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為了手機吵架?談父母的手機過度使用與親子衝突
當父母過度使用手機時,可能會對教養方式產生不良影響。像是孩子可能與「手機」一同競爭父母對自己的注意力,但顯而易見的,若父母已經花費許多時間在手機上,那麼就更難將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這也導致部分的父母似乎會對於管教孩子感到力不從心,而這是因為他們那幾乎被挪去使用手機的注意力,難以再另外對孩子進行管教
Read more最新的有趣科學新知,看這裡就對了!
當父母過度使用手機時,可能會對教養方式產生不良影響。像是孩子可能與「手機」一同競爭父母對自己的注意力,但顯而易見的,若父母已經花費許多時間在手機上,那麼就更難將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這也導致部分的父母似乎會對於管教孩子感到力不從心,而這是因為他們那幾乎被挪去使用手機的注意力,難以再另外對孩子進行管教
Read more電子鼻是一種可以模擬人類嗅覺細胞感知氣味的電子分析儀器,英國科學家Persaud和Dodd於1982年模擬哺乳動物嗅覺感官的結構及原理,提出了以感測器矩陣技術為基礎的電子鼻,使得這些主觀的生物感覺有了科學化的基礎。電子鼻技術已廣泛用於食品及環境的檢測,近來發展迅速有應用於醫療方面的趨勢。本文除引領讀者認識電子鼻外,並將探討其用於疾病篩檢的潛力及可能面臨的挑戰。
Read more無線電天文學能給予我們不同於可見光的視角來認識這個宇宙,但無線電電波望遠鏡需要大上好幾個量級的口徑,才能夠獲得與可見光相仿的解析度。阿雷西博天文台是一座位於波多黎各的電波望遠鏡,口徑有三個足球場那麼長!這麼壯觀的建築能夠完成其實得利於當地的喀斯特地形。如此龐大的結構也使聚焦、接收器的技術與一般常見望遠鏡不同。除了學術上的貢獻以外,阿雷西博天文台還曾出現在電影場景裡、曾嘗試發送過訊息給可能的外星生命。這座偉大的望遠鏡在2020年因為結構損毀而除役,永遠闔上了這顆過去人類望向宇宙最大的電波之眼。相信這座望遠鏡的學術突破、建造經驗能帶給我們未來天文學觀測更穩健的發展。
Read more和朋友打字聊天常用到的XDDD QQ @@,這些符號在線上聊天的功能是什麼?我們能不能和陌生人建立信任關係跟這些符號的使用有關係嗎?
Read more在上篇文章中,我們提到對稱性在描述基本粒子之間的交互作用扮演重要的角色。透過數學的群論,物理學家得以更加系統的討論對稱性。但對稱性對於粒子之間的交互作用有何影響?所謂的強CP問題指的又是什麼?讓我們看下去!
Read more羅傑・潘洛斯(Roger Penrose)因證明黑洞的形成是廣義相對論的可靠預測而獲得2020年諾貝爾物理獎。其實從小,潘洛斯便對幾何問題十分感興趣,宇宙中神秘而混亂的「奇點」成了他的最愛,在一次過馬路的靈光乍現中解開了答案。除了宇宙學,潘洛斯也在非週期性貼磚、意識的形成等領域有諸多貢獻,帶領人類在科學之路上邁進一大步。
Read more根據目前的精神疾病診斷準則(DSM-5),社交焦慮症(social anxiety disorder)的症狀,包含在可能被他人檢視的社交場合中,感到顯著的恐懼與擔憂。但你知道,社交焦慮的程度,也可能與個體對他人與自己之間偏好的舒適距離,以及對於距離的預估偏誤有關係嗎?
