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如何理解孩子說的話:語音模型與牙牙學語

小朋友說話的奶音是否常常讓你聽到融化呢?但是為什麼明明發音不標準,大人們卻還是能夠理解孩子們說的話呢?而且如果孩提時代說話不標準的話,我們到底是怎麼學會標準語言的呢?有沒有可能透過數學模型的方式來告訴我們人類語言學習的祕密呢?

Read more

【人物專訪】實作派知識詠唱師——專訪李怡志教授

在資訊、AI議題中活躍的李怡志教授,頻繁地在網路上留下自己的足跡,只要有新的網路服務、新的功能出現,他就會前往嘗試。對他來說,網路並不是經營自己的地方,只是他的遊樂場。回顧過往,他的人生歷練十分豐富。從高中起,他的學習就不止於課堂老師的授課,更多是來自閱讀、自學。對於所追逐的目標,他也總是奮鬥努力、永不放棄,這樣的精神也體現在他所投入的教學現場。或許正因為他「只做自己喜歡的事」,所以他對於「所做的事」總是充滿熱情、做到最好。

Read more

你越強,AI對你的衝擊反而越大?兩份最新研究告訴我們誰受益誰受害

面對人工智慧衝擊就業市場,不少人開始擔心起自己的工作會被AI取代。應該不少人會告訴你,只要你具有專業領域的頂尖技術,那麼就不用怕被取代了。但……真的是這樣?美國的團隊透過分析研究平臺上的數據發現,在寫作與校對、繪圖產業中,頂尖工作者的工作流失量、報酬量的降低幅度,甚至比其他人還要高。這難道表示,專業技術不再重要了嗎?其實不然。哈佛大學研究團隊發現,當你具有「拆解問題」、「善用AI、與AI分工合作」來解決複雜問題的能力時,在未來將具有更好的競爭力,也不用擔心會被AI取代。

Read more

【AI新浪潮:生成式變革】教學的變革:ChatGPT,教與學的陪練員?!

2023年,生成式AI橫空出世,激起的人工智慧火爆新浪潮至今依然波洶湧,因此許多人將今年稱為生成式AI元年,這不僅標示著我們邁入了全新的世代,也表示這個世代以後的人們,必須學習與適應和人工智慧為伍的生活,如何教導學生習得正確使用AI的技能以及使用方式將顯得格外重要。社會上常常將焦點聚焦於AI在教學上帶來的弊端,例如論文寫作使用生城式AI是否合理,但我們是否能夠看向另一方,它能帶給我們哪些好處?工具無好壞,只看使用者如何利用。AI在教學現場帶來的利與弊,值得我們好好討論。

Read more

【人物專訪】定義問題、拆解問題,1+AI=∞?——專訪呂欣澤教授

『與其擔心AI取代工作,我們更該思考可以如何運用AI,才能提升我們的工作效率。而想要善加利用AI,最核心的關鍵能力便是「定義問題」和「拆解問題」。』在學界、業界皆有所經歷的呂欣澤教授對於AI大未來有了這樣的結論。這樣的結論,來自於他本身的兩次經歷。一次是因為一場遠在泰國的洪水,讓他體認到,要能精準「定義問題」,才能運用科技發揮影響力;一次是在處理案件時,發現某些問題可能沒有辦法一次解決,但將問題拆解之後,問題便迎刃而解。現在走在教學道路上的他,也將自己一路走來的心得分享給學生們,也鼓勵學生善用AI來解決問題,畢竟這才是現實產業與未來在應用AI的實際情景。

Read more

多麼痛的領悟:英國也想制定AI規則,卻發現美國無意讓位

2023年11月1日,英國可以說眾星雲集,27位來自世界各地的政府代表、AI領域的學術人士、商界大佬齊聚英國,展開全球首屆的AI安全高峰會。然而…這場會議在外界看來,英國政府卻顯得灰頭土臉,照原先首相蘇納克的期望,是希望能夠透過本場高峰會,彰顯英國在AI領域領頭羊的地位,但就在會議召開前幾天,美國政府公開了至今為止最為完整、涵蓋最廣的AI管制行政命令,而其內容也確實比英國總是著重「未來可能發生的風險」來的更實際。就論現行狀況而言,英國不論在產業規模、技術層面、努力程度上,皆完全沒有到達AI龍頭的程度,若想登上寶座,也需看美國讓不讓位了。但從目前美國政府的態度來看,這樣的夢想可能還是一場白日夢。

Read more

有了人工智慧之後,上班變不快樂了?

