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史沙龍】〈保護海龜大家一起來〉&〈台灣的古生物學〉
〈保護海龜大家一起來〉
海龜這種生物長久以來,就與中國人的宗教活動息息相關,然而如今牠們的生存卻面臨著威脅。我們為什麼要保護海龜?遇到海龜又該怎麼辦?本講為聽眾介紹海龜與人類互動的歷史軌跡,以及近代海龜的研究與保育行動。
講師|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生物馴養組獸醫師 李宗賢
整理撰文|高英哲
海龜一共有七種,海龜科下有赤蠵龜、欖蠵龜、綠蠵龜、玳瑁、肯氏龜、以及平背龜(前四種可在台灣海域發現),另外還有自成一科的革龜(也可在台灣海域發現)。在台灣海域可發現的這五種海龜,目前都列為保育類動物,主要是因為牠們從出生到性成熟期,時間長達二、三十年,能夠成功存活到產卵繁衍下一代的海龜,實在是寥寥無幾。
對海龜生存造成威脅的,主要仍然是海釣、拖網、船隻航行、垃圾汙染、棲息地喪失等等人類活動。其中棲息地喪失是人們經常忽略的一塊:海龜需要沙地產卵,但經過人類開發的沙灘,會嚴重干擾到海龜的產卵行為。台灣本島適合海龜產卵的棲息地,幾乎都受到開發破壞,因此現在只能在澎湖縣望安鄉、蘭嶼、小琉球等等外島,還比較有機會觀察到海龜產卵。
氣候變遷對於海龜也是一大隱憂。海龜產在沙地上的蛋,只要泡到海水就無法孵化,隨著全球暖化上升的海平面淹沒沙灘,很可能會危及海龜的產卵地。此外隨著氣溫上升,海龜的性別也會愈來愈趨向雌性,性別失衡自然也會危及物種存續。
台灣目前有《野生動物保育法》,對於如何推動保育工作進行規範,並設有保育捐助帳戶接受捐贈,為保育工作提供資金。倘若民眾發現受傷海龜需要救助,可統一打 118 通報海巡署,再由海巡署分區聯絡北部的基隆海洋大學,或是南部的屏東海生館進行救助。在現場可以做的初步處理,可將海龜移至陰涼處,覆蓋背甲與眼睛,底下放置軟墊緩衝;不過需注意搬運時固定前肢,以免海龜傷人。近三年海龜救助通報數逐漸上升,應可視為宣導見效,民眾的通報意識逐漸提升;不過保育工作資源有限,仍然需要各方更多挹注支持,海龜的春天才有望到來。
〈台灣的古生物學〉
大多數人對於古生物學並不陌生,因為頗受歡迎的恐龍,就是古生物學研究的一部分。但古生物學長期以來,似乎都被認為是難以在台灣發展起來的學門。本講次將為聽眾介紹台灣的古生物學研究發展,並探討古生物學在保育工作上能夠做出什麼貢獻。
講師|臺灣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 蔡政修
整理撰文|高英哲
在地球幾十億年的歷史中,曾經出現過無數種生物,我們現在所能觀察到的生物多樣性,其實占所有曾經出現過的物種不到 1% 。古生物學就是一門在無法取得物種 DNA 的情況下,藉由化石了解這些物種的學問。比方說透過古生物學的研究,我們可以得知鳥類全都是恐龍的分支,已經絕種的生物仍然以某種形式,鮮活地存在於我們身邊。套句喬治・歐威爾在《一九八四》裡的名言:掌握過去的人,就能掌控未來。
古生物學如何協助保育工作?以灰鯨為例,這個物種在西太平洋的族群數量很低,據估計可能只有一百隻左右,但是學者卻一直無法確定灰鯨的繁衍棲息地,因此很難實際規劃保育工作;直到在台灣沿海發現小灰鯨的化石,確定了台灣海域是灰鯨的繁衍棲息地之一,就可以守株待兔,對這個區域進行重點研究。
很多人以為台灣沒有古生物化石,要做古生物學研究很困難,但事實上台灣很多地方都可以挖掘到古生物化石。比方說台灣古生物學家黃敦友,在 1965 年就曾經根據一塊在新竹發現的鯨魚化石耳骨,命名了一種正港的台灣鯨魚 (Balaenoptera taiwanica) 。每個物種都有其可供辨識的獨特型態,只要透過化石加以鑑識,就能發現新的物種。除了灰鯨跟台灣鯨魚以外,台灣還可以找到猛瑪象等等古代大型動物的化石,古生物學家可以藉此研究這些動物為何會滅絕,作為當今保育工作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