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太危險?AI加上核能?
■機器人打敗了西洋棋和圍棋的世界冠軍、影像辨識超越人類,甚至還能入籍沙烏地阿拉伯。人工智慧再做出什麼舉動好像都不奇怪了。知名的電動車公司董事長甚至在推特上表示:國家級的人工智慧可能會導致第三次世界大戰。除了超越人類表現所導致的假想災難情節外,人工智慧確確實實地製造了許多美好的東西。例如:X光片肺炎判斷率超越醫生,使更多病人能獲救。本文要介紹的是另一個例子:核融合。
Read more最新的有趣科學新知,看這裡就對了!
■機器人打敗了西洋棋和圍棋的世界冠軍、影像辨識超越人類,甚至還能入籍沙烏地阿拉伯。人工智慧再做出什麼舉動好像都不奇怪了。知名的電動車公司董事長甚至在推特上表示:國家級的人工智慧可能會導致第三次世界大戰。除了超越人類表現所導致的假想災難情節外,人工智慧確確實實地製造了許多美好的東西。例如:X光片肺炎判斷率超越醫生,使更多病人能獲救。本文要介紹的是另一個例子:核融合。
Read more聽到「扇貝」(scallop),許多人或許會食指大動,想起餐桌上那道美味多汁的佳餚。但在牠成為盤中飧之前,可曾想過,牠是怎麼「看」這個世界的呢?
在扇貝的被套組織(mantle tissue)上約有200個可比美反射望遠鏡的眼睛。牠可以一邊獵捕著浮游生物,一邊看著你哦!
■你知道嗎?除了舌頭上味覺細胞上有味覺感受受器,上呼吸道上有一種特別的細胞,也備有甜味跟苦味的味覺感受受器呢!這種上呼吸道上的細胞對酸甜苦辣沒有興趣,但卻用苦味的味覺感受受器讓入侵的細菌備嘗「苦頭」!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細菌也能用甜味味覺感受器加以反擊。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Read more■日本京都大學的榎戸輝揚(Teruaki Enoto)副教授與他的研究團隊在2017年2月6日的時候,在他們位於日本柏崎刈羽核能發電廠的輻射偵測器中,觀測到了兩個約略同時發生的閃電。閃電的位置距離偵測器約兩公里。在閃電之後的幾百毫秒後,他們觀察到了隨後所發生的gamma射線的餘暉(afterglow)。但是有趣的是,根據觀測結果,在這個餘暉之後,另外還有一些高能量的gamma射線逐漸產生,大約在一分鐘後達到最大值。更重要的,這個gamma射線的能量約略等於0.51MeV,也就是正負電子對相互湮滅時所放出的光子能量。
Read more■最近,越來越多研究在尋找抗憂鬱藥的時候,把焦點放在跟調節免疫系統相關的抗發炎藥上。所謂冤有頭、債有主,為什麼想要治療憂鬱症,卻把矛頭對準體內的免疫反應呢?
Read more■半導體的摻雜(doping)因材料而異,一般來說要形成 n 型或 p 型需要不同的摻雜物(dopant),但氮化鎵(GaN)卻能用同一種摻雜物達成。
Read more■面對全球暖化的洪流,這些鳥類選擇將產卵的時間提早幾天,生命則得以持續繁衍一百多年。
Read more■在海洋環境中,造成族群隔離的地理屏障經常以海流、水體溫差等相對不明顯、也相對不穩定的形式存在。此外,有些動物可以自由自在穿越其他動物無法跨越的屏障;或者是明明有著跨越的屏障能力,卻喜歡龜在自己習慣的小圈圈裡。難以捉摸的族群界線,讓保育海洋生物份外困難。
Read more■在婆羅洲,單單半平方公里森林裡就有1,175種樹,比起歐洲、北美和亞洲所有溫帶森林中加總起來的1,166種多出許多。如此多的樹種在熱帶地區的小地區中如何共存?
Read more■在哺乳類動物裡,來自身體的「氣味」—像是體味、尿液、糞便、或血液,可能會吸引掠食者(predator)的靠近;對獵物(prey)而言,則可能是一種警告。面對血液裡的氣味分子E2D,人類的反應更像是獵物而非掠食者。
Read more■新菸鹼類(neonicotinoids or neonics)是農藥的一種,這類農藥透過阻斷中樞神經系統裡的尼古丁-乙醯膽鹼受器(nicotinic cholinergic receptor),使乙醯膽鹼無法傳遞,導致昆蟲癱瘓與死亡。被開發為農藥的主要原因是,相較之下,它對昆蟲的毒性遠大於哺乳類動物(也就是比較不會對人類造成傷害)。陸續有相關團體指出,新菸鹼類農藥很可能與近代出現的「蜜蜂群衰竭失調症(colony collapse disorder, CCD)」有關 – 一種工蜂離巢後因不明原因失蹤、蜂巢內只剩下蜂后與幼蟲,最後導致蜂群死亡的情形。
Read moreCRISPR 規則性間隔重複迴文序列群的發現,起源於西班牙一地中海海港,Francisco Mojica 的指導教授發現生活在沼澤中一耐鹽性極高的古細菌,其基因體會因為生長環境鹽度不一樣,而被限制酶切出不同片段。Mojica分析這些不同的基因片段,發現一個特殊結構含有類似迴文的重複序列及間隔,和其他已知的微生物重複序列不同。之後十年的時間,他致力於解開這結構的神密之處,發現其他的古細菌也具有相似的重複序列,而一日本研究團隊在細菌裏也發現類似的結構。Mojica認為如此相去甚遠的微生物卻有相似的結構,在原㧡生物中一定有其特殊意義。由於Mojica才剛開始教職工作,研究經費不足,只好轉而以生物資訊學來分析這奇特的重複序列,並命名為 SESRs (short regularly spaced repeats),之後修改成 CRISPR (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palindromic repeats)。
Read more■八月初,Nature 刊登了一篇長篇論文,標題簡單明確,一刊上網就毫不費力的吸引了眾人焦點。到底是什麼研究這麼厲害?美國科學家在人類胚胎細胞上成功利用 CRISPR 技術,將遺傳性肥厚型心肌症的基因變異「矯正」回正常序列。但研究結果一刊登,引起的譁然與質疑也始料未及。這個好結果到底是成功了,還是只是美麗的誤會一場呢?
Read more■狗的表情,取決於你的關注。長久以來一般認為,動物的臉部表情應該是不由自主地、且僅取決於動物的情緒。但最近一個小型研究則顯示,這樣的假設在狗與人之間可能不是這樣,至少是在家犬與人類之間。在這個研究裡,研究人員檢視家犬的臉部表情是如何隨著人類注意力、或其他刺激(例如食物)而改變的。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