Read more史蒂芬強生症候群(Stevens Johnson Syndrome,SJS)是指嚴重藥物過敏症狀,特徵是先出現類似流感的症狀,接著皮膚出現多型性環狀紋、紅斑及疹子,面積逐漸擴大,隨後出現水皰,嚴重時造成人體黏膜受損,甚至多重器官衰竭而死亡,致死率可達30%以上,雖屬罕見疾病,但仍令人聞之色變。目前引起SJS的原因尚未十分清楚,真正病因仍在持續研究中,我們將在本文中引導讀者認識SJS的症狀、成因及治療,並探討其引發毒性表皮溶解之機轉。
Read more蕁麻疹(urticaria)是一種過敏(allergy)反應,俗稱「風疹」,來去有如風一般,雖有時可自行消退,但有時又會腫成一大塊,全身到處長並反覆發生。據統計蕁麻疹是困擾超過20%民眾的皮膚病,發作起來癢到不行,但抓了卻又會更嚴重,相信不少患者都有全身起疹子的奇癢難耐的記憶,甚至需要掛急診止癢的經驗。目前引起蕁麻疹的確切原因尚未十分明瞭,我們將在本文中引導讀者認識蕁痲疹的症狀、成因、治療及預防,並探索相關最新研發的現況。
Read more當面對面和小組夥伴討論的時候,我們可以從他的表情、語氣、聲調來判斷他現在是不是不開心,這種面對面討論的情況也會因為能夠直接看到這些傳遞負面情緒的「非語言訊息」(表情、語氣、聲調等)讓負面情緒更容易被傳染給其他隊友,進而影響團隊氛圍。但是像最近受到新冠病毒的影響,有越來越多團隊開始需要遠距討論,當所有人都在不同地方透過「打字」討論一件事的時候,位在不同地方的夥伴們就不像面對面那樣會直接接收到這些帶有負面情緒的非語言訊息,那麼負面情緒還會在團隊中傳染開來影響團隊氛圍嗎?
Read more人類嘗試在月球上尋找水已經有數十年的時間。過去嘗試將月球上的岩石樣本帶回地球分析、後來也使用光譜分析來研究月球表面的成分。過去雖然也有數次宣稱找到水分子的研究,但總是有一些未令人信服之處。這次在飛機上的天文望遠鏡SOFIA藉由月球在波長為6微米(紅外光)的觀測成果,印證了過去仍有不足的觀測結果。因此我們更可以確信月球上真的藏有水分子。甚至還是在陽光照射、被認為水分子無法穩定存在的地方。至於這些水分子如何產生、能不能被我們所使用,則需要更多的研究。
Read more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哪些因素可能會影響我們的心理健康,甚至導致自傷與自殺的念頭開始出現呢?來自英國北愛爾蘭阿爾斯特大學的學者Margaret McLafferty以及其他專家,便針對了近年被發現有高比例憂鬱症狀的學生族群進行研究,並於今年發表於Children and Youth Services Review。在過去學者Evans進行的研究中,顯示事實上在大學當中有高比例的群體,受憂鬱與焦慮症狀所苦。對於這些學生而言,McLafferty等人認為除了受到來自於外界的壓力,過往的童年經驗可能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近年的研究就發現,負向的童年經驗與教養方式會帶給個體在未來許多的不良心理衝擊。
Read more2020年度諾貝爾生理醫學獎已揭曉由發現C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 HCV)的阿特爾(Harvey Alter)、賀頓(Michael Houghton)及萊斯(Charles Rice)三位學者共同獲得殊榮。藉由血液傳播(blood-borne)的C型肝炎容易轉變成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癌,發病率及致死率均極高,每年在全世界奪走上百萬條人命。HCV的發現對C型肝炎的流行性、致病性及治療的研究極為關鍵,我們將在本文中探索HCV發現的歷程、可能的致病機轉及藥物、疫苗開發之挑戰。
Read more近年來經常聽到的臉孔辨識、表情辨識、圖像辨識背後所仰賴的就是機器學習技術,讓電腦像小孩一樣學習辨識生活中各種不同的事物。在韓劇《我的新創時代》(Start-up) 中,男主角南道山帶領的團隊在做的就是讓電腦學會辨識生活周遭的物體,當它把攝影機拍向房間,電腦就可以判斷出畫面中出現的是泡麵、衛生紙、還是人臉。這個電腦視覺(computer vision)技術被應用在各種不同的自動化服務裡,像是如何讓自駕車判斷其他車輛以及斑馬線、讓電腦自動辨識手寫文件上的內容、協助盲眼朋友辨識環境、上傳照片的時候直接標出人臉的範圍並給你幾個可以參考的tag或是告訴你照片中的人是男生還是女生,年齡幾歲。要讓電腦具備這些辨識能力,需要有什麼資料才能做到呢?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