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R超級稀有!來自空島的迷霧翼龍

翼龍是一群在天上翱翔的遠古爬蟲類,雖然現在已經滅絕,但幸運的是,化石保存這些古老動物的骨骸,使科學家能夠透過古生物研究來瞭解翼龍的形態結構和演化。最近一項來自英國團隊的研究,在蘇格蘭發現一個侏羅紀中期新屬新種的翼龍化石——伊凡斯迷霧翼龍 (Ceoptera evansae),是全球僅有的侏羅紀中期翼龍化石四件之一,也是歐洲的首次發現。這項研究不僅填補了侏羅紀中期翼龍化石紀錄的缺失,對於翼龍早期演化的研究也具有重大意義。

Read more

【探索31】淨零台灣 何得何能?

本期探索講座【淨零台灣 何得何能?】,由臺灣大學工學院院長/工程科學及海洋工程學系江茂雄特聘教授、臺灣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楊哲人教授,及臺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陳耀銘教授擔任策劃顧問,規劃8場系列講座。內容聚焦在新奇有趣的乾淨能源和綠能科技,一起來瞭解淨零臺灣 何得何能?

Read more

【人物專訪】從宗教研究轉行,運用社科知識釐清「科技要解決什麼問題」——專訪劉育成教授

在過去文理分家明確的時代,大眾皆認為「社科」與「科技」是八竿子打不著的兩個極端。但…同樣是從「人」的思想與行為為出發點的兩者,真的有如此大的不同,彼此能毫無往來嗎?對東吳大學社會系的劉育成教授來說,其實「社科」所學,就是在幫助我們釐清「科技要解決什麼問題」。劉教授不僅在大學所學的「宗教」與近期投入研究的「科技」領域之間找到了連結,更透過社科知識作為基礎,進一步分析科技所面臨的問題,對於AI未來的發展走向提出了獨到的見解。或許,正是因為他是這樣一位「有科技腦的社科人」,才能更清楚的分析「AI科技帶來的文化轉變」。

Read more

【科學史日誌】1959-1967年:電弱交互作用的統一

在高中物理課上會介紹自然界的四大作用力,分別是:重力、電磁力、強力、弱力。但你知道嗎?這四大作用力都有一些很神奇的相似之處,例如磁偶極間以及電荷間的交互作用力都跟重力一樣,與距離的平方成反比,這就是著名的庫侖定律。從二十世紀以來,不少物理學家都曾嘗試將重力和電磁力統一,但始終無果。但在其他作用力的統一上,卻有了不少研究與突破。例如1935年湯川秀樹便曾試圖將強–弱作用統一;至於建立起弱電場論的功勞,則歸因於格拉肖、薩拉姆和萬柏格三人的鑽研。

Read more

進擊的呱呱!海蟾蜍入侵澳洲後,擴散的腳步越走越快?

海蟾蜍 (Rhinella marina) 是世界百大入侵物種之一,具有強烈的侵略性。2021年一項研究,蒐集法屬圭亞那、夏威夷,以及澳洲的海蟾蜍現地調查資料,分析其擴散模式與速度。根據研究結果,澳洲的海蟾蜍在離開與原生棲地相近的昆士蘭,往西北部遷徙後,擴散速率開始大幅提高,且越晚入侵棲地的族群,有越高的移動速率。

Read more

曆獄:一場現代天文學與傳統儒家之間的衝突

曆法的訂定是根據天文學推算而來,對天文學的瞭解愈深,訂定出來的曆法就與天象愈吻合。在明清時期,西方的傳教士利瑪竇、湯若望、南懷仁等傳教士,帶來了西方的現代天文學,卻也引起了守舊派的反撲。清朝初期甚至發生了「曆獄」,一眾天文官因此下獄,甚至判刑。康熙帝親政後舉辦了御前辯論會,最終西方傳教士用實際的科學實驗結果驗證了他們所帶來的曆法系統,也讓康熙帝得以為這些天文官平反。

Read more

臺灣遠古犀牛與牠峰迴路轉的故事

臺灣的古生物研究早在40年代由早坂一郎教授掀開神祕的面紗,發現許多臺灣大型的古生物化石,其中就包含了犀牛。40年後,大塚裕之和林朝棨教授將臺灣發現的一系列犀牛化石命名為早坂中國犀,然而,至此之後這一批標本失蹤了。再時隔40年,一項研究將早坂中國犀歸入新屬,正式更名——早坂島犀 (Nesorhinus hayasakai)。短短的一年後,臺大生科系蔡政修副教授竟尋回失蹤40年的早坂島犀部分標本,研究發現這些發掘自不同地區、地理時間的標本中存在明顯的形態差異,暗示了臺灣過去很有可能不只一種犀牛!

