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代的怪物——甲骨文的「虹」字

分享至

甲骨文裡有一個穹身、雙頭的怪物字形,參考《山海經・海外東經》裡一段有關彩虹的記載,可知此字即「虹」字。虹在卜辭裡是一種會吸水的怪物或影響農作收成的禍患。學者們對甲骨文的虹字所象為何沒有定論,在後世文獻裡,虹充斥著各種光怪陸離的擬人形象,或為災異、不祥之象。中國人在唐代以前對虹是氣象裡的色散現象不盡瞭解,宋代以至明清,時人則逐漸能理性地透過實證,將虹與晶體、水滴的色散現象相連。西方科學的傳入則進一步提升了古代中國人對光學色散的認識,致使虹的神怪傳說走入盡頭。

撰文|江柏毅

 

成書年代不詳的先秦古籍《山海經・海外東經》裡有一段關於彩虹的有趣記載:「在其北,各有兩首。」「」即「虹」,音「虹」,若將此敘述巧妙地與甲骨文裡一個有著穹身、雙頭的怪物字形對照,可推知此象形字即「虹」字(圖一)。

圖一:甲骨文的「虹」字以及著名的《合集》10405甲骨卜辭。

 

目前商代甲骨卜辭中見有「虹」字的辭例僅七條,共八字,寫法都相當固定,其中數板內容雖有殘損,但殘文仍足以推知所刻寫的「虹」字意義都類似,均表明商人眼中的「虹」是一種會吸水的怪物,或是會影響農作收成的禍患。

著名的甲骨卜辭(《合集》10405)記載有:「王占曰:『ㄓ(有)祟。八日庚戌,ㄓ(有)各(格)云自東,冒母(晦),昃亦(夜),ㄓ(有)出虹自北,飲于河』」(圖一),意思是商王占卜後預知將有壞事發生,果然在八日後的庚戌日,有烏黑的雲團自東方來到,還沒等到太陽偏西虹便出現,它從北方開始吸食河水。類似的記錄也見於合集13442的卜辭:「… 允ㄓ(有)䘲,明(?)ㄓ(有)各(格)云自…昃亦(夜)ㄓ(有)䘲,出虹自北…于河,在十一月」。「虹」為吸水怪物的說法在後世文獻如《漢書・武五子傳》、東漢辭典《釋名》和宋代《太平廣記》中仍保留著(註二),至於「虹」為禍患之說,則見於合集13443的同板卜辭正、反貞問:「庚寅卜,古貞:虹不唯年。」、「庚寅卜,吉貞:虹唯年」,意思是卜問虹是否會影響農作收成。

對於商代的「虹」究竟為何物之象形,學者有過許多猜想,像是蜺、雙首龍、交尾的雙龍(伏羲、女媧交配之象)、雙首蛇(雌雄「肥遺」拱軀合體之形)、古玉璜和橋梁(杠梁),然上述看法多為望文生義、穿鑿附會之說,也無法通過考古證據驗證(註五),因此可信度不高。

在《詩經.鄘風.螮蝀》裡,周代的虹進化為不能以手指之的怪物(註三),特別是女子,指了虹未來便會跟人私奔,遠離父母兄弟。後世視虹為災異、不祥之物的記載史不絕書,最常見的是始於《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後轉於暗指欺君之象的「白虹貫日」。在南朝宋劉敬叔所撰的志怪小說集《異苑》裡,虹則帶有擬人色彩,不僅會偷喝水、酒後吐金,還會偷吃稀飯;甚者,有虹是由餓死的夫妻幻化而成的淒美故事,也有虹幻化為無面老婦的驚悚傳奇(註四)。

其實虹只是氣象裡的光學色散現象,是日光從不同角度射入空氣中的水滴後,經兩次折射和一次反射後所形成的七彩光譜。完整的虹為正圓形,但觀察者在地面上受到地形與角度影響,所看到的虹會是弧形。那麼古代的中國人對於虹形成的自然科學認識在歷代又是如何發展的呢?

