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史沙龍】〈臺灣的淡水沼蝦分類故事〉&〈臺灣盲鰻的分類故事〉

台灣的淡水蝦種,以具有兩隻明顯的長臂大螯,普遍分布在河川、水庫、池塘、山澗的沼蝦屬為主,其中最有名的當屬人們熟知的泰國蝦。然而這個學名為「羅氏沼蝦」的泰國蝦,卻有一段有趣的分類更名史。
盲鳗是脊索動物中最原始的有頭骨類群,因為外部形態簡單,要以此作為分類特徵,難度頗高。近年來學者利用基因序列資訊進行盲鰻分類研究,雖有些許成果,然而其具有分類價值的其它體內形態特徵,仍有待研究。本講次介紹目前已經掌握住的幾種盲鳗分類特徵,以及台灣研究者如何將其應用於盲鳗的種類鑑定,以及各物種之間的親緣關係研究。

Read more

【科學史沙龍】〈電動力學的誕生〉&〈力戰群雄的安培〉

電動力學在字典上的定義,是移動的電荷與電場跟磁場的交互作用。但是這短短的一句話,卻有足足一百年複雜且精彩的發展過程。發現光就是電磁波,是十九世紀最大的科學成就之一,而電動力學解釋了光如何在介質中傳播,與物質產生交互作用。本講次為聽眾介紹電動力學在歷史上的重大發展。

Read more

【科學史沙龍】〈當科學與歷史文化相遇〉&〈分子生物學的凱旋之途與省思〉

■landscape 這個字一般譯為「景觀」,在歐美文化中,是一個同時具有美學、倫理學與神學內涵的複合概念。當科學以景觀的概念,詮釋人類觀察與體驗世界的視角時,自然也無法排除其歷史文化的內涵,與社會溝通時會有所影響。

Read more

【科學史沙龍】蝦子的愛情是盲目!?從一篇1943的報告談水生動物的生殖生理

■台灣的草蝦養殖技術在 1968 年試驗成功,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在 1980 年代產量居世界之冠,獲得「草蝦王國」之美名,可惜在 1987 年受到草蝦桿狀病毒侵襲後產量大減,迄今沒有恢復。本講次為聽眾解說草蝦生殖生理的研究理絡。

Read more

【科學史沙龍】和算流派、數學道場與和算教科書

■精益求精的職人精神,一直是日本文化的招牌印象,反應在日本數學「和算」的發展上,就形成了遺題繼承、算額奉納、流派競技等等日本特有的數學活動。江戶時代的日本數學家,憑藉自身的數學才能,可受聘於藩校任教,躋身於上流社會;至於數學知識的普及化,則是透過開設算學道場招收學生,以及著作包含實用數學知識的教科書進行。

Read more

【科學史沙龍】和算千年物語

■把大衍曆傳入日本的吉備真備,家喻戶曉的大陰陽師安倍晴明,寫出暢銷數學書《塵劫記》的吉田光由,編纂第一套日本自製曆法的澀川春海,以一己之力製作出第一套日本全國地圖的伊能忠敬⋯⋯講者藉由相關史蹟探訪,引領聽眾一探和算千年以來的精彩人物樣貌。

Read more

【科學史沙龍】臺南散策.走讀數學

台南一直是台灣熱門的歷史人文觀光景點,也以美食之都著稱,然而許多人不知道的是,在眾多古蹟景點之中,有不少是適合走讀數學、親子說書的好地方。本講次介紹台南幾處古蹟的數學故事,下次有機會造訪時,可以細細品味。

Read more

【科學史沙龍】費曼遺稿重現江湖

■《費曼遺稿》 (Feynman's Lost Lecture) 是費曼在 1964 年 3 月,對加州理工學院大一的普物學生講授「行星繞日運動」,所留下來的手寫稿、板書照片以及錄音帶,由他的同事古德斯坦夫婦 (Goodstein) 整理成書,在 1996 年出版。我們可以從這份遺稿裡,體會他如何以簡馭繁,用別人沒想過的角度,解決看似複雜的難題。

Read more

【科學史沙龍】費曼的奇想:量子迷宮裡的電子

■費曼跟其他偉大物理學家最大的差異,並不是在於他特別聰明或優秀,而是無論面對什麼樣的科學難題,他總是像個小孩一樣,既好奇又充滿獨特的點子。也就是因為如此特別的思考模式,當理論學家仍在就著雙狹縫實驗結果,爭論電子究竟是波還是粒子時,費曼已經跳過這個非黑即白的常人邏輯,調皮地設想各種可能性了。

Read more

【科學史沙龍】富貴險中求:糖尿病藥物的演化與社會

■人們對於用藥治病,通常有一種「神奇子彈」的想像,覺得只要遵照用藥說明,治療就萬無一失。然而現代生活、醫療知識與疾病認知之間,實際上存在的是一種既不穩定,也不絕對的交錯關係。本講次以口服糖尿病藥物為主軸,探討目前用來降血糖的主流藥物,如何從天然植物納入現代製藥體制,並在有臨床風險的狀況下,逐漸成為「有風險,但可接受」的常用藥物。

Read more

【科學史沙龍】富貴病的起源

■演化醫學最早可追溯到 1940 年代,抗生素剛問世不久,就開始出現抗藥性的問題,學界因此開始以演化論的角度,來理解醫學問題。富貴病可說是抗生素的產物,本講次從演化醫學的角度,探討富貴病的成因與發展。

Read more

【科學史沙龍】二十世紀原子論天光既白

■道耳頓的原子論以原子量為序排列,化學界爭論了將近一個世紀之後,才發現原子裡頭真正的「上帝數字」,是代表原子核裡頭質子數目的原子序。本講次簡述自道耳頓提出原子論之後,化學界如何以此為基礎,逐步揭開原子奧祕的過程。

Read more

【科學史沙龍】化學家的分子聖杯之旅

■在自然科學發展的歷史中,化學是發展最晚的一門科學,教科書上從拉瓦節、道耳頓,一路說到亞佛加厥,看似理所當然,實則倍極艱辛。本講次回顧這段化學家的分子聖杯之旅,從「心誠則靈」走到「眼見為憑」的漫漫長路。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