瀉藥也能當電子元件?看氧化鎂 (MgO) 有多厲害!

分享至

在日常生活中,氧化鎂(MgO)作為抗酸劑和輕瀉劑,緩解胃部不適並促進腸道健康,同時是人體所需的重要營養補充劑。在材料科學中,MgO的鹽岩結構賦予其優異的機械強度、絕緣性及導熱性,使其成為奈米科技中不可或缺的材料,應用於電子元件中的絕緣層、散熱層及磁性隧道接面中。直到2024年的研究,科學家發現透過調控MgO表面的氧缺陷,能提升其在燃料電池中的催化活性,加速氧還原反應(ORR),增強燃料電池的轉換效率,因而促進綠色能源技術的發展,然而,隨著奈米科技的進步,MgO在微小尺度下的缺陷控制仍是一大挑戰。

撰文|黃鼎鈞

你是否曾經想過,普通藥櫃裡的抗酸劑,竟然與最尖端的電子科技有關係?一種名為氧化鎂 (Magnesium Oxide, MgO) 的物質,從緩解胃酸到奈米科技都有著它的身影,MgO到底有什麼十八般武藝,能被我們廣泛地應用在各個場景之中?

 

MgO是一種醫療用藥

提到MgO,許多人第一時間可能會想到醫藥用品,尤其是在消化系統相關的藥品。MgO是一種弱鹼性物質,能夠中和酸性物質,它能與鹽酸 (HCl) 反應生成MgCl2和水 (H2O),因此常被應用在中和胃酸以及緩和胃食道逆流的症狀上。不只如此,MgO在腸道中會形成Mg2+和OH-的溶解狀態,使腸道中的滲透壓提高,吸引水分進入吸引水分進入腸道之中,進而使腸道內容物,也就是糞便,更多的與水分結合,而達到軟便的效果,因此MgO也被用作輕瀉劑,幫助排便順暢。同時,MgO常見於各類營養補充品中,Mg是人體必需的礦物質,參與多種酶促反應,對於維持神經功能、肌肉收縮和骨骼健康有相當的助益,對於經常運動的人群,適量的MgO補充有助於緩解肌肉痙攣並提升運動表現。

圖1:胃藥示意圖|來源:Wikimedia Commons

 

MgO在材料科學上的應用

MgO具有立方晶系的鹽岩結構 (Rock Salt Structure),其晶格常數約為4.21 Å。每個鎂離子 (Mg2+) 與六個氧離子 (O2-) 配位,形成穩定的三維晶體,這種高度對稱且緊密排列的結構使得氧化鎂有著優異的機械強度,能夠抵抗外力變形,因此,氧化鎂在高溫、高壓下仍能維持穩定性,不易分解或崩解,這也使得它被應用在防火材料與高溫絕緣層的應用之中。

就電性來說,MgO是一種寬能隙 (Wide Bandgap)材料,其能帶寬度 (Bandgap) 約為7.8 eV,屬於絕緣體,在高溫、高電場環境下,MgO仍能維持良好的絕緣性,這使得它被廣泛應用在電子元件之中,像是在場效電晶體 (Field-Effect Transistor, FET) 中,MgO可作為電路元件之間的絕緣層,防止電流洩漏,提升元件的穩定性與效率。不僅如此,因MgO其能承受高電場且不產生導電現象,確保電路在高壓條件下運行穩定,有助於提高元件的性能與壽命。

除了傳統的電子元件外,MgO還可以作為自旋電子元件中磁性隧道接面中的穿隧絕緣層,磁性隧道元件(Magnetic tunnel junction, MTJ) 是利用量子力學中的穿隧效應而形成的元件(可參考:穿牆超能力?量子物理的穿隧效應),穿隧效應指出電子仍有一定的機率能夠通過絕緣層,由於MgO是有序的晶格結構,能夠提高與元件電極的匹配度,進而大幅提升元件的穿隧效率,這也使得MgO成為次世代非揮發性記憶體(如MRAM)的關鍵材料。

有趣的是,雖然MgO不導電,卻非常的導熱。MgO的熱導率高,在室溫下約為60 W/mK,並且具有高度的熱穩定性,作為元件絕緣層的同時又能作為元件散熱層,協助元件散熱避免高溫環境降低了電子元件的表現,因此,MgO常被應用在高功率的半導體以及LED之中。

圖2:MgO的立方晶系鹽岩結構示意圖|來源:Wikimedia Commons

 

MgO的最新研究

MgO至今仍被科學家不斷地研究著,在2024年《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期刊中就指出,透過不同的熱處理能夠調節MgO中氧缺陷的生成,氧缺陷指的是,在晶格中原本該要有氧原子的地方卻沒有氧原子,而氧缺陷會改變MgO的能帶寬度,影響其絕緣性質,不只如此,適當的氧缺陷還能增強MgO的極化能力,藉此增加了其電容量,可以儲存更多的電荷,看來有缺陷的MgO不見得比完美的MgO差啊! 2024年《Science Advances》指出,MgO晶體的表面缺陷能有效幫助氧分子解離為氧原子,因為這些缺陷降低了氧還原反應 (ORR) 的活化能,從而提升反應速率。這一發現促進了燃料電池的發展,在燃料電池中,氧分子在陰極與質子 (H⁺) 和電子 (e⁻) 結合生成水 (H₂O),該過程具有較高的活化能,但透過調控MgO表面的缺陷,可促進氧分子分解為O₂⁻,加速整個反應過程,提高燃料電池的效率。

MgO在醫療藥物和電子工業上都已被廣泛的應用,然而,當奈米科技追求更薄更小的元件之時,MgO卻面臨了其限制,因為隨著MgO體積的縮小,材料的缺陷也會大幅增加,儘管缺陷能造成意想不到的物理特性,但也成為了一個不可控的變因,要如何系統性的控制缺陷比例仍是在製備上的一大挑戰,不過,這一個環境友善與人體友善的物質,絕對是值得科學家繼續入研究的好材料啊!

 

✨延伸閱讀:《穿牆超能力?量子物理的穿隧效應


參考文獻

  1. Mori, H., Tack, J., & Suzuki, H. (2021). Magnesium oxide in constipation. Nutrients13(2), 421.
  2. Izzo, A. A., Gaginella, T. S., & Capasso, F. (1996). The osmotic and intrinsic mechanisms of the pharmacological laxative action of oral high doses of magnesium sulphate. Importance of the release of digestive polypeptides and nitric oxide. Magnesium research9(2), 133-138.
  3. Zheng, L., Zhao, S., Li, Y., Xu, J., Yan, W., Guo, B., ... & Jiang, Q. (2024). Engineered MgO nanoparticles for cartilage-bone synergistic therapy. Science Advances10(10).
  4. Niwa, M., Yasui, A., Ikenaga, E., Honjo, H., Ikeda, S., Nakamura, T., & Endoh, T. (2019). Change in chemical bonding state by thermal treatment in MgO-based magnetic tunnel junction observed by angle-resolved hard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125(20).
(Visited 40 times, 22 visits today)

分享至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