從有限的文獻材料推知,在漢代以前,古人對虹的科學性認識僅止於形狀、顏色的描述,並略知其出現與天氣、季節有關。虹的生成條件主要為日光和水滴,而盛行陰陽學說的東周時期認為日屬陽、水屬陰,時人倒也能誤打誤撞地對虹的形成自圓其說(註六)。漢到魏晉南北朝之間,古人對虹的認識則有了些許進展,已能察知虹生成於與太陽相對的水氣之中(註七)。

古人對虹的成因有正確認識應始於隋、唐時期,孔穎達在《禮記注述》中提到:「雲薄漏日,日照雨滴則虹」,此說在中唐之後逐漸為眾人所接受,並廣見於題詠。自唐代開始,古人業已知曉以背對太陽噴水的實驗,製造虹霓現象,並懂得需要偏移角度來觀察此現象(註八)。類似的實驗記述也見宋代蔡卞的《毛詩名物解》卷二(註九),而沈括在《夢溪筆談》中著名的黑水境永安山下田野調查則不僅破除了虹能入溪澗飲水的迷信,也再次證實了宋代精通天文歷算之學的前人孫彥先「虹,雨中日影也,日照雨即有之」的看法(註十)。

其實從南北朝時期開始,古人便已曉得日光通過透明晶體會產生色散現象,到了宋代則進一步認知到日光其實透過一顆水珠也能夠產生色散,但當時對色散的敘述為「五色」,而不是七色(註十一)。明末清初方以智在《物理小識》卷八則總結了前代認知,寫下:「凡寶石面凸,則光成一條,有數棱,則必有一面五色如蛾眉放光石,六面也;水晶壓紙,三面也,燒料三面水晶;亦五色。峽日射飛泉成五色,人於回墻間向日噴水,亦成五色。故知虹霓之彩、星月之暈、五色之雲,皆同此理」。

明代晚期西方科學開始進入中國,天主教耶穌會義大利籍傳教士利瑪竇在中國也曾以三稜鏡作光學表演,以贏得友誼。完成於清康熙十三年(西元1674年),由比利時耶穌會士南懷仁主編,與其他三十一位中國學者合作完成的《靈台儀象志》,則詳細介紹了國外對於色散的認識。清咸豐五年(西元1855年)由英國傳教士、醫生Benjamin Hobson(漢名合信)所編纂,介紹西方近代科技知識的啟蒙讀物《博物新編》,其中"虹霓"一條寫道:「虹霓者,乃空中雨氣,映照日光而成,形成七彩,即日光之本色也。朝西而暮東,常和日相對照。有現一道者,有現兩道者,三道四道亦間有之。或以為龍形而分雌雄,或以神物能吸飲食,此皆滑稽之言,君子勿道」。合信之言除了將色散之五色更正為七色,也明確地將虹的科學成因進行了具體、明確地說明。

綜上所述,中國在唐代以前對於虹是氣象裡的色散現象不盡理解,在越古老的年代,虹的神話色彩成分越高。宋代以至明清,時人則能逐漸理性地透過實證科學,將虹與晶體、水滴的色散現象相連。西方科學的傳入則進一步提升了古代中國人對於光學色散的認識,虹的神怪傳說終於在合信筆下走入了盡頭。

 

註釋:

註一:《說文解字》:「虹,螮蝀也。狀似蟲。从虫工聲。《明堂月令》曰:虹始見。」

註二:《漢書・武五子傳》:「是時天雨,虹下屬宮中飲井水,水泉竭」;《釋名・釋天》:「虹,攻也,純陽攻陰氣也。又曰蝃蝀,其見每於日在西而見於東,啜飲東方之水氣也。見於西方曰升,朝日始升而出見也」;《太平廣記》:「侯弘實… 常寐於簷下,天將大雨,有虹自河飲水,俄貫於弘實之口。」

