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變多巴胺——第八部:信任還是不信任

分享至

什麼!?多巴胺怎會和信任有關? 相不相信別人,怎會是多巴胺問題?看到標題,一開始你可能產生了懷疑且不信任的想法。此時,不僅「多巴胺好奇」驅動了我們想一探究竟的訊號,另一方面,隨著神經影像學和計算模型的進步,本篇中提到的「信念波動性」告訴我們,你將因新資訊/新知識的更新,從不信任轉變為和多巴胺說好決定,何時信任,何時不信任。現在的科學,多巴胺被認為是一種關鍵的神經調節劑,有助於在社交環境中調節信任 (trust) 和信念 (belief) 的更新。

撰文|A. H.

圖一:多巴胺信任|來源:作者提供

信任 (trust) 在神經生物學中,過去主要由所謂的社交激素-催產素主導,是能減輕焦慮並增加同理心的信任,而類固醇激素如睾酮升高時,則抑制大腦分泌催產素,減少同理心與信任感。夾雜在二大化學物質的信任科學光環下,多巴胺只是偶爾出現在輔助調節催產素,讓大腦增加信任感而獲得與人合作、建立關係的愉悅,也就是說,過去的多巴胺充其量不過是信任的配角。

21世紀初期,神經生物心理學開始更廣泛與深入的探討多巴胺與信任的關係。跨領域科學將應用經濟交換遊戲(如信任遊戲)、心理系統(動機、情感和認知)與神經科學機制(大腦迴路、激素/神經遞質和基因)整合在一起。例如,作為中腦邊緣通路的一部分,腹側紋狀體 (vSTR) 調節獎勵刺激動機、並促進強化學習,當人們在重複互動中學會信任同伴時,vSTR會根據多巴胺神經元回應比較「預期獎勵」和「實際獎勵」的差異幅度而放電,編碼獎勵預測誤差訊號,這種多巴胺神經機制提供了人類——大腦啟動與維持人類信任關係——的神經心理經濟學模型基礎,如圖二所示。

圖二:神經心理經濟信任架構|來源:重製整合Krueger & Lindenberg (2019) 圖1

若要快速掌握信任的知識架構,可自圖三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醫學科目標題 (MeSH) 信任的身分證號碼D035502開始,其定義為對某人或事物的信心 (confidence) 或依賴 (reliance)。由MeSH知識樹可知,父子關係為「行為和行為機制」家族下的「人際關係」,且和社交互動、社交技能等互為兄弟姊妹。另外亦可一窺信任和過去多變多巴胺系列介紹過的「行為和行為機制」家族中亞族,如「行為」子輩「好奇」(Exploratory Behavior同義詞);「情緒」子輩「快樂」、「喜悅」和「恐懼」,以及「動機」子輩「目標」、「動力」與具雙長輩「社會心理」的「好奇」間結構的關係(圖三多巴胺₯符號-在「行為和行為機制」下的四大家族)。

圖三:信任(trust)的MeSH知識樹|來源:作者重製整合MeSH資料

有趣的是 最佳「多巴胺信任」證據,來自多巴胺受體的蛛絲馬跡。根據2023年《自然通訊》中的神經影像學研究,將實驗條件和行為表現與神經激活聯繫起來發現:當男性參與者的多巴胺D2/D3受體被阻斷時,大腦信任處理區如前額葉皮層和紋狀體,顯示出活動的改變。研究以信任的「信念波動性」(belief volatility )或信任相關的信念 (trust-related beliefs) 穩定性進行驗證。科學家使用「信念更新」的貝氏推論 (Bayesian Inference) 方法,根據新證據或數據更新對某事的看法推算。主要概念包括先驗信念 (Prior Probability):看到任何新證據前最初的信任、新證據(可能性)、以及更新的信念(後驗概率):考慮新證據後修改的信念。以此統計學方式進行「信念波動性」的計算。

