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杏仁果是怎麼產生的

扁桃在台灣又稱為「杏仁果」,是極為受歡迎的零嘴,但野生扁桃果實常含有苦杏仁苷(amygdalin),不僅會讓果實帶有苦味,還會分解產生致命的氰化物:如果誤食含有苦杏仁苷的野生扁桃,只需要幾十顆就會中毒致死。苦杏仁苷是從野黑櫻醣苷(prunasin)合成而來,不僅是扁桃,同屬於李屬的蘋果、桃子以及做為中藥的杏仁也能合成苦杏仁苷,幾年前風靡全台的「後宮甄嬛傳」裡面的安陵容最後就是吃苦杏仁而死。 

Read more

單位革新:重新定義公斤

「世界計量日」紀念著一百四十年多前簽定的《米制公約》(Metre Convention, 1875),自那時起逐漸確立了國際統一的度量衡系統。2019年世界計量日打出的口號是「基礎更為穩固的國際單位制」(“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of Units – Fundamentally better”),之所以說是「基礎」,是因為從這一天起,幾個基本單位的新式定義就正式上路了。

Read more

【科學史沙龍】〈保護海龜大家一起來〉&〈台灣的古生物學〉

海龜這種生物長久以來,就與中國人的宗教活動息息相關,然而如今牠們的生存卻面臨著威脅。我們為什麼要保護海龜?遇到海龜又該怎麼辦?本講為聽眾介紹海龜與人類互動的歷史軌跡,以及近代海龜的研究與保育行動。

Read more

【探索21-6】翻轉週期表的西伯格與人造超鈾元素

週期表並不是與生俱來就生得今日理化教科書中的樣貌,每一個元素的背後,都是前人無盡的探索。而今日走在研究前線的核化學家們,便必須走過和電影中類似的過程,去預測、合成、驗證尚未出現在週期表上的元素。而本講的主角,便是近代核化學與合成元素的巨擘—Glenn T. Seaborg  (格林 . 西伯格)。

Read more

【物理史中的六月】1908 年 6 月 30 日:通古斯加事件

1908年6月30日上午,在一個大都是鄂溫克族原住民和俄羅斯拓荒者居住的西伯利亞偏遠人煙稀少地區,見到了一長條亮光劃過天空。十分鐘後,出現一道閃電和轟隆聲響,伴隨著強力的震波將數百哩外的窗子都震碎。有一位名叫謝苗諾夫(Sergei Semenov)的農夫正在震央40哩外吃早餐,是少數親身目睹整個事件的人之一。

Read more

【探索21-5】放射線元素與其推手——瑪里‧居禮

1895年底,陰極射線管已在科學家中廣泛發展,侖琴偶然透過這個技術發現了X光的存在。短短一年間,不論醫學或材料界,相關的論文與書本都突破驚人的數字。即便科學界一片沉迷於新穎的X光研究,剛生完孩子的瑪里‧居禮並未跟隨潮流,反而選擇相對冷門的「鈾」作為她的博士論文主題。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