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史沙龍】〈說話、唱歌與音聲醫學〉&〈彈情說愛,說不出口就摩出來——談生物變異產生的聲音多樣性〉

分享至

〈說話、唱歌與音聲醫學〉

講師:蕭自佑│臺灣大學醫學院教授
彙整撰文:鄭兆庭

幾乎所有的動物都會發出聲音—各式各樣的聲音,猩猩搥胸是一種,蟋蟀摩擦翅膀也是一種。人類也可以搥胸、拍手發出各種聲音,但是我們有特殊的發聲器官,使我們有其他動物沒有的特別發聲機制。此外,人類為了說話、歌唱等傳達思想的特有目的而發聲,也與其他動物發聲的目的不同。

考古人類學發現在至今約五萬年前,人類的頭顱骨開始變大,這是大腦前額葉發達的證據,代表思想、情感逐漸生成,進一步會出現說話的機制。語言(language)一詞的字典定義為:「一群共同生活的人,基於溝通共同經驗而形成的嚴謹規則。不限於口說、書寫,也可以是手語、點字等等。」因為共同生活的群體很多,因此不同時空下產生了許多不同的語言,據統計目前世界上現存約4、5000種口說語言,其中大部分沒有對應的書寫語言,加上受強勢文化的影響,故正在快速消失當中。

關於口說語言(spoken language; speech):語音學上最細的單位稱為音素(phoneme),世界上所有的語言音素可以歸類出約600種子音和200種母音。以華語、台灣話為例,大約使用有4、50種音素。然而,只有使用某特定音素的族群,才有能力辨識出這些特定音素,例如:日本語使用者難以區分英語的right和light二字,因為r和l的聲音在日本語中沒有區別的意義。此外,語言還有聲調(tone),譬如華語有4個音調、客家話6個、台灣話則有7個。口語語言更具有創造力,每當人類碰到新的東西,便會創造新的詞彙、聲音以代表之,而語言的變化也表示語言是有壽命的。

在印度擔任法官的英國人威廉瓊斯(Sir William Jones)學習梵語(Sanskrit)時,發現這種語言和他所通曉數種歐洲語言非常相似,因此於1786年提出了這些語言應該來自同一個來源的假說。後來經過許多語言學家的整理歸納後,發現了「印歐語系」,是發源於黑海、裏海的草原,隨著人類遷移而散佈的廣大語系。另外,與台灣有關的「南島語系」,目前基於基因和語言學證據,認為是由台灣的大坌坑文化開始向外散佈的。

胎兒呱呱墜地時並不會說話,語言能力是透過學習而來的。若要學好說話,則有三項因素至關重要:首先,要有聽力才能辨識聲音的不同;然後,要認識到說話是人類特有的行為,是高智力的學習;最後,學習說話是為了與人溝通,因此也需要具備溝通的意願,才能學得快速。小嬰兒在學習語言的前幾個月,是有能力分辨各種聲音的,然而大約六個月大以後,就只剩下分辨母語聲音的能力了。

說話是為了產生聲音以達成語言交流目的的運動。那什麼是聲音?聲音就是振動空氣所生的疏密波,想要研究聲音的波動,就需要有能留住聲音的儀器以便從事分析。這些波動是由運動的能量所生,而我們身體內的聲波能量來源就是呼吸系統產生的氣壓、氣流,經過聲帶、聲帶狹窄處後,到達構音空間(喉部、咽部、口腔、鼻腔)修飾成為不同頻率的聲音。達文西是人類最早紀錄發聲生理學的人;西班牙聲樂家Manuel García(1805-1906)曾在英國皇家醫學會報告觀察自己唱歌時聲帶振動表現的研究,開啟了耳鼻喉科的大門。

聲帶是很柔軟的構造,藉由吐氣的氣流振動空氣成為規則的疏密波,也就是包括數個整數倍頻率的聲波。但是,這樣的聲波並不是我們平常所聽到的人聲,因為聲音還會在口腔、鼻腔等空間共振,進而加強或減弱其中的頻率,這些聲音就是母音。子音的形成就更為複雜,這也是為什麼小孩子在學說話時,常常講不清楚的緣故。

演講最後,蕭老師帶聽眾觀賞幾段人類聲音極致表現—歌唱的時候,所錄製的聲帶振動影片,以領略人類文化中的聲音表演是如何發出來的。有興趣者請自行欣賞演講錄影內容。

 

〈彈情說愛,說不出口就摩出來——談生物變異產生的聲音多樣性〉

講師:楊正澤│中興大學昆蟲學系教授
彙整撰文:鄭兆庭

蟋蟀是民俗的昆蟲,是農業社會文化的一部分。聽蟋蟀聲到鬥蟋蟀都是我們文化的一部分,南宋宰相賈似道甚至因為鬥蟋蟀而耽誤國事。西班牙導演拍攝的《黑龍過江》紀錄台灣鬥蟋蟀的故事,中興大學昆蟲系的楊正澤教授在片中與民俗學者一同解析這項文化。那蟋蟀又是如何摩擦出聲的?發出聲音又有什麼意義嗎?

大自然中有很多聲音,生物聲音和無生命物的聲音訊號的差異在於,生物聲音除了發出聲音者以外,也要有聲音接受者。發聲的方式十分多元,而聲音接受者更決定了聲音的特色。這些結論是研究昆蟲發生行為學所能給我們的啟示,同時,人類也學會模擬大自然中各種昆蟲的聲音,表現在民俗樂器和童玩上。

根據地質史的證據顯示,昆蟲溝通訊號起源於至今兩億年前,推測當時的蟋蟀先祖是生活在黑暗環境之中,需要靠氣味和聲音等訊號來溝通彼此。蟋蟀和螽蟖都是能夠發出聲音的昆蟲,但更重要的是要有聽器,才能接收到彼此的聲音,並交配以將發聲基因流傳至後代,否則發聲構造就沒有存在的意義。牠們的聽器(鼓膜,相當於人類的耳膜)位於腳上,蝗蟲的鼓膜則位在身體兩側,如此便能一隻蟲出聲、另一隻蟲收聲。然而,人類要如何了解昆蟲叫聲的意思?這就需要科學家利用擬人化的分類,並利用演化學來解釋這些叫聲。

螽蟖被稱為紡織娘,在詩經裡被稱作莎雞,不過會叫的螽蟖其實是公的。螽蟖翅膀的構造比蟋蟀緊密,所以來回都可以摩擦出聲,因此頻率比蟋蟀更高。蟬也會鳴叫,蟬聲的描摹卻各由心造。楊老師和大家分享了台灣、日本、琉球、韓國、孟加拉、印尼等地方的蟬聲紀錄,並配上簡榮聰先生的敘述加以擬人化呈現,帶領聽眾領略其中的奧秘。

楊老師說人類聽不出來蟬聲的意義,即便是同一屬的近親蟬類,也是「一人一把號,各吹各的調」,而難以人為分析的方法研究之。不過,蟬聲是為了某種目的的功能,卻又不是昆蟲有意的目的,而是達成交配目的以後,發聲作為一項結果,並透過演化保留至今。最後,昆蟲學家得以聲學構造特徵為基礎,反向探討這些昆蟲的家族史。

(Visited 116 times, 1 visits today)

分享至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