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地圖上「看」出肥胖─轉移學習

美國的肥胖問題嚴重,近四成國民患有病態肥胖。如何由茫茫人海中縮小範圍,篩選出尤其非遺傳性肥胖的高風險族群,並對症下藥,是許多公衛研究的重心。華盛頓大學的兩位日籍研究人員提出了新的調查方法:透過地圖分析城市的環境規劃與土地利用,窺探當地居民的飲食與運動習慣,以預估當地的肥胖人口。看似多此一舉,但在AI的協助下,反而能將有限的資料與資源,作最有效率的利用。

Read more

看不見的機器人——社群網路背後的語意理解智慧

比起打客服電話,我們現在可能更喜歡用Line、Messager等通訊軟體詢問客服部門,一來我們不需要等電話接通,二來對話期間還能做其他事情,我們甚至能做完其他事情後再繼續對話,而客服人員還能夠一對多服務。不過你能想像嗎?未來這些網路客服的背後,很可能都是「看不見的機器人」;台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教授黃鐘揚特別解釋,現在的機器人不一定是人形,也已經不一定有那麼一部機器。

Read more

涂靈對人工智慧的想像(上)

涂靈(Alan Mathison Turing, 1912-1954) 在替英國政府設計自動計算機(Automatic Computing Engine,ACE)成功之後,開始積極宣揚電腦的用途,認為它將改變人類文明的生活與思考方式。當初許多人認為涂靈言過其實,但至今已無人能否定這個看法。電影《模仿遊戲》裡出現一幅涂靈母親的畫作,畫裡小艾倫不顧玩伴的曲棍球比賽,低頭仔細觀察一朵小雛菊,彷彿預告了涂靈日後對數學規律與自然界充滿神秘關係的好奇。基於此好奇與對計算的敏感,涂靈相信看似複雜的自然界現象,如雛菊的花瓣、向日葵子的排列、生物細胞的分裂生長等等,可能由某些簡單的數學公式來描述。這些觀察比當代學者早了10~20 年,也是日後渾沌理論、碎形理論、生物數學的發展基礎。

Read more

機器行為學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Herbert Simon曾在《人造物的科學(暫譯)》(Science of the Artificial)中寫道:「自然科學是關於自然生物與現象的一門學問,那是否也存在所謂『人工』科學,專門研究人造物與所引起的現象呢?」隨著AI逐漸滲透人類社交、文化、經濟與政治活動,理解AI行為,將風險和傷害降到最低,顯得更為重要。鑒於過往相關研究的缺乏與限制,部分學者主張以動物行為研究為模板,來討論機器的行為以及與環境的互動。

Read more

酸民請小心!自動毀謗偵測系統問世

2016年,英國脫歐公投、川普當選美國總統,讓世界意識到社群媒體在公民社會的影響力。有人認為,之所以出現這些讓人跌破眼鏡的結果,是因為網路上充斥著關於穆斯林移民或希拉蕊健康狀況等假新聞。改革網路媒體的呼聲四起,一個名詞不斷地被提起──《通訊端正法》第230節(Section 230 of the Communications Decency Act)。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