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史沙龍】「毒品」有味道嗎?
直到二十世紀初期,鴉片在西醫一直是使用率高居不下的萬靈藥,然而在當時的台灣,非藥用性的吸食鴉片卻曾經蔚為風潮。為何過去有如此多的台灣民眾,選擇吸食這個「毒品」?本講將從鴉片使用者與生產者的角度出發,揭開台灣鴉片的神秘面紗,與台灣歷史發展的獨特脈絡。
講師|成功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許宏彬
整理撰文|高英哲
人們如何區分一項成癮性物質是「商品」還是「毒品」?一般來說,像是菸酒這些使用時會產生滋味,與特定的情境與氣氛有關聯,我們就會覺得使用這些「商品」,是一種風雅與品味;反過來說,若是那個成癮性物質本身不帶滋味,只是為了引起特定的生理反應而使用,我們就覺得這種使人不由自主的東西是「毒品」。毒品本身有沒有比商品更「毒」,往往反而不是它是否會被視為毒品的重點。
吸食鴉片在台灣曾經蔚為風潮,自有其歷史脈絡。日本在殖民台灣後,立刻在 1896 年成立「台灣總督府製藥所」,研究什麼樣的鴉片菸味可以為台灣民眾所接受——鴉片在日本統治下的台灣,一開始就被當成商品研發推廣。鴉片種類繁多,印度鴉片在世界各處都頗受歡迎,然而台灣民眾卻特別喜愛波斯鴉片的香味,也是在地化口味特別之處。
鴉片在清末中國的大城市,是上流社會社交必備的用具。然而台灣當時屬於拓殖社會,居民多半是在中國東南沿海的農工階級,為了討生活渡海前來台灣,比較沒有仕紳階層的人,因此台灣人使用鴉片的多半是農工階層:工人期待著一天辛勞後到鴉片館舒活放鬆,迅速恢復勞動造成的體力耗損,農民則是在當時出現白銀流通性問題的情況下,以鴉片充當交易貨幣。除此之外,當時為了屯墾需求,經常要派士兵進入山區,與生番作戰,鴉片也成為士兵預防瘴氣,止咳止瀉的常用藥方。到了日據時代,鴉片不再需要扮演交易貨幣角色,日本士兵也不使用鴉片,反而是多了一批政權交替後的前朝遺老與科舉士人,在失意中加入了吸食鴉片的行列。
日本殖民台灣後,立刻就意識到鴉片的經濟價值,因此設立鴉片專賣制度,並且採用發行執照與定量購買的配套制度。為了管制鴉片濫用,同時也要落實專賣成果,日本殖民政府採取保甲制度,讓警察配合鄰里長稽查取締無執照吸食鴉片的情況;到了日據時代中後期,甚至演變成吸食者若需長期離家,必須通報主管機關,而那些與吸食者共處一室的人,也必須要去申請一張執照的情況。吸食鴉片變成一件越來愈麻煩的事,因此逐漸變成一種不受歡迎的社交活動,轉而成為個人使用。
日本殖民政府為了把鴉片做成增益財政收入的專賣項目,在台灣總督府設置的製藥所,是台灣最早期的現代工廠與實驗室,其標準化量產的作業流程,堪稱現代化的楷模與象徵。科學進步與毒品推廣息息相關,這也是歷史特有的弔詭之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