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魚類研究工具書的故事(下)

分享至

學術研究講求嚴謹、有根據,但如果相關權威專著中的說法都沒有堅實的根據,怎麼辦?中研院研究員邵廣昭教授的經驗,充份反映了學者在使用《臺灣脊椎動物誌》等文獻時的無奈:他為了察考某些臺灣特定魚種,不時會到東海大學調閱標本,並請教《臺灣脊椎動物誌》的增訂版編者于名振教授「某某魚有沒有標本、是在臺灣哪邊採集到的」之類問題,但後者有時只能「兩手一攤」──因為于老師自己也是從文獻上推論那種魚有棲息在臺灣,並沒有標本可佐證!

●「臺灣魚類相研究」臺灣地區到底有哪些魚?

因此到了1983年,沈世傑教授就向國科會(科技部的前身)申請「臺灣魚類相」五年計畫,並號召陳春暉、陳哲聰、李信徹、莫顯蕎、邵廣昭及曾晴賢等不同專長的魚類分類學者,分別統整、清查各自領域中的魚類,釐清以往包括《臺灣脊椎動物誌》等文獻中的鑑定結果、學名等資訊;同時更要確認:這些過去認為「棲息於臺灣」的魚類,究竟有哪些是查無實證的?邵廣昭回憶,那時他們大概將上千種無從證實的魚類自「臺灣魚類相」中剔除,但也增列了大約上千種新發現或證實有在臺灣棲息的魚種,最後確定的臺灣海域魚類總數,仍是兩千種出頭。

圖一、臺灣魚類相研究相關學者,左起:沈世傑、莫顯蕎、曾晴賢、李信徹、邵廣昭。

這項任務可沒有想像中簡單──儘管清查、比對等工作對於分類學家而言並不算困難,但是標本不足的問題仍舊存在,為了克服這項困擾,並確認以往沒有標本的魚類是否分布於臺灣水域,他們大部份的時間是花費在尋找特定魚種、採集標本;偏偏有些魚類原本就稀少,而一些以往常見的魚類,經過數十年、上百年的環境變遷或濫捕之後,如今也很罕見了。邵廣昭等研究者在重新採集的過程中,不僅利用水肺潛水等技術,深入調查以往漁民不常捕撈的珊瑚礁區(珊瑚礁魚類估計佔全臺海水魚種類六成),在漁港採樣時也特別查明魚種被捕撈的區域,而不只是登記其發現的港口──因為漁民作業範圍廣泛,從漁港中採集的魚種,不一定棲息在該漁港附近,如屏東東港的漁獲,可能來自臺灣東岸或南中國海!

圖二、臺大魚類標本館精選出來陳列在開架展示區的魚類標本。下兩排是珊瑚礁區、潮間帶的魚類,最上排是從魚市、港口採集到的魚類。

●有圖有真相的新版《臺灣魚類誌》

沈世傑推動臺灣魚類相計畫的目標,是藉此機會,編纂出更精美而正確的新版本《臺灣魚類誌》。計畫結束後,編輯新版魚類誌的工作開始斷斷續續推動,先由團隊成員討論確立內容格式範例,接著開始整理、撰寫;為了確定魚種的學名、模式標本產地及原始文獻出處等重要資訊,並釐清同種異名之類的狀況,沈世傑也特別情商美國加州科學院的魚類分類權威衣斯麥博士(Dr. W. N. Eschmeyer, California Academy of Sciences) 協助校訂全書。衣斯麥博士大力幫忙之餘,更慷慨提供他花費多年心力建立的全球魚類資料庫內容,不僅確保資料的正確性,同時也等於讓這部新著作能跟上世界一流研究的腳步。

圖三、《臺灣魚類誌》封面及目錄頁

新版臺灣魚類誌的另一個目標,是力求作到每種魚都能有彩色照片。早在1984年,沈世傑就已經有出版《臺灣近海魚類圖鑑》的經驗;而此時臺灣學術界已經有一些精於為魚類拍攝彩色照片的研究者,如先後師從鄧火土、沈世傑的劉振鄉,他的作品曾被讀者誤認為是「從外國圖鑑翻印的」,可見其功力。不過,儘管希望能做到每種魚都有彩色照片,但是早期的標本往往沒有照片(遑論彩色照片),而如果要補拍,就必須要重新採集──因為標本的體色若非變調,就是早已褪光。因此最終仍有些魚種的圖像只能以手繪圖處理。

