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的兩種鱷魚以及古漢字裡的「鼉」

分享至

中國古代有兩種鱷魚,根據最新科學鑑定,一種為生長於嶺南已滅絕的中華韓愈鱷,另一種為迄今仍殘存於長江下游,俗稱揚子鱷的中華短吻鱷。唐代韓愈〈鱷魚文〉裡的主角應該是中華韓愈鱷,而早期文獻裡的「鼉」,指的是中華短吻鱷。甲骨文的「鼉」字應為揚子鱷的象形,金文字形則是訛變後的結果。新石器時代至商周時期,華北揚子鱷的外皮可能作為鼉鼓的蒙皮使用。

撰文|江柏毅

 

今日當我們談起中國古代的鱷魚,往往會聯想起唐代文學家韓愈著名的〈鱷魚文〉。該文類似檄文,講述唐憲宗元和十四年韓愈因諫迎佛骨事被貶爲潮州刺史後,得知當地溪潭鱷魚為患,侵擾百姓、牲口,便以一羊、一豬祭鱷,與之約定,諭令鱷魚南向遷徙入海一事。另從《新唐書・韓愈傳》與《舊唐書・韓愈傳》可知(註一),在韓愈祭禱後當晚,當地暴風雷電四起,輒數日溪潭窪地亦盡皆乾涸,鱷魚則已向西遷徙六十里,從此潮州再無鱷患。

鱷魚是遠古孓遺的爬蟲綱鱷目變溫動物,世界上現存三科八屬二十三種(註二),過去人們根據唐代潮州(今廣東省潮州市潮安區)所在位置、環境,以及鱷魚習性、棲地分布,推斷韓愈所驅走的,應該是能夠同時生存於淡、鹹水環境並能夠泅海的灣鱷(Crocodylus porosus)。但有趣的是,現生灣鱷僅分布於太平洋西南與東印度洋東部,中國僅在清代於澎湖、海南島至西沙群島水域有零星目擊(註三),中國境內也從來沒有發現過灣鱷遺骸或化石。那麼,古代中國嶺南的鱷魚還有可能是灣鱷嗎?其實灣鱷的看法早在1981年便已受到質疑,當時王將克與宋方義曾將珠江三角洲出土,距今約兩千五至五千年間的鱷魚遺骸同現生灣鱷進行比對,指出中國古代嶺南的鱷魚應該是生存於淡水環境的馬來長吻鱷(Tomistoma schlegelii)。1985年的順德博物館藏標本的骨骼鑑定也獲得相同結論。

那麼,韓愈筆下的鱷魚又確實是馬來長吻鱷嗎?根據最新的骨骼鑑定,答案可能也是否定的。中、日聯合研究團隊在2022年3月發表於《英國皇家學會報告》(B系列)的論文裡明確指出,他們所鑑定這類在南中國出土,有著細長吻部特點的鱷魚不僅和任何一種現生物種都不像,也和任何已知的古物種不同,是一種新發現的古生物。由於這種生物的化石主要分布在兩廣珠江、韓江水系、雷州半島和海南島,研究團隊便將此物種命名為中華韓愈鱷(Hanyusuchus sinensis),以紀念創作〈祭鱷魚文〉的韓愈。這種鱷魚為長吻鱷,外形近似馬來鱷,但在一些骨骼特徵上卻較接近恆河鱷(Gavialis gangeticus)(圖一)。從骨骼標本估算,中華韓愈鱷的體長可達六公尺以上,足以對人類生命造成嚴重危害。根據現有化石出土地層內容物所作的碳十四測年,珠江流域所發現的中華韓愈鱷年代落在距今五千至兩千五百年間,早於唐代,也就是說韓愈所驅離的鱷魚為中華韓愈鱷的看法其實也沒有直接證據。不過研究團隊相信中華韓愈鱷直到數百年前才因棲地破壞及人為獵捕而滅絕(註四),漢代至明代末年諸多文獻裡華南地區人鱷接觸記錄的主角應都是中華韓愈鱷。