圖四:多巴胺與信念波動性|來源:作者與AI協力繪製的示意圖

研究發現D2/D3受體拮抗作用(抑制蛋白質活動,關閉細胞反應)增加了信任選擇的不確定性。較高的波動性意味著逐次試驗的信念估算精度較低,因此,回應新資訊而發生的信念轉變率很高,也就是沒信心。相對而言,較低信念波動反映了更平穩的信念,受新證據影響較小,也就是有信心。換句話說,對他人的信任度波動性增加,就是沒信心,對誰可信任誰不能信任的看法,將更容易發生快速和不可預測的變化。Mikus等人 (2023) 的實驗研究,對多巴胺調節信念的精確性,提供了直接的行為證據。

 

那麼,多巴胺是如何塑造信任的信念 (trust beliefs)?

維也納大學Schuster和Lamm的研究 (2025) 強調近期實驗、臨床和精神藥理學的工作,顯著地推進了科學界信念形成和更新的神經計算基礎,再次說明了多巴胺可在貝氏推論架構中發揮作用,如精確的加權計算、誤差依賴性確認、以及分層信念的更新。直到最近,多巴胺主要在強化學習的背景下進行討論,其中刺激驅動多巴胺神經元的階段性放電發現,人類中腦多巴胺不僅追蹤與獎勵結果相關的預測誤差大小,而持續的(強直性)多巴胺 (Tonic dopamine signals) 活動,則用來表示與這些預測誤差相關的精確度。換句話說,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多巴胺在不同時間尺度介導信念更新的多個面向。

圖五:與信任學習相關的多巴胺通路|來源:重製整合Schuster and Lamm (2025) 圖1:A

此研究具體的綜述多巴胺作用,通過管理新資訊的不確定性來幫助大腦更新信念。換句話說,多巴胺的調節促使大腦通過最大限度地減少驚喜,靈活地處理新資訊來發揮最佳作用。根據Schuster和Lamm的解析,新科學工具如功能磁共振成像 (fMRI) 預測誤差後的信念轉變(即先驗信念的轉變,或稱貝氏驚訝)被編碼在中腦富含多巴胺的區域如圖五顯示,與信任學習相關的黑質/紋狀體和中腦皮質多巴胺通路的概況。

同時,Schuster和Lamm (2025) 再次明確指出D2/D3受體是多巴胺系統調節信念波動性的關鍵因素,D2/D3受體與區分有意義資訊與雜訊有關,例如D2/D3受體功能相對減少和增加,可能不利於資訊的處理和學習,若導致多巴胺水準太高,我們可能無法區分重要和不重要資訊。如果太低,則可能錯過識別應該改變信念的新資訊,同時亦可能調節我們更新對他人看法的速度。

這次,我們學到多變多巴胺在「信任,還是不信任」的大腦機制中,協助平衡舊資訊(已信任)和新資訊(從新經驗中學習)。當多巴胺增加這種反應性時,它會使大腦關注更多新資訊,而非以前信任的舊資訊。現在我們可以說,信任不信任,的確也是一個多巴胺問題。

 


參考文獻

  1. Zak, P. J. (2008). The neurobiology of trust. Scientific American, 298(6), 88-95; Zak, P. J. (2019). How Our Brains Decide When to Trust.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2. Krueger, F., & Meyer-Lindenberg, A. (2019). Toward a model of interpersonal trust drawn from neuroscience, psychology, and economics. Trends in neurosciences, 42(2), 92-101.
  3. MeSH信任: D035502 ; MeSH好奇: D005106 ; MeSH恐懼: D005239; MeSH快樂: D006240; MeSH動機: D009042; MeSH目標: D006040
  4. Mikus, N., Eisenegger, C., Mathys, C., Clark, L., Müller, U., Robbins, T. W., ... & Naef, M. (2023). Blocking D2/D3 dopamine receptors in male participants increases volatility of beliefs when learning to trust others. Nature Communications, 14(1), 4049.
  5. Schuster, B. & Lamm, C. (2025). How dopamine shapes trust beliefs, Progress in Neuro-Psychopharmacology and Biological Psychiatry, Volume 136. Preprint Online Version, Nov.28.2024.
(Visited 51 times, 3 visits today)

分享至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