圖四、1993年版的《臺灣魚類誌》除了必備的術語圖解(右)之外,更附有大量魚種的彩色圖鑑(左)。

經過兩年多的編輯,在魚類相計畫結束五年後,沈世傑主編的新版《臺灣魚類誌》終於在1993年出版。除了收錄最新的研究成果、2,028種臺灣魚類之外,由於印刷精美、刊登大量合乎學術要求的全彩魚類照片,因此在出版之後,不僅成為國內魚類研究的重要參考,甚至還成為國科會及臺大等機構饋贈外賓或來訪學人的重量級贈禮。1999年沈世傑自臺大退休時,臺大動物系讚譽《臺灣魚類誌》為「臺灣有史以來對動物相研究所做的最大貢獻」!

●上網「賞」魚:魚類資料數位化與網路化

1983年臺灣魚類相計畫啟動的同時,沈世傑也注意到電腦在生物研究上的潛力:建立電腦資料庫後,就能協助判別標本所屬種別、建立檢索表;同年底邵廣昭學成歸國並加入計畫,他在美國學習的正好就是生物統計學門中的「數值分類學」等方法學和資訊處理技術,因此在美國期間他「一條魚也沒碰到」,但卻學得一身日後用以建立臺灣魚類資料庫等一系列臺灣生物線上資料庫的本領。

魚類相計畫結束後不久,邵廣昭投身研究臺灣魚類分布,並同步開始進行魚類研究資料的建檔。一直到1990年代初,臺灣魚類學界的資料庫統整情形仍很「草創」──除了臺大魚類標本館有建立館藏目錄、中研院動物的海水魚資料逐步建立資料庫管理之外,研究者們多半只有各自利用文書軟體來製作紀錄表格。此時開始建立統整性的魚類資料庫,可說是時機恰到好處,正好可以運用臺灣魚類相的研究基礎,以及臺灣魚類分布研究的第一手資料。此外邵廣昭也特別重視與國際接軌,包括與衣斯麥的Catalog of Fishes資料庫,以及與FishBase(全球魚庫)的合作交流等。

建立資料庫之後,下一步就是透過網路科技公開給公眾使用。邵廣昭也不諱言,作數位化資料庫和網站不像出版專書,是沒有學術業績(credit)的,但是網站的使用方便、更新和勘誤速度快、而且能讓更多人接觸到,更有利於學術發展。到了1999年初沈世傑榮退演講會時,他的致詞中一方面幫已經架設完成的「臺灣魚類資料庫」打廣告,請現場的學界同仁隨時惠賜最新成果;同時也在事前提交的論文集中突顯紙本即時性不足的特點──隨著新研究資料隨時出現,「臺灣地區魚類」的數目隨時都有變動,因此詳細數據先不寫在文稿裡,要等到演講會當天再提供!

圖五、自2001年開始統計參觀人數以來,臺灣魚類資料庫已有超過七千萬人次瀏覽

從19世紀中英國人首度在臺灣採集動物標本,經過日治時期的奠基、陳兼善等人對舊籍文獻的整理,到1980年代沈世傑重新確認臺灣魚類種類、數目,進而建立資料庫、上網供一般人自由瀏覽,這段超過一個半世紀的歷程,不僅可以看到研究工具的演變,也可看到一代代的學者接棒、交棒累積學術的軌跡。身為海洋國家的我們,下次看到或吃到不認識的海中生物時,不妨上網利用一下臺灣魚類資料庫,瞭解一下那種生物的基本資訊、來龍去脈!

 

參考資料:

  1. 林宏一、陳藹然主訪,〈邵廣昭訪談逐字稿20170815〉,2017年8月15日。
  2. 林宏一、陳藹然主訪,〈沈世傑二訪逐字稿20170904〉,2017年9月4日。
  3. 陶錫珍主編,《沈世傑教授榮退演講會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大學理學院動物學系,1999。
  4. 邵廣昭、沈世傑、丘臺生、曾晴賢,〈台灣魚類之分布及其資料庫〉,「臺灣生物資源調查及資訊管理研習會」論文集,中央研究院植物研究所專刊第十一號, 1992。
  5. 沈世傑,〈微電腦魚類標本資料之整理〉,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 73-0201-B-002-02),1984。

※本文為科教館《科學人物誌》計畫成果內容

(Visited 28 times, 1 visits today)

分享至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