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魚類研究工具書的故事(下)

學術研究講求嚴謹、有根據,但如果相關權威專著中的說法都沒有堅實的根據,怎麼辦?中研院研究員邵廣昭教授的經驗,充份反映了學者在使用《臺灣脊椎動物誌》等文獻時的無奈:他為了察考某些臺灣特定魚種,不時會到東海大學調閱標本,並請教《臺灣脊椎動物誌》的增訂版編者于名振教授「某某魚有沒有標本、是在臺灣哪邊採集到的」之類問題,但後者有時只能「兩手一攤」──因為于老師自己也是從文獻上推論那種魚有棲息在臺灣,並沒有標本可佐證!

Read more

臺灣魚類研究工具書的故事(上)

臺灣當之無愧可說是魚類的研究寶地──光是目前臺灣水域內棲息的魚類,就佔了全世界已知魚類總數的一成上下,而且從深山中的溫帶魚類櫻花鉤吻鮭,到珊瑚礁裡的熱帶魚,都能發現蹤跡。追溯近代科學方式從事臺灣魚類研究,至少可以上溯至19世紀中葉,而經過百餘年的發展後,現在我們只要上網使用「臺灣魚類資料庫」,就可輕易檢索到三千多種臺灣魚類的相關資料!在這一百多年中,臺灣的魚類研究有哪些代表性的成果、如何發展到今日的規模,途中又有哪些趣事或困難呢?

Read more

魚類學家的水中驚魂記

■深入山林湖海等野外地區,本來就充滿各種風險,而如果在深入的過程中又得要忙著作,那當然又更容易出狀況。為了取得理想的研究成果,有些研究者往往會選擇更具有風險的研究方式,親身挑戰一般人難以前往的特殊環境。「水底」就是這種特殊環境之一,我們就從兩位臺灣資深水中生物研究者的故事,來一窺他們如何為了追求知識而冒險犯難。

Read more

採標本:魚類學家的搏鬥

■「找魚」這檔事,不同研究領域的學者都各有管道,如果研究對象的棲息地正好與漁民作業的漁場重疊,那麼(看起來)就輕鬆了──除非有特別的需求,否則這類研究者到漁港進行採集工作就好。畢竟漁民出海捕魚,就等於是在大範圍地採集各種海洋生物,最後總是會集中到漁港來,因此到漁港蒐集研究對象,比自己出海尋覓要實惠而有效率多了。

Read more

挽救魚線盡頭的生態系──邵廣昭

■他,潛入珊瑚礁,研究臺灣的海底生態;數十年的研究生涯,建置「臺灣魚類資料庫」;致力於研究以及魚類知識推廣還不夠,眼看繽紛的海底世界慢慢失色,他自掏腰包買下紀錄片「魚線的盡頭」授權、 為臺灣民眾撰寫「海鮮指南」,希望更多人注意過度捕撈的議題。
他是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執行長邵廣昭,金屬方框眼鏡背後,閃爍著對於海洋生態的熱愛,以及關懷。

Read more

看見盲鰻,聽見海平面下的聲音風景——莫顯蕎教授的海洋研究世界

■滿身黏液、外表古怪的盲鰻,為何會讓臺灣被學界推論為脊椎動物早期發展的重要區域呢?在日照不及之處優游的魚隻,又會有什麼樣的聲景(Soundscape)呢?畢生投注於海洋動物研究的國立中山大學榮譽教授莫顯蕎,從基礎的分類研究進入這個學門,此後悠遊於多種不同的研究途徑之中,但對海洋動物的熱愛與關懷未曾稍減。且由他來為您解惑,看/聽見另一個不同的水下風光。

Read more

「三心二意」的學術人生:中山大學榮譽教授莫顯蕎

■岸邊的魚要自己撈,淺海的魚可以潛水捕捉,但深海魚就難以親自下海,通常要由漁民代勞了。中山大學位在西子灣、距離南部各主要漁港都不算遠,因此莫顯蕎就不時往來於各漁港間,從漁獲中找出研究對象。只不過,從漁獲中找到深海魚,往往也反映出漁源枯竭、漁民捕魚時必須向下探底的無奈:「後來你看看漁民抓,越抓抓不到魚,他就越抓越深……所以漁船)拖上來的魚就不一樣。」

Read more

守護讓人著迷的水底世界:淡水魚專家清大生科曾晴賢教授

■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曾晴賢教授,水底世界讓他深深著迷。他在臺灣大學的窄小的魚房中餵養、觀察,然後就一頭栽進淡水魚的研究。為了解開櫻花鉤吻鮭是否已經絕種的謎,他曾經帶隊進山一整個禮拜,找尋櫻花鉤吻鮭的蹤跡。為了研究淡水魚的分類以及物種的地理分布,上窮碧落下黃泉。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