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史中的四月】1914 年 4 月:法蘭克(James Franck)研究原子和電子的碰撞

1882 年,法蘭克(James Franck)出生在德國漢堡,是幾世紀前從葡萄牙移民的猶太後裔。他在 1906 年獲得柏林大學的博士學位,之後就一直留在柏林大學直到 1918 年為止。1914 年,法蘭克在那裡做出最著名的電子撞擊汞原子的散射研究;他和赫茲(Gustav Hertz)合寫的論文讓他們在物理史冊上留名。他對物理研究的貢獻;他對道德議題不計個人安危所採取的立場;以及他在科學和政治十字路口所抱持的態度──這些全部加總起來讓他成為極少數廣被敬重的科學家之一,他真的是一位全方位的人。

Read more

【人物專訪】熱愛閱讀的科學家——專訪胡維平

談到科學的價值,胡維平認為科學可以分成體跟用來討論,最早的科學發展主要在「用」的層面,利用傳承下來的知識來改變生活,直到生活發展到一定程度,人類開始有多餘的心力進行抽象的思考,開始希望透過語言、邏輯等等方式來看大自然的運作,說穿了其實就是人類在「滿足自己的好奇心」。胡維平認為這樣的「好奇心」是推動科學發展的原動力,先產生了好奇才帶動許多新的技術發展,而在能「用」之後,人類才有餘裕去探討科學的本體。

Read more

【科學史沙龍】二十世紀原子論天光既白

■道耳頓的原子論以原子量為序排列,化學界爭論了將近一個世紀之後,才發現原子裡頭真正的「上帝數字」,是代表原子核裡頭質子數目的原子序。本講次簡述自道耳頓提出原子論之後,化學界如何以此為基礎,逐步揭開原子奧祕的過程。

Read more

【科學史沙龍】化學家的分子聖杯之旅

■在自然科學發展的歷史中,化學是發展最晚的一門科學,教科書上從拉瓦節、道耳頓,一路說到亞佛加厥,看似理所當然,實則倍極艱辛。本講次回顧這段化學家的分子聖杯之旅,從「心誠則靈」走到「眼見為憑」的漫漫長路。

Read more

【2017諾貝爾化學獎】將生命捕捉在原子的細節中

■Jacques Dubochet (杜波克特)、Joachim Frank (法蘭克)、與Richard Henderson (韓德森)獲得了今年諾貝爾化學桂冠,表彰他們為取得生命分子的三維影像所發展的一種有效方法。運用低溫電子顯微術,研究人員現在能凍結行動中的分子並以原子的尺度描繪之,這種技術將生物化學帶入了一個新的紀元。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