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矽光子?(1)——資訊城市大塞車,矽光子來救援!

分享至

當電子傳輸愈來愈像城市裡的塞車,矽光子便成為解決壅塞的「光速捷運」,它以光子取代電子傳遞訊號,不僅更快、更穩定、也更節能,矽光子已成為科技巨頭如 Intel、Google、台積電等爭相投入的研發項目。本文將帶你認識什麼是矽光子以及為何它能突破資料傳輸瓶頸。

撰文|黃鼎鈞

若將電腦比喻為一座資訊城市,城市裡的每一座工廠都是處理資料的單元(電晶體),它們之間需要不斷交換訊息,即使交通系統完善,當資料流量急劇增加,就像車流量暴增一樣,城市交通終究會壅塞,這正是傳統電子元件的困境:電子訊號在高密度電路中塞車,效率日漸下降,尤其在人工智慧迅速發展的今天,資料需求急遽膨脹,讓傳輸效率面臨瓶頸,成為現代科技發展的挑戰之一。為了解決都會區壅塞,我們會興建地鐵、公車專用道等新型運輸系統,確保運輸不受阻塞,相似地,「矽光子」(Silicon Photonics)正是資料傳輸的下一代通道:改用「光」取代「電子」來傳遞訊號,更快、更省電,也更穩定,就像大眾運輸能改善城市交通效率,這項技術正以革命性的方式突破傳統限制,本文將帶你了解什麼是矽光子、而它正如何的推進現有科技的發展。

圖1:光子積體電路是工業4.0時代中的關鍵平臺,將成為實現超高速資訊處理裝置的核心技術之一|來源:Wikimedia Commons

 

什麼是矽光子?

矽光子技術是利用「光子」在「矽」材料上傳輸資料,元件主要包括光波導(光的道路)、調變器(調整光的內容)和偵測器(讀取光訊號)。那為什麼選擇「矽」來承載光子,而不是其他材料呢?事實上,矽屬於間接能隙半導體,因此無法有效自行發光,也就是說,矽本身並不是理想的發光材料,然而,選用矽的原因是務實的考量:因為它是整個半導體產業的基礎材料,像是台積電、Intel、Samsung 早已為矽半導體量身打造相關製程與設計工具,換句話說,城市的道路早已建好,與其拆除重建,不如善用既有且龐大的矽生態系,沿著現有框架加建光的車道,不但節省成本,還能快速導入,簡言之,矽光子的科技策略正是:「在既有矽的道路規劃上,鋪設光的專用通道。」

圖2:矽光子元件示意圖,電晶體 (Transistor) 透過光 (Light) 傳遞訊號,再經由調變器(Modulator)處理,最後由偵測器(Photodetector)接收訊號,實現高速且低功耗的資料傳輸|來源:作者提供

 

矽光子的優勢是什麼?

因為它能解決一個從電腦誕生以來就存在的問題:資料傳輸的瓶頸。現今的電腦、伺服器、資料中心與手機中,內部往往包含數十億至數百億個電晶體同時運作,例如 Apple 最新的M4晶片擁有約 280 億個電晶體,這些電晶體之間必須頻繁交換資料,尤其在執行大型 AI 模型(如 GPT)時,處理器間的溝通需求極為龐大,在這樣的情況下,若仍使用傳統電子訊號進行資料傳輸,將面臨多重挑戰:電子受到電阻與電容的影響,導致傳輸速度受限;高速電子訊號之間會互相干擾,造成訊號失真;傳輸過程還會產生熱能,造成功耗增加;在晶片微縮設計中,更會遇上線路密度高所帶來的干擾與工程困難。然而,光子則具備截然不同的優勢,它不帶電、不會彼此干擾、速度更快,還能透過不同波長在同一條通道中同時傳輸多組訊號,這種方式稱為「波長分波多工」(WDM,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因此,光子能實現更快、更穩定且更節能的資料傳輸,正是邁向 AI 與高速網路時代的關鍵技術。

 

矽光子的應用:科技巨頭搶先佈局的未來命脈

矽光子並不是紙上談兵,它已成為全球科技巨頭投注資源的重點項目。Intel 早在十多年前就開始布局矽光子模組,並與 Google 合作導入資料中心;Cisco、Juniper、Nokia 等網通巨頭也積極開發相關硬體;台積電方面則更進一步,除了將矽光子技術整合進其先進封裝平台,例如 CoWoS-L 和 InFO-L(這些封裝技術就像是幫晶片安裝高速交流道,讓不同元件之間傳輸資料更快速),更規劃於 2025 年完成自家開發的 COUPE(緊湊型通用光子引擎)驗證,並在 2026 年實現與 CoWoS 的整合,導入所謂的 CPO,也就是「共同封裝光學元件」技術,簡單來說,這就像是把原本分開擺放的光通訊設備直接搬到晶片旁邊,讓電訊號一出門就立刻轉成光,極大幅度縮短路徑、降低耗能,也讓整體系統更緊湊高效。市場層面同樣顯示出這項技術的巨大潛力。根據市場研究機構 Yole 的預測,矽光子晶片市場規模將從 2021 年的 1.51 億美元,成長至 2027 年的 9.72 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高達 36%。這不僅反映出技術上的突破,也象徵其產業化進程正快速加速,可見,矽光子正快速進入實際應用場域,促進規模化資料運算的發展。

矽光子既然這麼強,為什麼還沒全面普及?這是我們下一篇文章要談的主題。我們將深入探討矽光子目前面臨的技術瓶頸,包括:矽基元件要如何整合外部雷射?光學封裝有多困難?怎麼用新材料來突破調變效率?當然,我們也會報導矽光子正被嘗試應用在什麼新奇的科技之中,我們將更進一步了解這條光速公路上仍未解決的路障與新希望。

 


參考文獻

  1. Siew, S. Y., Li, B., Gao, F., Zheng, H. Y., Zhang, W., Guo, P., ... & Lo, G. Q. (2021). Review of silicon photonics technology and platform development. Journal of Lightwave Technology39(13), 4374-4389.
  2. Ye, W. N., & Xiong, Y. (2013). Review of silicon photonics: history and recent advances. Journal of Modern Optics60(16), 1299-1320.
  3. Wccftech. (2024, May 7). Apple M4 officially announced. Wccftech.
  4. Baumgartner, J. (2013, March 14). Cisco goes inside with silicon photonics. Light Reading. Retrieved.
  5. 林詩茵(2024年5月7日),《AI時代掀「光」速革命!矽光子供應鏈全面進擊》,MoneyDJ 理財網。
  6. 鉅亨網記者王莞甯(2024年5月7日),《台積:矽光子2025年完成驗證 2026年導入封裝》,鉅亨網。
(Visited 19 times, 3 visits today)

分享至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