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史日誌】1675年10月29日:萊布尼茲 (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 完成建構積分並引入積分符號
1675 年 10 月 29 日:萊布尼茲 (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 完成建構積分並引入積分符號
文|蕭如珀、楊信男(臺灣大學物理學系)
博學的萊布尼茲,除了是位哲學家、科學家、外交家之外,更因發展出微積分,而在數學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
萊布尼茲於 1646年 7 月 1 日出生在德國萊比錫一個虔誠路德派的家庭,父親是萊比錫大學(Universität Leipzig)的倫理學教授,但在他六歲時去世,而由母親撫養長大。他七歲上小學,開始被允許進入他父親留下的圖書室,得以接觸到高等哲學和神學著作。由於那些書籍都是以拉丁文書寫,所以他十二歲前就已精通拉丁文。
1661 年復活節,年僅十四歲的萊布尼茲便進入萊比錫大學主修哲學、法律和數學,開始接觸到伽利略(Galileo Galilei)、培根(Francis Bacon)、霍布斯(Thomas Hobbes)、笛卡爾(René Descartes)等科學家的新思潮。他學習迅速,於 1665 年秋天前便陸續完成哲學學士、碩士和法律學士,但 1666 年他申請法學博士時,卻因年紀太小遭拒,他隨即離開家鄉,轉往紐倫堡附近的阿爾特多夫(Altdorf),以論文《論糾結案件》向阿爾特多夫大學申請博士學位。大學迅速通過他的申請,並主動提出要聘他為教授,但他沒有接受。
在紐倫堡期間,萊布尼茲認識了伯尹內布格男爵(J.C. Boyneburg),受到他的賞識及資助,男爵並介紹美茵茲(Mainz)教區主教兼選帝侯熊恩伯恩(Johann Schoenborn)給他認識。萊布尼茲於 1672 年 3 月銜主教之命,帶著外交和宗教任務赴巴黎,並希望順道可以認識更多的科學家。他初抵巴黎便結識惠更斯 (Christian Huygens,荷蘭物理學家,1629 -1695),在惠更斯的指導下,致力研習物理和數學。
男爵在 1672 年底過世,萊布尼茲頓失重要的贊助者,乃於 1673 年 1 月去倫敦尋求機會。他除了前往英國皇家學會,展示他未完成的計算機器之外,也拜訪知名科學家虎克(Robert Hooke)、波義耳(Robert Boyle)和數學家佩爾(John Pell)等人,但得到的評價都不高,未受重視。2 月中旬,又傳來選帝侯過世的消息,萊布尼茲於是即刻結束倫敦之行,趕回巴黎,不過皇家學會還是在 1673 年 4 月選他為會士。萊布尼茲此行並未見到牛頓,倒是結識了出版商,也是數學家的科林斯(John Collins)和皇家學會秘書長奧登布格(Henry Oldenburg),他們二人與牛頓熟識,而且熟悉英國學術界的動態。
倫敦之行讓萊布尼茲意識到他自己的數學知識不足,所以回到巴黎後,他再去求教惠更斯。惠更斯介紹他許多大師的著作,萊布尼茲也加倍努力學習,開始去了解無窮小的幾何意義,並在 1674 年以當時發表研究成果的方式之一,去信奧登布格,說明他的新成果。奧登布格回信說牛頓等人已找出相關問題的通用解決方法,且因為萊布尼茲沒有依原先承諾寄去完成的計算機器,所以皇家學會對他的印象沒有改善。
在巴黎苦讀數學的萊布尼茲終於綻放出創意的花朵。1675 年 10 月 29 日,他在手稿中1,2引入符號 「∫」 ,即將拉丁文「summa」(英文「sum」,總和) 的第一個字母 「s」 拉長,以表示積分,並寫下∫x = x2/2, ∫x2= x3/3, ∫x 3= x4/4等。在這些式子中,萊布尼茲沒有寫x軸(橫軸)的間距 dx,因為當時他考慮的情況是數列,所以間距都是等於 1,即 dx = 1。 在同一手稿中他也寫下類部份積分法∫xdy = xy - ∫ydx 的關係式。
