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也要金魚腦?

分享至

AI也要金魚腦?

編譯/許守傑

哎呀,我忘了!

談到「忘記」這件事,可以說是人類大腦的一個特殊的現象。由於我們有著眼、耳、口、鼻、舌、皮膚等等各式各樣的感覺器官,無時無刻都在接收大量的信息並推送給腦部,處理起來相當耗費空間與能量。神經科學家透過研究後發現:為了保留重要資訊、減輕大腦負擔,「忘記」實際上是大腦的自動清理機制,透過定期清除大腦中的無用資訊使我們專注在更重要的事物上。更仔細的來說,當我們在忘記事情的時候,神經元間的突觸連結會隨著時間而減弱,甚至是消失,而且當新的事件發生時,新的神經元也會隨之發展並且重新建立大腦中海馬迴的迴路,覆蓋掉舊的記憶。因此,遺忘對我們有著積極的意義與功能,讓生物在做出決策時可以更有彈性,不用完全被過去的經驗所束縛。

然而,你可曾想過能夠不眠不休、過目不忘、有著十八般武藝的人工智慧,也需要開始學習像人類般忘東忘西嗎?!現在資料科學家們開始應用上述這些神經科學上的發現,來讓類神經網路學會如何像一樣人類「忘記」,以打造更有效率的模型。

人工智慧也會遺忘?

首先,科學家們認為AI其實也會「忘記」,只是它們遺忘的方式與人類大大不同。舉例來說,當我們教一個母語是英文的小朋友學習西班牙文時,他會利用學習英文時所學到的相關線索來套用在學西班牙文上,像是語言中相同的名詞、動詞、文法等等,而同時忘記口音、語調等這些不相關的部份;相對地,當我們想訓練類神經網路「說」英文時,統計模型會找出一組最適合英文這個語言的參數。然而當我們想教同樣的模型「說」西班牙文上時,統計模型依然會找出一組最適合西班牙文的新參數,但這組參數會完全地覆蓋原先那組英文參數,進而喪失已經學過的英文能力──這就是所謂的「毀滅性的遺忘」(catastrophic forgetting),而且也是類神經網路的基本限制之一。為了突破這樣的限制,目前科學家們發展出三種策略來克服這個難題:長短期記憶模型、彈性權重鞏固演算法與瓶頸理論。

長短期記憶模型

長短期記憶模型(Long Short Term Memory Networks,LSTM)是一種遞迴神經網路,透過獨特的結構,神經網路可以保有不定時間長度的記憶。LSTM中的三種控制閥(gate):輸入閥、輸出閥與遺忘閥,其中遺忘閥就專責於記憶或遺忘。譬如以看電影為例,電腦模型可以通過分析先前的場景來預測電影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然而如果當某個場景結束了,則模型就應該忘記此場景的資訊,因為結束的場景對後續劇情的預測已經沒有幫助了。因此,遺忘閥就可以為模型建立一個單獨的遺忘/記憶機制,且當得到了有助於未來預測所需的新資訊後,它必須知道該保留或丟棄已儲存的記憶。

彈性權重鞏固演算法

彈性權重鞏固(Elastic Weight Consolidation,EWC)是Google的DeepMind團隊在2017年3月研發出的演算法,該演算法模仿了生物神經突觸強化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的大腦會依據當前所需,選擇出數個關鍵神經元來執行任務,這些神經元之間的突觸連結會被強化(固化),以防止儲存在其中的記憶被覆寫。將同樣的概念套用在人工智慧上,EWC演算法會找出類神經網路中的關鍵連結,並且防止它們在訓練時被覆寫。

以擅長Atari遊戲的深度學習模型為例,相較於一般深度學習(藍色曲線),可以看出使用EWC演算法所訓練出的模型(紅色和棕色曲線)得分較高。(圖片來源:J. Kirkpatrick et al., 2017.)

瓶頸理論

在2017年秋天的一場演講中,希伯來大學電腦科學教授暨計算神經科學家Naftali Tishby提出了「瓶頸理論」(Bottleneck Theory),認為類神經網路在訓練時應該經過兩個階段:先學習再壓縮。在學習階段,類神經網路努力的掌握訓練資料的所有特徵;而在壓縮階段,類神經網路則丟棄相關性較低(對於完成指定任務比較沒有幫助)的資訊,僅留下最具代表性的資料特徵。這個過程就好像我們把酒由瓶中倒出,最後出來的才會是是沉底的佳釀,也就是最具代表性的資料特徵,而類神經網路正扮演著酒瓶的角色。通過這種方式,壓縮階段就像是一種策略性的遺忘,讓AI模型只記住最有效的資訊。

不論是長短期記憶模型、彈性權重鞏固演算法、瓶頸理論,這些新方法都讓目前的人工智慧模型又往前更進一步,而且當我們越來越了解大腦的運作原理與模式後,除了讚嘆大自然的奧妙之外,也讓人更期待這些跨領域的知識能為AI的發展帶來更多更有趣的變化!

 

編譯來源

N. Fratto, “Machine Un-Learning: Why Forgetting Might Be the Key to AI”Medium, 2018.

參考資料

  1. J. Kirkpatrick et al., “Overcoming catastrophic forgetting in neural networks”PNAS, 2017.
  2. N. Wolchover, “New Theory Cracks Open the Black Box of Deep Learning”Quanta magazine, 2017.

(本文由教育部補助「AI報報─AI科普推廣計畫」執行團隊編譯)

(Visited 80 times, 1 visits today)

分享至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