人是群居性的社會性動物,需要透過與他人的互動交流,來構築自己的生活日常與歸屬感,畢竟,有人的地方才是人間。但…近幾年因為疫情的影響,造成人與人之間物理上的隔離,而興起的生成式AI,是否會造成心理上的隔離呢?如今有越來越多的企業要求員工使用AI來提升工作的效率,過往需要尋求他人或團隊討論的問題,現在不少人也會優先選擇詢問AI。然而,AI並無法提供給我們社會性的互動感,這將會使得我們的社會親和需求無法被滿足,使人感到孤獨空虛,進而造成失眠、酗酒等不良影響。

Read more

【人物專訪】以AI跨越偏鄉,接軌世界——專訪唐宇新老師

「學生的熱情反饋」以及「學生自豪地將課堂作品與親朋好友分享」,這是唐宇新嘗試探索與精進AI教學的原動力。任教於花蓮縣源城國小的唐宇新老師,因為朋友的推薦而接觸了生成式AI,也因為過程中AI的「應答效率」與「刻意性答錯」,讓他有人將AI帶入課堂實作的慾望。儘管AI教學在推廣的過程難關重重,但每每看見課程獲得意想不到的成果,都讓他倍感成就,也有了持續下去的動力。回顧一路走來的AI教學推廣之路,苦樂參半,但他始終秉持著那顆熱情的初心,繼續大步向前邁進。

Read more

大眾電影中的AI科學家形象:隱藏的性別差異

每年總是會有科幻大片上映,但…試著回想一下,你能舉出一位電影當中的女性AI科學家角色嗎?是不是很難!男性與女性在AI領域的能力與發展根本不存在先天上的差異,但為何電影當中卻鮮少出現女性AI專家呢?這可能與三個因素有關:反映現實、電影建構的性別刻板印象學科領域,以及導演本身的性別比例失衡。也許你會認為,AI科學家比例失衡沒什麼大不了,但別忘了,AI是透過人類給予的資料進行學習,難道AI創造者們的性別比例失衡,不會影響到AI演算法嗎?

Read more

壟斷就是權力:AI產業供應鏈上的戰爭

AI產業蓬勃發展,一般大眾首先關注的,大多是在軟體應用層面的問題與限制,但在該產業執行長們的眼中,其實硬體設備上的供需不平,也是一項非常大,甚至影響層面更廣的因素。它不只影響產品的價格、技術開發的速度,甚至影響了產業間權力台桌上的規則,甚至是國際局勢。以晶片製造為例,Nvidia幾乎獨占了高階晶片的市場與技術,這也使得它在整個產業中有極大的權力,不僅可以自由決定價格,甚至也能透過配貨來決定各家AI公司的技術發展。儘管近期有不少雲端運算大公司也將手伸向晶片製造領域,但究竟能濺起多大的水花仍然需要再做觀察。

Read more

AI新浪潮:生成式變革——AI科普沙龍系列講座 第2期

生成式AI的出現,大大改變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有人擔憂著該怎麼學習新科技,才能讓自己跟上潮流;有人好奇該怎麼規劃職涯,才能踏入這項新興產業;有人擔憂文藝產業未來是否會被AI全面取代。新一期AI科普沙龍系列講座,將帶你踏上AI新浪潮!

Read more

從臉部表情「看見」說話的抑揚頓挫

你是否在很吵雜的環境當中與他人對話過?即使說話的聲音聽不清楚,但如果是在看得到對方嘴形的狀態之下,基本上還是可以瞭解對方說話的內容。我們平常的對話之所以得以順利進行,除了「聽」得到的語音本身很重要之外,視覺線索也帶來了很大的幫助。

Read more

AI藝術與人類藝術大比拚——為什麼我們更喜歡人類的藝術創作?

當今「生成式AI」帶來了AI狂潮,不論是照片、圖片、音樂、影片、文章等,都可以找到相關的AI工具來幫助我們製作各式各樣形形色色的內容作品。然而,人類的藝術創造是否備受AI的威脅?心理學家們又怎麼看待人類藝術作品及AI藝術作品各自所帶給觀者的美感體驗呢?

Read more

中國中國,你是一個問題——英國AI高峰會舉辦在即,但是否該邀請中國政府呢?

英國政府將於2023年11月舉辦AI高峰會,希望藉此領導全球的AI規範制定,但卻面對一個極大難題:是否應該不顧執政黨內和國際盟友的反對,依然邀請中國代表與會呢?這個問題必須考量到兩個面向。對英國政府來說,他們希望成為全球AI的領導,勢必需要邀請同為AI發展大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代表出席;但就國際局勢與英國國內政黨派系等問題,愈來愈多國家因中國近年來對內、對外的政策作為,因而發出反對中國與會的聲音。面對這樣的可能會對國際局勢產生重大影響的難題,英國政府必須審慎評估、多方考量,才能決斷出明智的決定。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