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 診斷兒童呼吸道疾病

電腦不只會選土豆,也能輕易的判斷體檢報告中哪些健康指標超過標準,幫你標上醒目的紅字。人工智慧、機器學習領域現今發展一日千里,繼西洋棋、圍棋打敗人類冠軍之後,醫療臨床診斷也正被積極的開發中,最近在 Respiratory Research 期刊發表了一篇有趣的研究,只要手機安裝應用程式 app,並在機器學習演算法的幫助下,能夠診斷兒童的呼吸道疾病。

Read more

【科學史沙龍】雷達和光雷達在軍事和民用領域的應用

雷達是一種視距外動態物體的監控系統,它使用無線電波來確定物體的範圍,角度或速度。光雷達則是利用脈衝雷射測量到目標的距離,並製作目標的 3D 資料。這兩種技術在軍事、航太、氣象、通訊方面,都是目前無可取代的技術。本講次為聽眾簡介雷達與光達的原理及應用。

Read more

腦海中的語言辭典

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Gallant 實驗室揭露了人類大腦皮質層的詞彙地圖。由Huth等人的研究團隊,在2016年發表了相關研究。「語義學(semantics)」研究語言的意義;大腦皮質層中用以表示語言意義的區域稱為「語義系統(semantic system)」。語義系統是否有所謂的「地圖」,意味著這些語言的意義會依照某種規律或分類方法來排列

Read more

【探索21-4】貼近生活的量子力學,理解週期表

保羅·狄拉克在1929年的時候說,因為量子力學的發展,描述物理現象的基本原理大部分已經完備了,而所有的化學現象,應該都可以被量子力學解釋,這當然也包括了週期表的原理。從1869年到1929年,從週期表藉實驗數據的歸納分析被整理出來,到它背後的原理被清楚地釐清,經過了60年的時間。

Read more

防堵極端主義 臉書能做什麼

你相信在處於科技世代的今天,社群網路平台的影響力甚至高於政府,足以掌控輿論與民意所向嗎?一天幾十億的貼文,填滿現代人生活中的空虛,加之演算法的推廣,助長多起仇恨犯罪與流血事件。Facebook等科技巨擘成為千夫所指,也承諾加強篩選並即時封鎖鼓吹極端主義的貼文,但實際運作情形與成效卻令人不禁懷疑:這些社群平台是否是把關言論的最佳選擇?

Read more

植物合成化合物來召喚細菌

萜類與酚醛類同屬於植物的次級代謝物(secondary product)。不同的植物產生種類繁多且各異的次級代謝物,這些次級代謝物雖然與生長發育沒有直接的關係,但卻也間接地影響了植物的生活品質:許多植物的次級代謝物都被發現,它們可協助植物防禦外來入侵者。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