Read more

甲骨文的「龍」字與龍的起源(下)

商代晚期的「龍」字其實很可能源自於蟒,從《左傳・昭公二十九年》有關豢龍氏、御龍氏的記載表明龍作為一種上古時期中國華北一帶確實存在的動物之可能。氣候環境變遷與人類活動導致蟒在華北變得罕見甚至失,同時使得由蟒而形塑的龍逐漸成為人們代代相傳、想像的神物。本文也指出商代晚期的龍僅能上溯至一、兩百年前的中商時期,而非新石器時代。商代的龍與二里頭時代原龍紋的關係仍是個待解的謎。

Read more

皺巴巴的石墨烯

在面試中,當考官問到為何穿著皺巴巴的衣服時,你可能感到尷尬,卻無法以急忙出門忘記燙衣服為理由。這時,一個關於皺摺的故事或許能為你解套。研究指出,對石墨烯而言,皺摺能提升其性能,特別是增加皺褶有助於提高疏水性和電化學反應效能。因此,當面對逆境,不妨展現出皺褶的力量,解釋其在石墨烯中的重要性,或許能為你贏得一個機會!

Read more

【探索30-8】材料科學觀點——探索晶體之開發及應用

在古時候,人們對於新材料的開發往往是在偶然的機運,並透過經驗的傳承與累積,一步一步地改良。而新材料的開發與文明的發展與走向息息相關,許多影響人類歷史的大事件,背後都與器物製作的材料、工藝密不可分。材料科學的出現,使得人們不再僅之其然,更能知其所以然,透過微觀晶體結構的組成,人們能夠對於各項材料加以分析,並依自己的需求開發、改良出效能更卓越的材料。因此材料科學的發展可以說是代表著人類文明的一本史書。

Read more

【AI新浪潮:生成式變革】產業與職涯的發展:生成式AI如何協助我?

現今的生成式AI功能越來越強大,也有越來越多人擔心自己的工作將會被AI取代。在職場工作中,我們該如何運用、定位AI,才能讓自己「不會被AI取代,但同時能善用AI協助工作呢」?我們又該培養怎麼樣的能力來應對全新的AI時代呢?本場講座邀請到呂欣澤、李怡志兩位老師,與主持人陳素燕老師,和觀眾們一同討論「生成式AI如何協助我」?

Read more

甲骨文的「龍」字與龍的起源(上)

龍在今日仍常被認為是華人社會裡共同的歷史文化認同象徵,但其本質、原始形象、後期演變過程迄今仍得不到普遍性解釋。本文綜合考古學、甲骨學和文字學研究,從商代晚期文字談龍。「龍」字所實際描繪的應是一條爬蟲動物,若再從古音來探討,龍與蟒其實非常接近。學者研究主張商代的龍是一種能夠通天的神物,也是巫覡溝通天地的助手,且與水有關,可能也是社會階級的標識。從卜辭可知商代的龍是能夠帶來災禍與降雨的神祇,也用於表地名、先祖妣稱謂和最常見的方國名。

Read more

2/29(四)晚間7點 洪萬生老師《數之軌跡》分享會!

臺灣數學史大師洪萬生心血之作《數之軌跡》終於上市,臺大科教中心 (CASE) 特別邀請「洪萬生」老師蒞臨舉辦新書分享會。本場活動希望以「書籍討論會」的方式呈現,當天將會邀請另一位數學大師「張海潮」老師,以及物理大師「高涌泉」老師擔任與談人,與洪萬生老師在輕鬆的氛圍下暢聊。主旨將圍繞在本書的寫作契機、思路歷程,以及分享各自從什麼角度切入欣賞本作,或從本書當中學習到哪些事情。

Read more

海豹來了——塊陶啊!鸚鵡螺

現生的鸚鵡螺 (nautiloid) 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可愛頭足類動物,也給人「活化石」的印象,整體形態在漫長的演化中似乎沒有太多改變,其實這個過程已經演變出各式各樣的物種,只是留下來的有限,目前僅能在西太平洋與印度洋交界的中部深海處發現他們,然而5000萬年前,鸚鵡螺類可是更多樣且廣泛生存於全球的,是什麼因素讓他們越來越少,至今仍不清楚發生什麼事。一趟臺灣的化石尋覓之旅,讓臺大生科系蔡政修副教授合作的跨國研究團隊,試圖從一個全新的角度,探討新生代中海洋哺乳類的捕食壓力,導致鸚鵡螺被侷限的背後機制。

Read more

美中科技戰,保持等距有可能?阿聯酋AI國家隊發現沒這回事!

「身為商業公司,我們就是必須做出選擇。我們不能同時跟兩方合作。」商場本是如此,更不用說如果這個「商場」背後涉及國安等高度敏感的考量了。在如今的「美中爭霸」時代背景下,「AI戰爭」的新型態冷戰使的兩國持續在各個事件、領域相互角力,凡是牽涉到AI發展的公司都被迫在兩者當中做出選擇。即使是背後有阿聯酋政府撐腰的G42 AI國家隊,也逃不開這個二選一的難題。依照目前硬體設備技術依然由美國公司把持的局勢來看,向美國方靠攏顯然是比較明智的選擇。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