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訪】與魚共「遊」的人生——專訪嚴宏洋
撰文、採訪/廖梓甯
嚴宏洋教授說他大學會讀動物系,其實是聯考按分數填志願被分發的下場。但是家裡從小養有各種動物。唸初中時,遇到一位帶參加科學展覽的熱心老師啟發了對生物學的興趣。高一時的生物老師,則是強調學生物,不要只會讀課本上的知識,要從環境中去認識生物的存在。但去台大報到的那一天,心裡還在想:是否畢業後要去動物園餵老虎或獅子吃飯的?但就這樣,開啟他與生物相遇的歷程。
●遇見啟蒙導師——沈世傑教授
頂著全白頭髮、隨時抽著菸斗的沈世傑教授,算是大學時期嚴教授的啟蒙導師。只要在他出現過的地方,都難免會有淡淡的菸草味飄過。在魚類方面的知識,嚴教授幾乎都是從沈教授那學來的。也因著進入沈教授的實驗室,開始實地採集不同區域的魚類及收集資訊,才有機會讓嚴教授後來進入魚領域中研究。
提起當年沈老師的魚類學,嚴教授憶起那是一門非常硬的課。沈老師每次會給一桶魚,然後同學們需要按他上課的方法,把各種魚的分類寫出來。但每一桶魚的內容都不一樣,所以要寫出那些索引其實非常難,但這門課卻引發嚴教授對於魚類的興趣。
●與魚相遇
嚴教授回憶起大學時最開心的時光,就是帶著桶子、網子跟氫酸鉀到處去搜集魚標本。由於論文題目做魚類分類,卻又不喜歡在暗室裡面照X光及染色,因此選擇採集標本的工作。不僅可以第一手了解台灣的魚類分佈,也走遍台灣各地,對於喜好遊山玩水的教授,是非常幸福的事情。
記得第一次去野柳抓魚,在退潮時將潮間帶中的魚收集起來,不僅需要自己背著大水桶,更是經常摔得一塌糊塗。收集後,如果魚能夠活下來,就會養他一陣子,然後等牠快死掉時,再趕緊將他放到福馬林中固定、拍照,並寫入標本資料放到標本館,把牠典藏起來。
在採集標本與分類的過程中,嚴教授最得意的就是能夠找到新種,然後為他命名。記得有一次在紅柴坑採到一尾番王隆頭魚,它的樣子非常像印地安人臉上的花紋。原本大家以為找到一個新種,非常興奮地討論如何為他命名。後來卻發現早在1920年,就已經有人在菲律賓發現並命名過了!雖然是難過的結尾,卻是做分類學中很有趣的經驗。
●人生轉捩點
大學畢業後,嚴教授在公務員和出國唸書之間作抉擇。當時台大同學,大多去美國唸書,因此嚴教授也不免受這樣的風潮影響,但家裡的經濟並不允許他在沒有任何資源下出國。退伍後先到東港水產試驗所當臨時工。五個月後考上了高考公務員,被分發到鹿港水產試驗所。但是去鹿港水產試驗所實地拜訪過後,他知道若選擇公務員這條路,大概可以安穩的守在鹿港水產試驗所一輩子,但會與自己渴望繼續唸書與研究的夢想岔開。因此,教授決定繼續留在東港當助理。一年後發現自己若想要走研究路線,仍需要繼續念碩士,故再次回到台大念海研所,並在東港完成碩士論文。雖然家庭經濟上有實質的考量,但嚴教授對於研究的熱情,讓他毅然決然地走向夢想之路。也因為這樣的選擇,才有後來去國外唸書成為教授的機會。
碩士畢業後,嚴教授曾回到東港水試所擔任技士的職位。十個月後因緣際會轉到中研院當助理,因而遇上學術生涯中對他非常重要的英國皇家學院院士訪問學者 J. A. Colin Nicol。這位英國老闆是1970年代全世界最有名的海洋生物學家。跟著他的這一年半的歲月,不僅磨練了他的能力及毅力,也為他出國深造之路牽上線,一邊被訓練英文的聽、說、寫能力,一邊學習老闆的研究精神與學識。甚至最後往美國唸書時,因著老闆的推薦信,而順利取得入學資格。這冥冥之中的祝福,不僅是嚴教授個人的努力,也是他與英國老闆長達二十四年友誼的一個緣份。
●文化差異下的驚嘆與磨練
對嚴教授生命衝擊非常大的一件事,可說是到美國攻讀博士所經歷的文化差異。第一件驚奇的事情就是-圖書館。記得過去在台大讀書時,每一個系有自己的圖書館,要跨系借書需要繁瑣的過程,或是需要找該系的同學才有機會借到書,甚至訂閱的國際學術期刊也無法共同使用,像是:Nature、Science,都只供自己系所的學生讀。
相較於國外的圖書館,是開放式的,讓每個學生老師甚至校外人士都可以取得書籍,增廣見聞及學習新知,包括昂貴的學術期刊也會共享。這樣共享知識的環境,讓嚴教授大有感觸,若台灣的學術環境也能如此開放,台灣的研究能量肯定會不同。幸好,後來這個系所間的藩籬已經打破了,表示台灣也開始在進步了。
●世界首創:魚的聽覺腦波
完成博士學位後,原本希望回台灣作櫻花鉤吻鮭的復育,卻因緣際會的得到在德州大學接受博士後訓練的機會。因此開始做魚類的電生理,從聽覺,電覺,視覺,到嗅覺都有研究。並且成為全世界第一位最早開發出利用「聽覺腦幹腦波」去了解魚聽覺能力的研究者。
這樣的技術被應用在核電廠周圍的海域,先將附近相關的魚的採回來。教授利用魚類的聽覺範圍,設計一個音頻系統趕魚,讓魚不會被核電廠吸進來、或是被撞擊,因此大大的保育了核電廠周圍的魚類。
●魚類知識結合業界應用
不僅魚類的聽覺腦波技術可以被應用,許多生物與魚類的知識也能幫助產業發展。嚴教授注意到業者們飼養一種魚叫紅魚,天然的顏色是淡淡的紅色,但台灣人喜歡的魚是越紅越好。因此他們想到在飼料中添加蝦紅素,這不僅讓紅魚的顏色更紅更漂亮,也因為蝦紅素是一種抗氧化劑,能提高免疫力,降低死亡率,這增加了紅魚的產量,也為養殖業者們帶來了更高的利潤。
另外一個具體的貢獻就是水車的改良。養魚時為了增加氧氣,會利用水車打水,但會產生高音壓的噪音而影響魚的聽覺和成長。因此教授想到利用讓水車揚水後,先落在架在水面上方的曝氣板後,再流入水中。氧氣濃度仍可以很高,卻可以減少魚類因為聽到噪音,導致壓力賀爾蒙的釋放,讓這些魚長得比在噪音下的魚好。
在歷經人生的風雨和文化的差異後,嚴教授想給年輕人一些忠告:環境真的很重要,會塑造你個人後來的發展及看待世界的方式,如果有機會,應該要出去看世界。睜開眼,好好地觀察世界,不僅能增擴你的眼界,也會對於事情有不同的想法及處理。裝備自己後,不論在何處,都能讓自己用開闊的心面對困難及在專業領域中發光發熱。
●5/23 嚴宏洋老師主講:「胰島素發現的八點檔連續劇」
因應新冠肺炎防疫措施,本期講座不開放現場,敬請鎖定線上直播:https://www.youtube.com/user/NTUCA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