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科技讓脊髓損傷者再次行走

脊髓損傷治療的困難與複雜在於它集合各種層面的傷害,如神經纖維斷裂、細胞死亡、突觸髓鞘喪失、神經膠疤 (glial scar) 、囊腫形成 (cyst formation) 、發炎反應、血管受損而氧氣供應減少等,只用單一面向治療很難得到顯著效果。而三名半身不遂的病患接受電刺激 (electrical stimulation) 治療的新療程後卻能再次行走。

Read more

化敵為友,細菌利用噬菌體來自我辨識

噬菌體 (phage) 如同其名,是一種會吞噬掉被寄生之細菌宿主的病毒,對細菌來說噬菌體原本是可惡的敵人。然而,近日 Cell Reports 上的研究,發現細菌能利用是否攜帶噬菌體,來作為辨識自己夥伴的標記,並再使喚噬菌體去攻擊競爭食物的其它細菌。把敵人變幫手,真是高明的手段!

Read more

後蘇聯的糧食與溫室氣體排放

研究團隊針對1992到2011年家畜產量、土地的棄耕數量以及貿易行為的變化進行了分析,發現這期間前蘇聯地區FSGHG相當於淨減少76.1億增加了排放量噸的CO2e(相當於同一時期南美洲伐林所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四分之一),最大宗的兩個來源分別為國內家畜產量的下降以及棄耕土地的碳截存作用,作物進出口則有較少許的貢獻,另一方面作物的國內生產量與肉類奶類的進口則增加了排放量。

Read more

【物理史中的七月】1680年7月8日:啟發18世紀「克拉尼圖形」的早期實驗

克拉尼最早在他的公寓做實驗,跳過一般弦樂器和管樂器振動的研究,而專注於桿的橫向振動,這是受到歐拉(Leonhard Euler)和白努利早期研究的啟發,之後他轉而研究金屬板的振動,這在當時多半是未知的領域。克拉尼當時也許不知道,因為在他留下來的著作中沒特別提及,在一世紀前,1680 年 7 月 8 日,虎克(Robert Hooke)在實心金屬板上面撒下沙粒,然後以小提琴的弓沿著板的邊緣拉,讓金屬板振動,注意到沙粒會沿著振動節點重新排列而形成獨特圖案。

Read more

臉書也將跨足虛擬貨幣

臉書聯合創始人兼執行長祖克柏在2019 F8開發者大會上表示:將於2020年發行虛擬貨幣Libra,並強調該虛擬貨幣的發行將由獨立機構Libra Association管理,臉書不會直接干涉,只會以新成立的子公司Calibra專責Libra相關應用程式的開發與服務。但臉書屢遭非議的隱私權政策、數據使用與資安問題,無疑讓消費者怯步。

Read more

【探索21-9】你所知與不知的煉金術奧秘-古代化學的足跡

元素週期表150周年探索系列特講的最後一講,由年輕的化學家戴桓青教授為觀眾們精湛分析過往不被人們瞭解、誤解重重的煉金術。戴桓青教授跟「煉金術」結緣的開端,來自與台灣奇美博物館合作的義大利名琴研究,從五個煉金術經常被大眾誤解的觀念出發,他生動描繪煉金術的價值與意義。

Read more

什麼?原來母音是有顏色的

19世紀浪漫主義前期的匈牙利音樂家李斯特(Franz Liszt)是一個擁有「聯覺(synesthesia)」的人,當他聽到音樂的時候,他能夠看得到音樂的顏色。在他指揮的時候,會向演奏者指令「請演奏的更藍色一點!」到底什麼是「藍色一點」真是讓人摸不著頭緒。究竟聲音和顏色的關聯是什麼呢?

Read more

【科學史沙龍】「毒品」有味道嗎?

直到二十世紀初期,鴉片在西醫一直是使用率高居不下的萬靈藥,然而在當時的台灣,非藥用性的吸食鴉片卻曾經蔚為風潮。為何過去有如此多的台灣民眾,選擇吸食這個「毒品」?本講將從鴉片使用者與生產者的角度出發,揭開台灣鴉片的神秘面紗,與台灣歷史發展的獨特脈絡。

Read more

無法自拔的打遊戲!談腦部與網路遊戲成癮的關係

很多腦部造影研究顯示,網路成癮的運作機制,與衝動控制障礙、強迫症,還有其他物質成癮症狀相似,它們都涉及某些共同腦區,比方說:透過功能性磁振造影,學者發現當網路成癮受試者進行注意力偏誤測驗時,若看見電玩圖片,右背外側前額葉、眼眶額葉皮質、兩側前扣帶迴 、尾核、內側前額葉以及伏隔核的活化程度均比常人強,這些區域涉及了目標導向活動、酬賞評估、目標偵測、學習、情緒強度、經驗回想、記憶、注意力、衝動控制與自動化學習歷程。因此長久依賴特定物質,無論是網路遊戲、藥物或是精緻食品,確實會讓人對相關線索越來越敏感,而過往的經驗又會強化感覺,使人不得不屈從於強烈的衝動,繼續採用相同的行為/物質來滿足慾望。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