圖一:中華韓愈鱷復原圖(圖片來源:維基百科,Hikaru Amemiya繪)

 

中國境內目前僅存的野生鱷魚品種為1879年經法國博物學家Albert-Auguste Fauvel鑑定為新發現物種並命名的中華短吻鱷(Alligator sinensis),也就是俗稱的揚子鱷(圖二)。與中華韓愈鱷的外形不同,中華短吻鱷身軀短小,體長多界於1.5至2.1公尺,性溫馴,喜棲息於氣候溫和、植被茂盛的水澤湖沼環境。由於中華短吻鱷喉部具有特殊構造,能夠發出聲響,彼此「溝通」,並發出低吼。中華短吻鱷通常會在深秋至初春期間躲入自己挖設的複雜泥洞系統中休眠避寒。化石證據表明遠古時期的中華短吻鱷分布相當廣,華北、華中及華南皆有發現,最遠甚至可達新疆呼圖壁縣及海南儋州,但以中國中、東部分布最密集。整體來說,過去數千年來受氣候環境變遷、棲地破壞和人類捕殺影響,中華短吻鱷的分布趨勢呈現由西向東、由南向北收縮的態勢,分布北界則由黃河流域下游南移至長江下游,目前僅殘存於長江南岸與安徽黃山山系以北的皖南丘陵地帶、沿江平原及江蘇、浙江­、安徽省交界的谷地,是中國國家瀕危的一級保護動物。

圖二:中華短吻鱷(圖片來源:Encyclopedia Britannica)。

 

參考東漢許慎《說文解字》、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和清末徐珂《清稗類鈔》對「鼉」的解釋與外形、習性描述(註五),可知「鼉」為中華短吻鱷的古稱。中國許多文獻中可見鼉、鰐(或鱷、蛟)連稱的情況,如西漢司馬相如的《子虛賦》、晉代張華的《博物志》、韓愈的《石鼓歌》(註六)。北魏地理學家酈道元《水經注・卷三十七・泿水》所述東漢末建安年間孫權派遣步騭到交州(今廣東、廣西和越南北部)任刺史,步騭在南海看到了「海怪魚鼈,黿鼉鮮鰐,珍怪異物,千種萬類,不可勝記」,均說明古人其實很早就能分辨中華短吻鱷和中華韓愈鱷。

古代中國以鱷魚為造型設計的文物相當少,最為著名的一件是1959年出土於山西石樓縣桃花者村商代晚期墓葬的青銅質「龍形觥」,長44、寬13.4、高19公分。觥是一種帶蓋的盛酒器,前端流口用於傾注,有些觥成組配有一柄酌酒用的斗杓。龍形洸蓋面飾有龍紋與渦旋紋,與前端龍首銜接,器腹兩側主要飾有頭向相反的鼉紋和夔龍紋,並以渦紋和雲紋襯托(圖三)。從具短吻的特徵推斷,當時的工匠可能是根據揚子鱷的外形製造這件觥。

圖三:龍形觥與「鼍」字的早期字形演變(圖片來源:山西省博物院)。

 

從小篆的「鼉」字回推更早期的字形,有學者認為甲骨文中一個身軀有鱗甲、四足、頭前似有鬚般、頂部帶圈狀結構的象形字應釋為「鼉」,春秋時期金文裡一個類化為「黽」形、頭前有兩個小圓圈的字形(註七),應是承繼上述甲骨文字訛變而來的字,仍釋為「鼉」(圖三)。在甲骨卜辭所見三例「鼉」字應為同文例,且「鼉」字所處皆為缺損嚴重的占詞部分(註八),故無法明確得知「鼉」字的本義,疑用作動詞,「不鼉」表不用鼉這種動物;或是用作地名,指鼉地,如《合集》38306:「癸丑卜,在鼉,貞王旬無禍」。

