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史上的七月】1921年7月19日:亞婁(Rosalyn Sussman Yalow)的誕生
醫學物理學家亞婁(Rosalyn Sussman Yalow)於 1977 年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是出生在美國的女性獲此殊榮的第一位。亞婁和物理學家伯森(Solomon Berson)長達 22 年的科學合作,發展出放射免疫分析(RIA)技術。RIA 技術可以偵測血中少量的物質例如胰島素或酵素,開創了內分泌學中幾個有影響力的研究路徑⋯⋯
Read more醫學物理學家亞婁(Rosalyn Sussman Yalow)於 1977 年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是出生在美國的女性獲此殊榮的第一位。亞婁和物理學家伯森(Solomon Berson)長達 22 年的科學合作,發展出放射免疫分析(RIA)技術。RIA 技術可以偵測血中少量的物質例如胰島素或酵素,開創了內分泌學中幾個有影響力的研究路徑⋯⋯
Read more本文從考古學與文字學的角度講述「戚」與「我」二字的造字創意,說明「戚」是目前發現於中國青銅時代早期墓葬內的一類玉石製小型鉞形器,具有窄長平刃或圓刃、兩側帶扉牙、器身帶圓形穿孔特點,應是一種禮器。另根據甲骨文與商代晚期金文,說明「我」是一種明顯有齒刃,外形似鉞的儀仗器,且與「戚」相同,都用於祈雨、武舞活動或象徵權力。目前商代器物中未發現與字形相似的器物,但西周時期一種刃端具有三叉形的武器很可能便是「我」的原型。漢字中唯一保留「我」兵器義的,只有義與羲字。
Read more「我的科學研究帶給我極大的滿足,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全世界都會重視我的研究成果。」——孟德爾
Read more孟德爾若是真的死後有知,會對後世的評價有怎樣的想法呢?若是能在兩百冥誕請他跨越時空來參加一場對多元宇宙十分著迷的世代所舉辦的記者會,應該也不是太荒誕不經的場景吧!在這場記者會裡,主要想問的問題有兩大類。第一類當然是關於時不我予的孟德爾未能獲得同時代青睞與肯定的緣由;第二類則是聚焦在後人對他的重新認識上。下面這七個問題,就是要請教Mendel 2.00的⋯⋯
Read more在我辭世十幾年後,科學界終於看出我研究的重要性,並將這個方向的研究定名為遺傳學。我想即使到了後基因組的時代,以我這樣勤勉好學、實事求是的堅毅精神和數學天份,依舊可以勝任相關的研究工作。這份兩百年後的履歷,投遞給未來的遺傳學界⋯⋯
Read more孟德爾的視界/ The Vision of Mendel
Read more孟德爾的視界/ The Vision of Mendel
Read more從農家子弟約翰到修士葛利格——孟德爾的鍛鍊之路/The making of Mendel
Read more從農家子弟約翰到修士葛利格——孟德爾的鍛鍊之路/The making of Mendel
Read more2022 年孟德爾兩百週年誕辰(Mendel 2.00)活動,由 CASE 台大科教中心發起,透過系列的演講、座談與特展,窺探遺傳學在台灣學界與教育界的發展。關於圖文特展,我們邀請到專攻科學史的王惟芬作家,擔任本次展覽的策展與文案設計 ,深入了解「遺傳學之父」背後的有趣故事,讓你看見你從來沒看過的孟德爾! 在特展開始以前,讓策劃人與插畫師開場 Mendel 2.00⋯⋯
Read more愛因斯坦小時候曾讀過伯恩斯坦(Aron Bernstein)的《自然科學國民手冊》(The People’s Book on Natural Science),其中有一章,作者伯恩斯坦請讀者想像自己與電流一起滑過電報線路的情形,這個想像一直盤踞在年輕愛因斯坦的心中。愛因斯坦 16 歲時開始思考,假如他能趕上光的速度,那麼光束看起來會像什麼呢?孩童時代的愛因斯坦總認為,如果有人能隨著光一起衝刺的話,光束看起來應該是靜止的,就像靜止的波一樣,但是一直沒有人曾經觀察到靜止的光,所以讓他開始思考其中可能的原因⋯⋯
Read more從 2021 年中國雲南西雙版納野象北遷事件談起,講述中國古代的大象、與象有關的商周時期考古文物、甲骨文的「象」與「為」字、中國大象在歷史時期逐漸退居西南一隅的原因,同時介紹近年有關中國史前與歷史時代早期漫遊於北方的大象可能不是亞洲象,而是古菱齒象的新論點⋯⋯
Read more在美國 1997 年的科幻電影《接觸未來》(Contact)中,大部分的戶外鏡頭都在新墨西哥州的特大天線陣(Very Large Array)天文台現場拍攝。聽過此電影的人比知道此天文台是以央斯基(Karl Guthe Jansky)命名的人多很多,其實,央斯基在天文學家中是知名的電波天文學之父。
Read more甲骨文是時任國子監祭酒的王懿榮在1899年意外發現的,並在二十世紀初為眾人所知。商王室貴族利用無形的神鬼來強化其王權統治性,舉凡國家大小事,在進行前都要預先向上天進行卜問,以獲得正確的行動指示。商人將占卜之事與驗證結果刻在龜甲或獸骨上的文字即今日所見甲骨文,帶字甲骨即商代王室貴族用於占卜和記事的文書。今日的漢字正是由甲骨文一路演變而來,字形構造主要由「構形元素」和「字綴」兩部分組成,並可用六書標準進行簡單的分類。甲骨文構形是根據所欲表達的意義建構而來,可分為「表形」和「構形」模式,並具有一字多體的特點。
Read more漢字有著非常悠久的發展歷程,最早可追溯至商代晚期的甲骨文。由於這種文字帶有強烈圖形特色,考釋工作便成為發現以來最早開展的研究。中國文字的發生,目前只宜保守上推至先商時期至商代早期之間,約莫2000 BC,而非許多人根據各類史前陶符所推定的,具有6000年的悠久歷史。本文接續漢字在漢代以前的發展歷程,詳細介紹中國古代文字的起源與發展,並說明甲骨文的考釋實與漢代以來的金文研究有關。此專欄為漢字的考釋與中國文字的起源、早期演變等,進階版考古系列文章。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