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16-4】魔獸崛起:吸血鬼的誕生
講師|臺大醫學院 助理教授 蕭信宏
撰文|楊于葳
蕭老師的研究室裡大約有三千隻蚊子,與蚊子接觸約有二十年的時間,常有人問「為什麼要研究昆蟲呢?為什麼又要選擇研究蚊子呢?」因為很少人會想親近昆蟲,尤其是蚊子,其實昆蟲在地球上是最大的一個族群,佔地球所有的物種數是百分之八十,已知且已經命名的種類大約就有一百五十萬種。昆蟲除了每年會造成全球作物三分之一的損失之外,也會造成全球三分之一個人口受到疾病的感染,如果能從中做出改變那將會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因此蕭老師才會選擇研究這個領域。
●受蚊子感染的疾病及數量
雖然許多昆蟲帶有病原,但是昆蟲多半也帶有抵抗的能力,例如蚊子會傳播登革熱給人類,但蚊子本身不會得到該疾病。常見的蚊子傳播疾病有很多種,像是瘧疾每年會造成3億到5億人口得到感染,其中有60萬到80萬人會因為瘧疾而死亡;還有這幾年台灣較為重視的登革熱,全球每年約有5000萬到8000萬人感染登革熱,約有50萬到100萬人死於該疾病;再來是近年崛起的茲卡,去年開始從中南美洲大量流行;而屈公病較鮮為人知,但在東南亞國家地區卻是耳熟能詳的可怕疾病。
全球因為蚊子而死亡的病例很多,但是到底有多少呢?從世界衛生組織全球癌症死亡病例的數據來看,我們可以看到因爲蚊子而死亡的人數其實不亞於癌症,每年有超過100萬人是死於肺癌,反觀蚊子傳播的疾病,單單瘧疾一個疾病就會造成3億至5億人感染,且造成80萬人會死亡,經由統計學者統計,在非洲平均每30秒會有一人死於瘧疾,尤其是孩童,在當地很多的孩子在五歲以前是不取名字的。比爾蓋茲基金會曾統計出殺死人類的物種排名,排名第一的就是蚊子,蚊子可說是人類的頭號殺手,每年造成約80萬人死亡,諷刺的是排名第二的居然是人類,戰爭每年會造成50萬人死亡。也許這些數字對台灣來說太過遙遠,但假設一個成人感染瘧疾的時候,可能暫時無法工作,家人也要花時間照顧他,國家也要付出許多醫療成本,對社會經濟是很大的衝擊,所以對於蚊子我們不容忽視。
●蚊子的分類
蚊子在分類上屬於節肢動物門的昆蟲綱,昆蟲綱是節肢動物門最大的一個「綱」,蚊子是屬於雙翅目底下的蚊科,而蚊科又可細分為三個亞科,分別是巨蚊亞科、家蚊亞科、瘧蚊亞科。蚊子非常多,全世界有超過三千種的蚊子,其中最大的亞科是家蚊亞科,一共有36個屬2520種蚊子。雖然全世界有三千多個種類,但光是台灣就有138種不同種類的蚊子,數量相當驚人。台灣較為常見的是家蚊亞科的蚊子,也許大家不知道他的名字,但是對他們一定不陌生。一般大樓或建築物裡面較常看到的是「地下家蚊」,在快要睡著時耳朵旁邊突然聽到嗡嗡聲的蚊子,就是「熱帶家蚊」不讓你睡,而三斑家蚊在過去主要是傳播日本腦炎的病媒蚊,說到「矮小瘧蚊」,台灣過去主要傳播瘧疾的蚊子是正是這個品種,光復時期每年有100萬到200萬左右的病例在台灣發現。另外兩種要為重要的蚊子是「埃及斑紋」與「白線斑蚊」。埃及斑蚊屬於不耐寒冷的蚊子,分佈地區僅會在嘉義以南的各縣市,跨越不過濁水溪,而白線斑蚊較耐寒,全台都有分布。
●蚊子的習性
既然如此,為什麼台灣主要傳播登革熱的是埃及斑蚊而不是白線斑蚊呢?這與兩種蚊子的習性有很大的關係,埃及斑蚊喜歡待在室內場所,吸血的時候警覺心相當的高,平均吸飽一次血要經過3至5個人;而班線斑蚊較喜歡在戶外,吸血時一定要一次吸個夠,常常在尚未吸飽時,就已經被人類察覺而死於巴掌。當一個人不小心感染到登革熱,一定會在家或者是醫院休息,而埃及斑蚊剛好又喜歡待在室內,警覺性又高,因此就有很高的機率把病毒傳播出去。
●蚊子生活史
蚊子在羽化時,是公蚊先羽化,交配完成後,母蚊再找尋血源充飢,產卵後在孵化小蚊子,這樣的生活史僅需要八至十天,但隨著溫度的高低也會有所不同。每種蚊子的卵型特徵都不太一樣,瘧蚊卵最大的特徵就是外圍有一個浮囊(floats),就像泳圈一樣讓蚊子的卵可以浮在水面上孵化;而斑蚊的卵沒有浮囊(floats),但是他們的卵可以適應乾旱與惡劣的環境,只要有一點小雨即可孵化;家蚊卵更是團結,他們會聚集在一起形成一個卵筏浮在水面上孵化。
●如何對付蚊子呢?
台灣的主要登革熱病例都是集中在台南和高雄,從1999年到2013年前,台灣每年的案例約在2000件以下,結果沒想到2015年有43,000件的病例,經過慘痛經驗,今年成立國家級的蚊媒傳染病研究中心後疫情較為好轉。目前能夠對付蚊子的方法有三種,第一種是製造疫苗,但是疫苗的效果沒有預期來得好,例如法國一家公司上市一種登革熱疫苗,保護力只有六成,而且保護的年齡層只能在9歲到45歲,台灣大多得到登革熱的病例以高年齡層居多,因此該疫苗對於台灣的登革熱防治效果不佳。第二個方式是依靠藥物,目前有些疾病有很好的藥物,但是現在仍然沒有治療登革熱的藥物,而早期的蚊媒控制(Vector control)都是使用殺蟲劑,但是蚊子容易產生抗藥性,對環境也可能造成傷害。除此上述兩種方法之外,現在已經有許多國家包含中國,新加坡跟巴西,開始利用共生菌生物防治(Biological control)的方式,達到病媒蚊減量的目的。這種細菌(Wolbachia)是屬於革蘭氏陰性菌,在60-70%的節肢動物中都普遍存在,但是不會感染人,若雄性的埃及斑蚊感染Wolbachia再與雌性的野生種埃及斑蚊交配,她們產出的卵將完全無法孵化,因此,若釋放感染Wolbachia的雄性埃及斑蚊到野外,則有機會降低野生種埃及斑蚊族群數量,如此一來就有可能控制登革熱疫情。
--
本文整理自:105/10/29 由蕭信宏老師在臺大思亮館國際會議廳所主講之「魔獸崛起:吸血鬼的誕生」演講內容。