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魚類研究工具書的故事(上)
臺灣當之無愧可說是魚類的研究寶地──光是目前臺灣水域內棲息的魚類,就佔了全世界已知魚類總數的一成上下,而且從深山中的溫帶魚類櫻花鉤吻鮭,到珊瑚礁裡的熱帶魚,都能發現蹤跡。追溯近代科學方式從事臺灣魚類研究,至少可以上溯至19世紀中葉,而經過百餘年的發展後,現在我們只要上網使用「臺灣魚類資料庫」,就可輕易檢索到三千多種臺灣魚類的相關資料!在這一百多年中,臺灣的魚類研究有哪些代表性的成果、如何發展到今日的規模,途中又有哪些趣事或困難呢?
Read more臺灣當之無愧可說是魚類的研究寶地──光是目前臺灣水域內棲息的魚類,就佔了全世界已知魚類總數的一成上下,而且從深山中的溫帶魚類櫻花鉤吻鮭,到珊瑚礁裡的熱帶魚,都能發現蹤跡。追溯近代科學方式從事臺灣魚類研究,至少可以上溯至19世紀中葉,而經過百餘年的發展後,現在我們只要上網使用「臺灣魚類資料庫」,就可輕易檢索到三千多種臺灣魚類的相關資料!在這一百多年中,臺灣的魚類研究有哪些代表性的成果、如何發展到今日的規模,途中又有哪些趣事或困難呢?
Read more人類巨細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 HCMV)引發的機會性感染及先天性感染仍是全球性的人類健康重大威脅,特別是對於免疫力較弱的嬰幼兒、老年人及病人。基於HCMV獨特生活史及潛伏的特性,有時疾病治療的效果並不顯著,因此有效的疫苗是迫切需要,其中對育齡婦女而言,孕婦的HCMV垂直感染與胎兒會導致流產或新生兒殘疾。HCMV疫苗的開發除了可避免健康人受到病毒的感染外,並有助於預防先天性感染及很多的新生兒的殘疾。
Read more你是否也被車商洗腦,認為無人車時代即將來臨?事實上受限於軟體研發,自動駕駛有層級之分,並非一蹴即成。即將問世的自動駕駛車,可能和你想像的不一樣!(續前文)
Read more你是否也被車商洗腦,認為無人車時代即將來臨?事實上受限於軟體研發,自動駕駛有層級之分,並非一蹴即成。即將問世的自動駕駛車,可能和你想像的不一樣!
Read more嚴教授從大學開始接觸動物與魚類,在與魚類接觸的過程中,發生許多趣事;也從不同老師的學問中習得許多知識。出國後,在文化衝擊下,擴展了眼界及世界觀,以幽默的態度面對生活中的大小事,闖出了屬於自己的一條路。讓我們一起來看嚴宏洋教授的生命故事。
Read more講者/陳國聲(國立成功大學機械工程學系教
Read more微積分發展初期,使用直覺式的論證,雖然實務上解決了許多問題,但是也陷入邏輯上的困境,論證的過程甚至被批評是「看到鬼」。數學家後來以「 epsilon-delta 極限定義法」,解決直覺論證的邏輯問題。本講次除了介紹其來龍去脈之外,也舉出人類為了理解「無窮」這個概念,想出來的許多方法,一起來認識這個美麗深邃的世界。
以複數為基礎的複變函數,可應用於流體力學、熱力學、電磁學等領域,是實用性相當高的數學思維。然而根號 -1 這個違反人們直覺的概念,直到 19 世紀才正式為數學界所接納。本講次介紹以根號 -1 為代表,虛數與複數概念的發展歷史脈絡。
Read more美國亞利桑那大學 (University of Arizona) 心理系與意識研究中心研究團隊攜手合作想知道超音波會對人體情緒造成什麼影響。研究顯示健康民眾接受經顱聚焦式超音波作用會改變大腦與情緒相關區域的腦波,超音波刺激讓腦部磁振造影數值下降,也就是大腦活動變慢。之前研究顯示這些區域大腦活動偏高會讓人更能管理控制自己的情緒、進行深沉思考,這兩者都和情緒低落有關。
Read more過去一些研究結果顯示情緒的調控能力可能與遊戲成癮有關,除此之外,投入電玩遊戲也可能成為一些人在因應壓力與挑戰時的方法。2019年,來自義大利巴勒摩大學的Maria Di Blasi與其他學者在Journal of Behavioral Addictions發表研究。他們對於情緒失調與問題性的玩遊戲現象之間關係感到好奇。他們認為,情緒失調將可以預測過度遊戲的情形,除此之外,他們也認為,有關兩者之間的連結,可能存在著逃避現實(escapism)的動機。
Read more車輛因為與生活息息相關,我們對它好像很熟悉,但又似乎有許多不確定的地方,詹魁元教授認為,所有的東西都要回歸到歷史的演進,透過歷史的發展讓我們知道工程是循著什麼的腳步往前走。
Read more冠狀病毒 2019-nCoV(SARS-CoV-2)引發的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已在全球大規模流行,確診及死亡人數不斷攀升,但迄無正式獲得核准上市的有效治療藥物及預防疫苗。為解決此人類本世紀最大公共衛生及健康危機,各國科學家莫不競相研發相關藥物及疫苗,有的已完成活體外實驗、進入動物實驗或正進行人體試驗中,期望在最短時間內完成測試提供臨床使用。目前,雖已有多種候選藥物可供患者使用,亦有很多疫苗正在進行試驗中,但仍有諸多挑戰有待克服。
Read more你常在本該要好好工作時忍不住停下來滑手機,或是想些無關緊要的事嗎?或是今年立志要培養健康生活習慣的你,卻常常抵擋不住甜食、酒精還有香菸的引誘?那你可能要小心囉,之所以常常發生這樣的情況,有可能是因為你的「自我調整 (Self regulation )」歷程在某些情境下失敗了。
Read more19世紀的英國數學家惠威爾(William Whewell)認為科學發現包含發想新的主意、將之清楚表達、驗證評估其可靠性等三個成分,前兩者屬於發現的脈絡,後者則對應驗證的脈絡,因此意外的發現屬於發現的脈絡。主導20世紀上半葉的邏輯實證論者認為,考察科學的性質應著重在驗證的脈絡上,因為這個脈絡有清楚的邏輯架構可言,是理性的智識活動。而發現的脈絡沒有清楚的理路,只與個人的心理、處境、運氣有關,故無關乎理性。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