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諾貝爾化學獎】將生命捕捉在原子的細節中
■Jacques Dubochet (杜波克特)、Joachim Frank (法蘭克)、與Richard Henderson (韓德森)獲得了今年諾貝爾化學桂冠,表彰他們為取得生命分子的三維影像所發展的一種有效方法。運用低溫電子顯微術,研究人員現在能凍結行動中的分子並以原子的尺度描繪之,這種技術將生物化學帶入了一個新的紀元。
Read more■Jacques Dubochet (杜波克特)、Joachim Frank (法蘭克)、與Richard Henderson (韓德森)獲得了今年諾貝爾化學桂冠,表彰他們為取得生命分子的三維影像所發展的一種有效方法。運用低溫電子顯微術,研究人員現在能凍結行動中的分子並以原子的尺度描繪之,這種技術將生物化學帶入了一個新的紀元。
Read more物理學家費曼說:「 假如人類所有的知識,都在一場大災難中毀於一旦,只有一句話能傳達給後代子孫,哪句話可以用最少的字但包含最大量的訊息呢?」費曼認為那是原子假說。原子說不僅是化學的基礎,也開啟人類探討自然的一扇門。如同原子組成所有物質,化學也幾乎構成日常生活中的一切,本講一一從食物、衣服、環境等方面來探討化學的過去與未來。
Read more■有機化合物在生活中遍處可見,舉凡塑膠袋、潤滑油和清潔劑等,都是有機化學工程的產物。產生純度高的有機產物是化工製程的目標也是挑戰。長久以來,常見的純化方法是分餾法,透過物理性質分離不同的化合物,這個過程緩慢且成本高。如果有一種反應,能把結構不同的有機物,通通變成相同的目標產物,那該有多好?
Read more時值2017年春夏之交,譯者正在教兩個與地球科學相關科系的新生普通化學,剛要進入化學動力學的討論,其中將會提到氮的氧化物與氯原子,如何催化性破壞平流層大氣中臭氧的化學機制。這個課題正是1995年得到諾貝爾化學獎的主題,然而至少譯者所用的教課書卻並未提到得獎的三位重要科學家,因此興起了念頭,翻譯一下當年諾貝爾獎委員會發佈的新聞稿。
在這22年之後重新回顧當時的這份文稿,不勝唏噓。常聽人言,讀史能鑑古知今,的確,此文立即讓我想到目前另一討論不休的議題,亦即全球暖化。有關此議題的現況不就如同當年臭氧層消失的爭辯嗎?
■2015年,紐約州境內小鎮 Hoosick Falls 爆出氟烷基碳化物汙水事件。檢測這類化合物向來相當困難,科學家最近利用放射同位素氟標定分子,成功偵測氟烷基碳化物在生物體內的分布。
Read more■現代小提琴誕生於義大利小鎮克里蒙納 (Cremona) ,源自此地的三大家族所製的名琴,把把價值不菲。然而這些名琴裡究竟藏著什麼樣的秘密,使得歷代演奏名家覺得一身技藝,非得要有名琴搭配,才能發揮得淋漓盡致?
Read more■諾貝爾獎在 1901 年設立,在這之前就去世的人自然與之無緣,有機會卻成為遺珠之憾的人也不在少數。然而在我們今天介紹的這幾位,與諾貝爾獎擦身而過的傑出化學家身上,卻可以看到不少的人性故事——幸好大多數仍然是科學家單純、正直的一面。
Read more■綜觀諾貝爾獎的得獎條件,不外乎是要有第一原創,對原有的科學見解提供全新視野,或是引領科學社群的研究方向;倘若這三個要件齊備,獲獎的機率就大為提高。那麼在諾貝爾獎設立之前,有哪些化學家符合這些條件,只是因為出生得太早,因此沒有機會獲此殊榮呢?
Read more化學這東西,一般人對他的形容詞,不外乎是困難的、是令人恐懼的、是抽象的、矛盾的、繁重的等等,但其實我們可以很簡單的把它分為兩種:巨觀現象(Macroscopic Views)和微觀現象(Macroscopic Insight)。
Read more■斯特拉迪瓦里琴(Stradivarius)指的是由安東尼奧‧斯特拉迪瓦里(Antonio Stradivari,1644 – 1737)在十七~十八世紀所製作的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由於音樂家們都認為斯特拉迪瓦里琴具有高音甜美、明亮且投射能力佳等優點,使得這些琴在製琴師辭世以後,價格水漲船高。到底這些琴有多好,讓所有的音樂家如此迷戀?
Read more概念有時似乎很簡單,證明卻不容易!資訊不會自動的累積變成知識,因為知識總是有結構和序理,需要洞見問題和答案之間的系統性關聯,才能掌握知識的萬應室(the room of requirement)之鑰。這正是當今世界、媒體中資訊橫流,知識卻淺薄的原因所在。
Read more撰文|李勤 ●嚴謹、仔細的紀錄與獨立思考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