萊布尼茲於 1676 年 10 月接受漢諾威公爵的邀請,擔任他的圖書管理員以及法務理事。萊布尼茲於是離開巴黎,取道倫敦和荷蘭赴德國漢諾威(Hannover)。他離開巴黎後,就沒有再花太多時間在數學研究上,除了到各地旅行、訪問外,都一直待在漢諾威,直至過世。
1684 年 10 月萊布尼茲在他和哲學家孟克(Otto Menke)於1682 年共同創立的第一個德文數學及科學期刊《科學學報》(Acta Eruditorum, AE)中發表了他第一篇有關微積分的論文,引入微分 dx,並說明規則d(x+y) = dx + dy和d(xy) = xdy + ydx。
之後萊布尼茲又繼續在《科學學報》上發表幾篇有關微積分的論文,吸引了包括白努利(Bernoulli)家族中雅各布(Jakob Bernoulli)和約翰(Johann Bernoulli)兄弟等許多歐陸知名數學家的注意和推廣,而在歐陸地區廣泛被使用,大家都將微積分歸功於萊布尼茲。此情形終於引起有些數學家的反彈,因為他們知道牛頓早已完成微積分的工作,所以公開指責萊布尼茲剽竊,引發了激烈的爭論,甚至最後牛頓也捲入其中。1713 年 1 月,皇家學會在沒有徵詢萊布尼茲的辯詞之下,發表了幕後由會長牛頓執筆的學會報告,指出「我們認為牛頓先生是第一個發明者(指微積分)」,並在 1715 年 1、2 月正式刊登在《自然科學會報》(The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上,對萊布尼茲造成很大的打擊,讓他晚年一直陷在這個爭論泥沼中。
指控萊布尼茲剽竊牛頓的主要根據是,萊布尼茲在1676年底離開巴黎赴漢諾威借道倫敦時,科林斯曾讓萊布尼茲瀏覽他的書信文件,包括牛頓的一些微積分筆記,但萊布尼茲始終否認有看牛頓的微積分筆記。
整個爭論後來演變成英國與歐陸雙方數學界的意氣之爭,如約翰‧白努利便曾說,牛頓的研究可能是植基於萊布尼茲的成果,這些口水嚴重影響英國和歐陸的交流。雖然實際上是牛頓發展在先,但萊布尼茲的體系符號簡潔,使用方便,流傳廣泛,內容不斷豐富,促使往後近百年,歐陸在微積分的發展及應用上遙遙領先英國。
萊布尼茲引進今天一般普遍使用的微積分符號∫、d ,應該跟他對邏輯和符號的興趣有關。他一直希望建立一套通用的符號以供理性研究,做為建立人類各種知識及分析真理的基石,進而可以將推理簡化成一套思維代數。
在哲學方面,萊布尼茲是 17-18 世紀理性主義和理想主義的代表人物。他的著作遍及哲學、神學、倫理、政治、法律、歷史和語言學。他相信上帝存在,認為現實世界是上帝所能創造的可能世界中最好的一個。
萊布尼茲興趣廣泛,精力驚人,工作不倦,在物理和工藝方面,對運動動力學、液壓沖床、風車、潛水艇、抽水機及照明等的設計,多所著墨及貢獻。他也預先提出一些後來在機率論、生物、醫學、地質學和計算機科學中二進位計數系統的重要觀念。
跟牛頓一樣,萊布尼茲也終身未婚,晚年受困於痛風,一直臥病在床,直至 1716 年過世,享壽 70 歲,比牛頓少活 14 年——晚 3 年出生、早 11 年辭世。
參考文獻:
- M. Kline, “Mathematical Thought from Ancient to Modern Time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Y. 1972.
- J.M. Child, “The Early Mathematical Manuscripts of Leibniz”, The Open Court Publishing C0., Chicago, 1920.
- 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 Brittanica,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