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食讓大腦難以抗拒
丹麥奧胡斯大學 (Aarhus University) 臨床醫學系研究團隊在實驗動物身上發現,攝取糖會改變大腦獎賞機制的迴路,這與毒品對大腦的影響十分相似。
Read more避免大腦老化、預防認知與行為障礙,一直是醫學界急待解決的難題。2019 年 12 月在 ScienceTranslational Medicine 期刊發表的兩篇研究,發現血腦障壁(blood-brain barrier)出現「漏洞」,是衰老影響認知能力退化的關鍵因素,原來「腦袋有洞」真的是腦筋漸漸不靈光的原因之一,修復腦洞造成的問題可能是未來的新療法。
Read more大腦是否有自我恢復能力雖然目前還存有爭議,但科學界普遍認為在人類成年後,大腦便會停止產生新的神經元(neuron),這也是為什麼搶救中風等腦損傷必須和時間賽跑,以盡量減少神經元死亡。不過,美國賓州州立大學(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發表在 2019 年 Stem Cell Reports 的研究發現,只需要利用四個小分子藥物,就能組成讓神經元再生的神奇配方。那麼恢復大腦機能的治療方法,終於展現曙光了嗎?
Read more■試著設想,你一個人走在偏僻的鄉道上,遠方有幾隻狗,突然開始朝著你的方向大聲吠叫與齜牙咧嘴,頗有威嚇的意味。由於這條鄉道沒有別的岔路,兩旁都是田地,此時,眼見狗群逼近,你會選擇:(1)轉身離開或跳入田裡;或者是(2)昂首迎戰?
Read more■探索新的道路、回到記憶中的地點和尋找捷徑等,這些能力看似簡單,卻難以解釋。一直以來,大腦的空間辨認能力是個謎,沒有數學模型能夠好好地描述,亦沒有人工智慧能在這方面和大腦相比。直到最近,採用深度強化學習的最新人工智慧達到了人類等級的空間辨識和導航能力,它不僅能走迷宮,還會抄近路,這給了大腦科學很大啟發。
Read more■看到或聽到別人打哈欠的時候,你會跟著打哈欠嗎?就像情緒會感染一樣,有的人容易被別人的哈欠感染,但有的人不容易。這是為什麼呢?
Read more■大腦顳葉之中有個區域對人的聲音特別有反應,被稱為「顳葉人聲腦區」(temporal voice-selective area)。但是聽不見聲音的聾人,他們的這個大腦區域會負責什麼樣的功能呢?
Read more閱讀後的改變包括:左側枕顳回(也就是「視覺字形處理區」)對文字變得敏感,但對人臉或其它圖形的反應降低了、左大腦半球的語言系統變得對「文字」有所反應、對語音訊息的反應增強。更重要的是,即使是成年後才開始學習閱讀的這組參與者也出現了上述的變化,顯示學習閱讀也能引發成年人大腦的改變。
Read more如果機器能藉由不斷輸入資料而學習、成長,會不會有一天終能演化出如人般的意識呢?在一味擔心此問題以前,黃從仁老師提供我們一套切入的角度,將目前多數人認為的意識分為「清醒意識(wakefulness)」、「知覺/認知/動作/情緒意識(awareness)」和「自我意識(self-awareness)」三部分討論,在分別的操作型定義規範下討論目前機器發展的程度。
Read more■臨床上,「腦部深層刺激」已被用於帕金森氏症的治療,其他若干疾患也試圖以「腦部深層刺激」作為治療方式。有沒有可能以「腦部深層刺激」來改善受損的記憶功能呢?
Read more各位想必都曾感受過或經歷過多種不同形式的錯覺,但是這些錯覺為什麼會出現呢?如果要用一句話來回答這個問題,答案肯定是—「都是大腦搞的鬼」。不過細究起來,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造成錯覺的原因有哪些?大腦為什麼要這樣對待我們?如果大腦這麼不可靠,那怎麼辦?!
Read more心理學作為一門科學,不過是近代的事;葉素玲教授將它稱作一門「心」的科學,嘗試以科學的方法,探究以往被認為極抽象、玄妙的現象。追本溯源,我們所言的科學也始於古希臘哲人對空間、時間、物質的興趣;發展至今,科學的學門必須遵循三大原則──具因果關係、可量化與測量、可重複驗證,而心理學的研究亦歸於此一方向。
Read more■因為位置細胞(place cell)和網格細胞(grid cell)等細胞的發現,現在研究者普遍同意人們的空間導航能力必須仰賴海馬迴與其周邊結構,也認為這些解剖構造很有可能是「認知圖」(cognitive map)的所在之處。但是,認知圖可不是只能拿來做空間導航用喔!
Read more「腦科學也能偵查辦案嗎?」你心中是否也有這樣的疑問呢?既然這是一門科學,必然與科學理論密不可分,解答的路徑必定有跡可循。而且不可否認的是,大腦的確潛藏著許多我們不知道的事情,而腦科學家的工作正是以科學的方法,幫助我們驗證結果,求得解答。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