如今成為國家級的防災專家,是這一路走來許多的經歷,讓他見到許多出乎意料的風景,也更加意識到防災教育的重要性。這麼多年以來,但凡災害發生時,在現場總能看到他帶領救災團隊勘災的身影,在他們這些專家的努力下,許多目前我們所知的防災概念才得以落實。雖然我們不知道災害何時會到,但只要民眾意識到防災減災的重要性,傷害就能夠降到最低。

Read more

【人物專訪】氣象、作物生理、災害預防集一身——專訪農業試驗所姚銘輝研究員

在永續發展目標中,氣候變遷與糧食危機皆與農業息息相關,如何讓農業足以面對氣候變遷的衝擊,是各國都非常重視的問題。姚銘輝研究員從農藝所畢業後,原本的工作只是單純地彙整氣象觀測站的資料,但這樣單調的工作並不能滿足他,於是他開始思索將氣象觀測與作物生理結合的可能性,甚至再次回歸校園學習專業。學成以後,他回到農試所服務,並以自己的所學幫助農民面對極端氣候的防災、推廣農作物災害通報App,以及如何將AI與農業相結合。這樣跨領域的互相結合,或許正是如何解決環境變遷對農業造成影響的解題方向。

Read more

【探索33】地球求生計畫:變遷與調適

地球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臺灣大學科學教育發展中心探索科學講座,帶著滿滿的知識春季回歸!重磅推出【地球求生計畫:變遷與調適】系列科普演講,邀請大氣、農業、防災及生物領域的專家學者,以科學視角剖析環境變遷在不同面向的影響和考驗,並探討人類如何攜手應對!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