鱷魚皮相當堅韌,應是製作皮甲相當好的材料,《韓詩外傳・卷四》中所載「昔楚人蛟革犀兕以為甲,堅如金石,宛如鉅蛇,慘若蜂蠆,輕利剛疾,卒如飄風」,「蛟革」所指可能便是鱷魚皮甲。可惜的是,由於鱷魚皮為有機材質保存不易,故商周考古目前均沒有發現。迄今在考古發掘中獲得年代最早的皮甲,是河南安陽侯家庄M1004號墓南墓道發現的殘跡,僅剩下皮革腐爛後遺留在土上的紋理,有黑、紅、白、黃四色的圖案花紋,材質不詳。根據《考工記》和《左傳》記載(註九),周代的皮甲以牛、犀牛、聖水牛(Bubalus mephistopheles)皮髹漆製作,並沒有材質為鱷魚的記載。不過,《詩經・大雅・靈台》裡有「鼉鼓逢逢、朦瞍奏公」的記載,清同治初年山西省榮河縣后土祠旁河岸出土的春秋晚期「郘鐘」銘文也有「鼉鼓」一詞,表明兩周時期鱷魚皮有鼓面蒙皮的用途。考古證據顯示,以揚子鱷作為蒙皮的「鼉鼓」年代最早可追溯至新石器時代晚期的山西襄汾陶寺遺址,商代晚期安陽殷墟侯家庄M1217號墓、山東滕州前掌大遺址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BM4、M203、M210號墓也有類似發現,其起源甚至或可上推至新時期時代中期大汶口文化,出土於山東鄒縣野店遺址、江蘇下邳縣劉林墓地的陶製”漏器”(可能為鼓)。根據近年所作黃河流域出土龍山時期揚子鰐骨板的多種同位素分析與文獻資料、出土文物推測,這些用於鼉鼓蒙皮的揚子鱷,可能都是本地生長的。

 

註釋:

註一:《新唐書・韓愈傳》:「祝之夕,暴風震電起溪中,數日水盡涸,西徙六十里。自是潮無鱷魚患」;《舊唐書・韓愈傳》:「祝之夕,有暴風雷起於湫中。數日,湫水盡涸,徙於舊湫西六十里。自是潮人無鱷患」。

註二:清初巡臺御史黃叔敬《台海使槎錄》卷四:「康熙癸亥四月,彭島忽見鱷魚,長丈許,有四足,身上鱗甲火炎,從海登陸;百姓見而異之,以冥鈔金鼓送之下水。越三日,仍乘夜登山,死於民間廚下」;清末廣東水師提督李准《巡海記》:「一日雨後,余正在船面高處坐而納凉,忽見一黑色之物自海面向余船而來,昂首水面,嘴銳而長。余問曰:此何物也?國祥曰:此鰐魚也,韓文公在潮作文驅之者,即此是也,語時鰐魚已及船邊,攀梯而上,餘命梯口衛兵擊之以槍,而衛兵反退後數武,不敢擊。余速下奪槍擊之,鰐血下墜,白腹朝天,距船已四五丈矣。即令水手放舢板往撈,水手以撓挑之,長約丈餘,重不可起,恐其未死,不敢下手。再擊二槍,反沉水底而不見踪迹矣」。

註三:有短吻鱷科(Alligatoridae)、鱷科(Crocodylidae)和長吻鱷科(Gavialidae)。

註四:中、日聯合團隊在檢視來自廣東新會博物館和佛山順德博物館的商、周時期中華韓愈鱷標本時,觀察到頭骨和脊椎處有不少方向不規則的砍痕,傷口既大又深且筆直,可能為青銅斧鉞類的武器所傷,說明當地在青銅時代便已有人鱷衝突。

註五:《說文解字》:「鼉,水蟲,似蜥易,長大。从黽,單聲」;《本草綱目》:「鼉性嗜睡,恆閉目。力至猛,能攻江岸。人於穴中掘之,百人掘,須百人牽之;一人掘,亦一人牽之。不然,終不可出」、「鼉穴極深,漁人以篾纜系餌探之,候其吞鉤,徐徐引出。性能橫飛,不能上騰。其聲如鼓,夜鳴應更」;《清稗類鈔‧動物‧鼍》:「鼉,與鱷鱼為近屬,俗稱鼉龍,又曰豬婆龍。長二丈餘,四足,背尾鳞甲,俱似鱷魚,惟後足僅具半蹼。生於江湖,我國之特產也」。

