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史沙龍】〈耳石的多樣形態:重建魚類組成的另類視角〉&〈探索海洋昆蟲:多樣的海洋甲殼類動物〉

「耳石」是魚類內耳中協助聽覺和平衡的組織。這些看似不起眼、由生物礦化作用所形成的碳酸鈣結晶體,是解密魚種分類、生態形態、食餌組成、考古學、古生物學的重要關鍵。本講次介紹台灣耳石研究的方向與歷年成果。

Read more

四川廣漢三星堆考古的回顧、新發現與展望(一)

三星堆文化是發現於中國四川成都平原的考古學文化,因1986年兩個大型器物坑的發現而受世人矚目,但也同時帶來許多研究問題。長期以來考古學家一直試圖在三星堆遺址群範圍內探尋類似的大型器物坑,意外在2019年底有所斬獲。六個大型器物坑的考古清理目前正進行中,新出土材料預期可提升對於三星堆文化的認識,並同時為諸多難題帶來解答。本文試圖就三星堆遺址群的田野考古歷程進行回顧,簡要說明三星堆K1、K2器物坑之於三星堆文化的幾個重要問題,並就目前對三星堆文化內涵的認識進行總結,釐清對三星堆文化的一些認知謬誤。

Read more

原印歐語族青銅時代的歐亞大遷徙可能與適應食用乳品有關

德國吉納馬克斯普朗克人類歷史科學研究所團隊針對56具來自俄羅斯西南部,距今4600至1700 BC遺骸牙結石內蛋白質的分析顯示,原印歐語族在青銅時代的向外遷徙擴張,可能與適應食用乳品有關。原印歐語族向歐洲各地的擴散不僅帶入了車輪使用的新技術,也同時帶來了使歐洲人在成年後能夠耐受乳糖、食用乳品的突變基因。此外,在所食用的乳品種類中意外發現到馬奶,間接證實馬的馴化可能起源於東歐大草原。

Read more

紅外線科技重現千年墨跡────中研院史語所藏西漢衣裝封檢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以下簡稱「史語所」)收藏大量漢代簡牘,利用高解析度紅外線影像掃描,肉眼看起來無字的簡牘上清楚地顯現出文字。學者因此得以釋讀兩千年前古人的墨跡,使這些考古材料重新展現生機。本文主要藉由一枚封檢來介紹紅外線掃描使簡上文字現形的原理。

Read more

澳洲水下文化資產保衛戰

在全球海平面上升前,澳洲沿海曾有大範圍的陸棚區位於海平面之上,是早期智人從巽他古陸遷徙、擴散入澳洲的主要路徑,也是當時人群的生活區域。在越來越多澳洲近海陸棚區的水下資產被發現後,考古學家提醒澳洲當局應開始重視原來一直受到忽視的水下文化資產,以免遭受人為破壞,並呼籲未來澳洲的環境影響評估必須納入考古學,海洋研究也必須更加留意水下文化資產。

Read more

古巴比倫人比希臘人更早使用畢氏定理

澳洲數學家透過典藏於伊斯坦堡考古博物館的古巴比倫楔形文字泥板Si.427,發現了目前全球最早的畢氏定理應用紀錄,較公元前六世紀希臘的畢達哥拉斯早了一千餘年。該泥板詳載了三組畢氏三元數,應用於當時土地買賣邊界上的棗椰樹糾紛。儘管Si.427泥板並未以現代所熟悉的代數方式呈現畢氏定理,但刻劃內容顯示當時的巴比倫人已懂得利用直角三角形兩邊長和斜邊之間的相互關係。

Read more

【科學史沙龍】〈早期研究微生物和近代生技的輝映〉&〈藍綠菌是什麼?和我們有什麼關係?〉

一位喜愛製造和玩弄顯微鏡,長期在世界第一本科學期刊發表文章的雜貨店老闆,一位調製細菌愛喝的法式濃湯,從而解開紅酒釀造之謎的化學家,一位研究精神嚴謹到不行,設下沿用至今的疾病研究標準程序的醫生⋯⋯綜觀人類研究微生物的歷史,充滿了各種偶然、矛盾、以及天馬行空。本講次介紹微生物研究史的早期歷史,並從中觀察科學研究的通用性脈絡。

Read more

【科學史沙龍】地震過後所暴露的遠古世界

地震的危險性及其嚴重影響不言可喻,但地震所造成的地層錯位,常常會暴露出原本隱而未現的古生物世界,為我們開啟一扇窺視過去的窗戶。觀察過往與現今有著截然不同生物多樣性的時間點,可對當下生物多樣性的起源產生更深刻的了解,並且透過其演變歷程,探討並預測未來可能的走向,為保育生物學提供更寬廣的視野。

Read more

酸沼鞣屍——圖倫男子的最後一餐

圖倫男子是1950年發現於丹麥的酸沼鞣屍,年代距今約2400年,過去研究顯示這名男性死前12至24小時曾經食用過粥。新近的腸道分析顯示他的飲食內容包含大麥、亞麻子、野草種子和一些魚,從碳化物質推斷這碗粥可能還稍微煮焦了。研究也顯示圖倫男子體內有絛蟲和其他腸道寄生蟲,可能與生食和不乾淨的飲水有關。他的死因不詳,從頸部的革索判斷可能是遭到絞殺,為獻祭下的犧牲。

Read more

【科學史沙龍】〈從伽利略的數學——物理實驗談起〉&〈中國古典益智遊戲〉

柏拉圖認為數學之美,在於可以靈思冥想,隔空探物;但是亞里斯多德卻認為親身驗證,眼見為憑,才是求知的王道。我們在伽利略身上既可見證這兩種知識典範完美的結合,也能看到偏廢的謬誤。本講次展示伽利略實驗如何在教學現場重現,以此探討實驗工具在數學思考中所扮演的角色。

Read more

復活節島的社會崩潰迷思

透過貝氏推斷統計,美國賓漢頓大學研究團隊認為復活節島過去的人口在接觸歐洲人之前不曾出現大幅減少的崩潰現象,而是在登島後便持續穩定成長,不受環境氣候變遷影響。儘管島內確實曾出現大規模森林砍伐,但森林的砍伐其實是長期行為。統計結果顯示在接觸歐洲人之前,復活節島的人口應該是數千人,而不是歐洲紀錄裡的少於千人。復活節島島民懂得在環境氣候變遷下採取各種適應策略成功克服逆境。他們的環境適應可作為當代社會之借鏡。

Read more

【科學史沙龍】〈污染場址的綠色與永續整治〉&〈茶說臺灣——臺灣茶過去、現在與未來〉

臺灣茶文化已有兩百多年的歷史,發展出許多臺灣特色茶樹品種,以及各式獨門精湛的製茶和烘焙工藝。然而面臨劇烈的氣候變遷衝擊,加上基層人力嚴重短缺,使得茶園管理難度倍增。本講次從業界角度介紹臺灣茶,並說明產學如何進行合作,帶領臺灣茶產業突破困境,重新升級。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