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型手錶不及格
撰文/David Pogue|譯者/鍾樹
Read more這次新冠肺炎成了世界性的大流行,面對從未見過的新疾病,各國領袖對疫情的處理是否得當及反應是否明快成了該國疫情是否嚴重的關鍵。在18世紀的歐洲,當時各種傳染病仍被視為瘟疫,動輒奪走上億人性命。但有一位領袖已經動燭機先,率先做出許多創舉。這位領袖就是俄羅斯凱薩琳大帝(Catherine the Great,1729-1796)。5月2日是她的生日,蔡老師就來談談這位女皇的防疫經驗。
Read more台積電以半導體代工製造服務為核心,自1987年創立後,台積電創立的專業分工合作模式,重新定義半導體產業的商業模式,因具有先進技術、卓越製造和客戶夥伴關係,三位一體的競爭優勢,奠定台積電在全球半導體產業的領先地位。在智慧製造的潮流之下,台積電也積極投入智慧工廠,透過持續的研發與資訊系統整合,目標由全自動製造精進到智慧製造,可望再次創造新的半導體製造里程碑。
Read more研究發現這六個月的跑步訓練讓參與實驗民眾的血壓降低,舒張壓平均降低 3 mmHg、收縮壓平均降低 4 mmHg,最多都可以讓血壓降低5%。主動脈硬度隨著跑步訓練降低的情形,以主動脈離心臟較遠處的可擴張性增加最明顯,其容積隨著血壓升高而增加 9 %,相當於主動脈年齡年輕四歲。同樣訓練計畫對不同年齡的民眾產生不同的效果,年紀較大的民眾進行運動訓練改善幅度比較大,而其中跑得比較慢的男性效果最好,主動脈年齡最多年輕八歲。
Read more電影《全境擴散》講述了一個和現在疫情頗為相似的故事:一種未知的病毒從中國開始蔓延,感染的患者因為呼吸道病變而紛紛死亡。城市為了防堵疫情而封鎖,社會恐慌和假消息接連出現。當人類與野生動物的生活範圍重疊,前所未聞的病原體所造成的疾病無法避免,傳染病大流行也在意料之中,但爆發時間、嚴重程度為何?這些都是未知數。這次疫情只是一個例子,但絕不是後無來者,我們該如何因應?AI與大數據能夠如何幫助我們?
Read more據衛福部統計,在民國92至107年間,每年約有3000至4000多人因自殺而死亡,在國人死因排名中約為第9-10名。這顯示自殺風險一直是在個人心理健康狀態中,需要關注與謹慎處理的重要指標。除了自殺之外,非自殺性的自我傷害(non-suicidal self harm)──一種非意圖自殺的自我傷害行為,也可能對個體產生有害後果的行為,包含最直接的:增加自殺風險。
Read more一種新的網路內容形式,能讓電腦理解其中的語意,勢必帶來新一波網路革命!(續前文)
Read more一種新的網路內容形式,能讓電腦理解其中的語意,勢必帶來新一波網路革命!(續前文)
Read more撰文/Tim Berners-Lee、J
Read more人們嘴上不說,身體卻很誠實,往往難以抵抗含糖飲料的誘惑。想喝有甜的飲料但又不想獲得熱量,使用零熱量的「代糖」是食品業裡常見的手段。然而,訴求健康的無糖可樂,並沒有像原本可樂那般受到消費者青睞。2020 年 4 月在國際知名期刊 Nature 發表的一項研究,對此行為現象提供了一種可能的科學解釋:代糖雖然能騙舌頭味覺,卻無法滿足大腦,原因是只有「真正的糖」才會啟動「腸-腦軸線 (gut-brain axis)」的神經迴路。
Read more協鴻工業成立1965年,成立50多年來專注於加工中心機的研發與生產,在專業經理人的帶領之下能夠持續且穩健的成長;但近年來在高階工具機市場有歐洲、日本機器卡位,低階市場則因為中國和印度等工具機快速崛起,在前後夾攻之下、嚴重衝擊台灣工具機產業,台廠已無法依靠傳統模式存活、勢必要轉型因應,尤其透過工業4.0的智慧機械研發和自動化整合,創造具有差異化的產品方能提升國際競爭力。
Read more「感官刺激尋求」是一項人格特質,跟普通人比起來,在這項特質的評比上拿高分者,會更偏好追求感官上的新鮮刺激,或是樂於追尋新奇事物,從正面的角度來看,它是好奇心的基礎之一,但是它也會帶來一些不好的影響:人們會更加樂意承受高風險來做危險的行為。
Read more幾乎所有的動物都會發出聲音—各式各樣的聲音,猩猩搥胸是一種,蟋蟀摩擦翅膀也是一種。人類也可以搥胸、拍手發出各種聲音,但是我們有特殊的發聲器官,使我們有其他動物沒有的特別發聲機制。此外,人類為了說話、歌唱等傳達思想的特有目的而發聲,也與其他動物發聲的目的不同。考古人類學發現在至今約五萬年前,人類的頭顱骨開始變大,這是大腦前額葉發達的證據,代表思想、情感逐漸生成,進一步會出現說話的機制。語言(language)一詞的字典定義為:「一群共同生活的人,基於溝通共同經驗而形成的嚴謹規則。不限於口說、書寫,也可以是手語、點字等等。」因為共同生活的群體很多,因此不同時空下產生了許多不同的語言,據統計目前世界上現存約4、5000種口說語言,其中大部分沒有對應的書寫語言,加上受強勢文化的影響,故正在快速消失當中。
Read more今年三月,英特爾公司(Intel)的科學家模擬生物的神經形態,打造具備嗅覺功能的新一代人工智慧晶片。相較於傳統晶片,新設計能夠使用更少的訓練樣本來準確區分不同的氣味,效能大大提昇。
Read more學術研究講求嚴謹、有根據,但如果相關權威專著中的說法都沒有堅實的根據,怎麼辦?中研院研究員邵廣昭教授的經驗,充份反映了學者在使用《臺灣脊椎動物誌》等文獻時的無奈:他為了察考某些臺灣特定魚種,不時會到東海大學調閱標本,並請教《臺灣脊椎動物誌》的增訂版編者于名振教授「某某魚有沒有標本、是在臺灣哪邊採集到的」之類問題,但後者有時只能「兩手一攤」──因為于老師自己也是從文獻上推論那種魚有棲息在臺灣,並沒有標本可佐證!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