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創造傑作,誰領獎?
撰文/David Pogue|譯者/鍾樹人
轉載自《科學人》2018年3月第193期
你可能已經聽說,機器自動化在越來越多領域逐漸取代人力。或者,用報紙頭條的寫法:「機器人正在搶走你的工作嗎?」
你可能也聽說過,人類無可取代的最後堡壘或許會是創意與藝術創作。機器人一開始只會洗我們的窗戶,要過很久才有可能創造出傑作,對吧?
這可不一定。例如,我最近為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的週日晨間新聞撰寫報導,造訪了羅格斯大學的藝術與人工智慧實驗室:埃爾加墨(Ahmed Elgammal)團隊研發的人工智慧(AI)軟體,已經可以畫出美麗且原創的圖畫。
AI軟體在音樂創作方面也有不錯的表現。在安珀音樂網站(www.ampermusic.com),你可以依據心情、樂器、節奏和樂曲長度,指定一種樂曲風格;按下「演奏」鍵後,你要的原創音樂就完成了。AI軟體不僅創作音樂,還負責「演奏」和「混音 」。
安珀的AI軟體不創作旋律。然而,安珀可以產出令人印象深刻的背景音樂,也就是情調音樂。這家公司效法「影片音樂」公司,他們把隨時可下載的音樂販售給真人實境電視節目、網路影片、學生電影等使用。
我發現這些AI軟體創造的畫作和音樂都很優美,也很吸引人。但有件事情一直困擾我:如果真跡和珍稀性不再是藝術定義的一部份,這世界會變成怎麼樣?
大量印刷的「蒙娜麗莎」不如達文西的原畫值錢。為什麼?稀少,原畫只有一幅。但每次你按下「演奏」鍵,安珀就會產出另一首品質媲美專業的原創音樂。每按一次輸入鍵,埃爾加墨的AI畫家就能畫出1000幅原創畫作。我們進到一個很詭異的複合世界:。藝術品都很獨特(每幅畫都不一樣),但生產過程幾乎不用人力。有人應該為此付錢嗎?如果藝術家販賣AI產出的傑作,價格應該是多少?
這並不是想像實驗。「AI產出的藝術品與音樂價值為何?」這個問題很快就會開始衝擊有血有肉的消費者。事實上,這已經發生。
去年,音樂串流服務公司Spotify從索尼(Sony)挖角了AI研究人員帕謝(François Pachet),他在索尼研究的正是創作音樂的AI軟體。
稍早,線上貿易出版商「全球音樂產業」的記者發現,Spotify有很多播放清單有些可疑:根據報導,歌單裡有些歌似乎來自虛構的作曲家或樂團。這些歌單的名稱類似「平靜的鋼琴音樂」、「放鬆的環境音樂」,這的確是AI軟體擅長的那種旋律不明顯的氣氛音樂。
Spotify是否利用AI軟體創作音樂,省去該付給音樂家的權利金?《紐約時報》報導,以假名發布的音樂已經播放五億次,Spotify原本應該要付出300萬美元。
但Spotify的表示,僱用帕謝是為作曲家開發新工具。他們也斷然否認靠「假」的音樂家創作遭質疑的音樂而規避了權利金:雖然音樂家以假名發布作品,但他們都是真實人物,也確實收到權利金(Spotify的仍有可能付給這些謎樣音樂製作人較低的權利金。)但更大的問題依然存在。為什麼Spotify或其他音樂服務不能開始利用AI產出不必付權利金的音樂?自動化正逐步取代數百萬名計程車司機、卡車司機和速食店員工。為什麼藝術家和音樂家應該排除在同樣的經濟模式之外?
是否該有工會或法規來阻止這類事件發生?難道人類創作藝術品或音樂的價值一定高過機器產出的東西?一旦我們有了答案,就能處理真正的大問題:當AI創作的歌曲贏得葛萊美獎,誰上台領獎?
(本文由教育部補助「AI報報─AI科普推廣計畫」取得網路轉載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