註六:《子虛賦》:「其中則有神龜蛟鼉瑇瑁鱉黿」;《博物志》:「異魚南海有鱷魚,狀似鼉,斬其頭而乾之,去齒而更生。如此者三,乃止。」;《石鼓歌》:「年深豈免有缺畫,快劍斫斷生蛟鼉」。

註七:甲骨文字形前端鬚般、頂部帶圈狀的結構一說為揚子鱷外凸的眼睛,但也可能是揚子鱷泅水時吻前端露於水面上的鼻孔。

註八:一條完整的卜辭包含有敘辭、命辭、占辭、驗辭四部分,其中占辭記錄占卜結果。

註九:《考工記》:「函人為甲,犀甲七屬,兕甲六屬,合甲五屬。犀甲壽百年,兕甲壽二百年,合甲壽三百年」;《左傳・宣公二年》:「… 謂之曰,牛則有皮,犀兕尚多,棄甲則那。役人曰,從其有皮,丹漆若何?」

 

參考資料:

Fauvel, Albert-Auguste

2012    〈尋龍記〉,《人與生物圈》第五期,頁35-36。

Iijima, Masaya et al.

2022      An intermediate crocodylian linking two extant gharials from the Bronze Age of China and its human-induced extinction,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Vol. 289, Iss. 1970, pp. 1-9.

文榕生

2012    〈揚子鱷簡史〉,《人與生物圈》第五期,頁26-29。

2012    〈”鼉”之考〉,《人與生物圈》第五期,頁33。

文榕生(整理)

2019      附錄A〈現存鱷類與揚子鱷盛衰〉,文煥然等著,《中國歷史時期植物與動物變遷研究》,頁287-293。重慶:重慶出版社。

文煥然

2019    〈揚子鱷的古今分布變遷〉,文煥然等著,《中國歷史時期植物與動物變遷研究》,頁184-194。重慶:重慶出版社。

王先艷等

2010    〈”鼍鼓逢逢”- 淺談揚子鱷的聲信號和聲通訊〉,《大自然》第一期,頁31-33。

王將克、宋方義

1981    〈關於珠江三角洲出土的鱷魚及其有關問題〉,《熱帶地理》第四期,頁36-40,20。

何光岳

1986    〈揚子鰐的分布與鄂國的遷移〉,《江漢考古》第三期,頁24-30。

吳陸生、吳孝兵、江紅星、王朝林

2005    〈野生揚子鱷生境特徵分析〉,《生物多樣性》第十三期,第二卷,頁156-161。

洪石

2014    〈鼉鼓逢逢:滕州前掌大墓地出土”嵌蚌漆牌飾”辨析〉,《考古》第十期,頁85-94。

馬承源

1982    《中國古代青銅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陳國慶

1991    〈鼉鼓源流考〉,《中原文物》第二期,頁47-50。

張興香等

2021    〈黃河流域出土龍山時期揚子鱷骨板的多種同位素分析〉,《人類學學報》第四十卷,第一期,頁75-86。

單育辰

2020    《甲骨文所見動物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單希瑛

2019    〈揚子鱷〉,《科博通訊》,卷381,頁5。

楊泓

1980    〈中國古代的甲冑〉,《中國古兵器論叢》,頁1-78。北京:文物出版社。

趙肯堂、宗愉、馬積藩

1986    〈廣東古鰐考〉,《兩棲爬行動物學報》第五期,第三卷,頁161-165。

謝青山、楊紹舜

1960    〈山西呂梁縣石樓鎮又發現銅器〉,《文物》第七期,頁50-51。

 


(Visited 3,127 times, 1 visits today)

分享至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