註三:《詩經.鄘風.螮蝀》:「螮蝀在東,莫之敢指,女子有行,遠父母兄弟」。

註四:《異苑》:「晉義熙初,晉陵薛願有虹。飲其釜澳,須臾翕響便竭。願輦酒灌之,隨投隨涸,便吐金滿釜,於是災弊日祛而豐富歲臻」;「長沙王道憐子義慶在廣陵臥疾。食次,忽有白虹入室,就飲其粥。義慶擲器於階,遂作風雨,聲振於庭戶,良久不見」;「古語有之曰,古者有夫妻,荒年菜食而死,俱化成青絳,故俗呼美人虹。郭云:紅為雩,俗呼為美人」;「太原溫湛婢見一嫗向婢流涕,無孔竅,婢駭怖,告湛。湛遂抽刀逐之,化成一物如紫虹形,宛然長舒,上沒霄漢。」

註五:現有考古證據並無法證明商代已有拱形橋,而商、西周時期的玉璜兩端也不見龍首、獸首形。現存拱形器物、浮雕紋飾兩端帶有龍首、獸首形,僅常見於戰國至漢代的玉璜,以及漢畫像磚,但其年代都較甲骨文晚上許多。

註六:唐高祖李淵下令所編修的類書《藝文類聚・天部下・虹》引《莊子》云:「陽炙陰為虹」。

註七:南朝梁江淹在《赤虹賦》并序中提到:「僕追而察之,實雨日陰陽之氣」。

註八:張志和《玄真子》:「背日噴乎水,成虹蜺之狀,而不可直者齊乎影也」。

註九:《毛詩名物解》:「先儒以為雲薄漏日,日照雨滴則虹生。今以水歕日,自側視之… 不暈於日不成也。故今雨氣成虹,朝陽射之則在西,夕陽射之則在東」。

註十:《夢溪筆談》卷二十一〈異事異疾附〉:「世傳虹能入溪澗飲水,信然。熙寧中,餘使契丹,至其極北黑水境永安山下卓帳。是時新雨霽,見虹下帳前澗中。餘與同職扣澗觀之,虹兩頭皆笄澗中。使人過澗,隔虹對立,相去數丈,中間如隔綃穀。自西望東則見;蓋夕虹也。立澗之東西望,則為日所鑠,都無所睹。久之稍稍正東,逾山而去。次日行一程,又復見之。孫彥先云:「虹,雨中日影也,日照雨即有之」。

註十一:最早的晶體色散記錄見於南朝梁蕭絳所著《金樓子》卷五,提到甘淵白鹽山山峰洞有一種稱作君王鹽或玉華鹽的結晶體,光透之能呈現彩色光;南宋程大昌《演繁露》卷九,提到「嘉州峩眉山有菩薩石,人多收之,色瑩白如玉,如上饒水晶之類,日射之有五色,如佛頂圓光… 凡雨初霽,或露之未晞,其餘㸃綴于草木枝葉之末,欲墜不墜,則皆聚為圓㸃,光瑩可喜。日光入之,五色具足,閃爍不定,是乃日之光品著色於水,而非雨露有此五色也」。

 

參考資料:

王錦光、洪震寰

1982    〈我國古代對虹的色散本質的研究〉,《自然科學史研究》第一卷,第三期,頁215-219。

杜小鈺

2010    〈試論殷墟卜辭中的“虹”—殷人農業中的旱神〉,《中國農史》第四期,頁14-19。

周丙華

2009    〈甲骨文“虹”字文化考釋〉,《中國文化研究》第一期,頁155-161。

晁福林

2006    〈說殷卜辭中的”虹”-殷商社會觀念之一例〉,《殷都學刊》第一期,頁1-4。

黃天樹

2019    〈甲骨文氣象卜辭精解—以“...“冒晦”“出虹”等氣象爲例〉,《書寫研究》第五期,頁66-68。

 

 


(Visited 704 times, 9 visits today)

分享至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